王慧玲
摘要: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簽訂工作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招標投標是建設工程的前期工作重點,合同簽訂是整個建筑工程開始的標志。在進行某項工程項目前,為了項目工程能夠合理高效運行,客戶方一般會采用招標方式來選擇合適的建筑公司,保證工程項目的有效性,招標工作結束后則會簽訂合同來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中,招標體系要力求合理、公平公正。招標投標工作與合同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證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保證建設工程能夠高質量完成,且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建設工程重要的法律保障。因此,要正確全面地認識招標投標合同簽訂工作的重要性,保證建設工程能夠有效展開,確保高質量完成工程項目。文章主要通過對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關系的分析,找出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簽訂工作的問題及合同簽訂注意事項,進而提出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工作管理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簽訂;合同管理
一、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的關系
(一)工程招投標的相關概念
1. 工程招投標的定義
招標投標實際上是以招標單位的意見為主,對投標單位進行選擇,在投標單位中選擇最適合、最優秀的建設工程承擔者。在交易進行時,投標人先以公平競爭的方式取得建筑工程項目的承擔權,之后與相關招標公司擬訂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71條:“建設工程的招標投標活動,應當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公開、公平、公正進行。”招標投標簽訂的合同是不能隨意變更,具有法律效力。
2.招投標特性和原則
招投標實質上是一個從要約引到承諾簽訂合同的過程,它具有競爭性、公平性、程序規范性、經濟技術性及一次性等五大特征。這五個顯著特征中,競爭性是招投標最本質的特性;公平性是指每個投標單位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程序規范性是指招投標工作系統中有一個規定的程序流程,每一個參與投標的單位都必須按照流程辦事;經濟技術性是指投標單位競爭時要以自己本單位的經濟技術為基礎,不能盲目競爭;一次性主要是用來區別談判采購和拍賣競價,在進行招投標過程中,招標人有投資底線,投標人也有競價底線,二者在相互博弈中取得平衡,產生最終的中標價格。
招投標的原則主要是“三公一誠信”。“三公”指的是公開、公平和公正;“一誠信”指的是誠實守信。招標單位在發布招標公告時,應該公開透明,對所有的投標單位一視同仁,讓投標單位在公開、公平和公正的環境下參與競爭投標;各招標人、評標人及各項環節監督部門都要做到公正、透明,誠實守信。
3.招標方式
我國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招投標方式有兩種,一是公開透明的招標,又稱非限制性競爭投標。這類招標方式是招標人通過各種渠道發布招標信息,面向市場公開招標,邀請各類符合條件的投標公司參與投標。我國的招標方式以公開透明招標為主,能夠充分地體現出招投標的公平性;二是邀請性招標,即限制性競爭招標。這類招標方式是指招標公司發放書面投標邀請書,本質上是一種有選擇性的招標。邀請性招標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縮小了投標者的范圍。這類招投標方式主要運用于行業種類少或者是涉及國家安全秘密、商業機密的招投標,能夠很大程度上節約招投標成本。
(二)合同管理的相關概念
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定義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是指對此項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經濟、技術、人力、物力等可變的或不可變各類事項的合同簽訂、履行、變更、賠償、解除、解決爭議、終止及評價等進行整體性的全過程化管理。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主要是為了雙方當事人認真細致地履行合同,按照合同規定辦事,及時解決建設工程項目進行中出現的爭議,保證合同既定目標的順利完成。
2.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內容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合同的日常管理、日常考核制度、工程項目開始及截止時間、合同臺賬、可能出現問題糾紛的解決辦法、違反合同約定的賠償等。
(三)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關系
合同編制的前提條件是招投標工作的順利完成。合同的制定和管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招標工作完成之后進行的,它以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招投標文件為依據。簡而言之,招投標雙方都想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這就使得招投標雙方對合同規定的各項條款十分重視。換句話說,招投標活動可以更為準確地表達為市場競爭者之間的利益博弈,由此也使得招投標工作與合同管理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而這同樣能夠一定程度上規范招投標文件的各項內容,進而為合同的順利簽訂、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工作的問題
(一)合同簽訂不規范
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的簽訂是以招投標文件為基礎,不規范、不合理的招投標文件可能會導致建設工程合同簽訂條款出現糾紛等各種狀況的出現。其實現在很多投標公司的標書是由第三方代理機構代理完成的,這些代理機構對建設工程企業本身的業務能力和公司實力缺乏詳細了解,導致標書中的很多內容均為假象或是夸大其詞,使得招投標文件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為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的簽訂與接下來的正式施工埋下了隱患。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實質上是招投標雙方互相為了利益而爭奪的過程,各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容易造成合同中某些條款不合理、不規范,導致工程項目出現問題。
(二)工程評估問題
針對工程評估,有很多因素均可能導致各項問題產生:招投標公司在進行招投標工作之初,沒有采取正確的工程評估方法對該項建設工程進行準確的評估,這樣容易高估或者低估建設項目工程所需的資金、成本等;對建設工程整體概況了解不清,沒有細致地考察該項目工程的具體情況,只是根據相關材料分析,缺乏真實依據;沒有出具完整的工程評估報告,對參與建設工程項目的人數、物資等資金成本缺乏合理有效的判斷,對工程的各參建單位了解不清;缺乏專業的工程評估人才,無法準確地判斷出工程建設中所需承擔的風險,不能及時地采取正確合理的補救措施,無法準確評估建設該項工程所需花費的資金數額,容易造成建設工程施工時資金斷裂,工程爛尾,導致建設工程企業破產,無法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由此便需要綜合提升工程評估水平,減少各類問題的產生。
(三)施工合同待完善
就目前情況而言,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合同管理漏洞較多,問題較大,施工合同不夠完善。合同雙方缺乏法律意識,合同內相關文本不規范,違法簽訂陰陽合同、分包合同等現象時常發生。目前我國有些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在簽訂相關合同的時候,往往不按照規范的文本進行表達,導致合同規定的內容含糊不清;有的工程企業甚至連合同都未簽訂,采用口頭約定的方式代替合同,在工程項目結束之后為了逃避稅收等各項問題才補簽合同,這樣的合同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或者是為了躲避國家相關機構的檢查簽訂一份“陽合同”,之后雙方再重新簽訂一份“陰合同”,嚴重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使得合同雙方責任、利益關系明顯傾斜,對工程項目的正常施工造成了困擾;有的招投標雙方簽訂了正式的合同,但是雙方不按照合同規定執行,隨意修改合同條款,嚴重破壞了合同的權威性,容易導致索賠困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力保障,破壞整個建設工程行業的完整性與合法性,影響市場秩序,造成市場混亂。
(四)招投標機制不完善,與合同管理工作銜接不足
當前招投標市場之中,招投標管理機制建立的時間較短,招投標工作機制不夠完善,容易導致虛假信息、不合理現象出現,嚴重阻礙了合同的簽訂與執行,甚至引發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導致實際與預期出入較大,損害了各方利益。在進行招投標工作的時候,由于相關的工作人員專業水平過低,缺乏合同管理的相關經驗,不能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對招投標文件進行有效的管理,缺乏與合同管理人員的有效交流,容易造成信息交流不暢,不能及時準確地互相傳遞重要信息。一般情況之下,招投標文件和合同都是分開管理,合同管理工作人員并未全面清楚地了解招投標文件,沒有參與到前期招投標工作之中,對整個工作流程不了解,無法及時地對潛在風險做出判斷,出現問題時沒有辦法及時地結合實際情況實施應對風險的措施,導致工程項目出現問題。其次,招投標文件對工程項目之中的一些條款未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導致后期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項目工程的有效開展。
三、合同簽訂的注意事項分析
(一)發包人與承包人
在進行合同簽訂之時,要明確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具備簽約資格,是否是在公平公正的情況下簽約,是否自愿平等簽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是解決雙方合作過程之中出現爭議最有力的武器,因此要十分清晰地掌握發包人和承包人簽約主體資格,避免出現漏洞,導致所簽合同的無效。在簽約之前,要對對方的公司背景、公司資產以及經濟實力做詳細的調查,確保對合作對象的充分了解。一般來說,發包人和承包人在進行簽約時通常是由公司法人或者董事長、總經理進行簽約,如若不是上述領導者,也要詳細地審查簽約人的資格,避免出現冒名頂替、假冒簽約等現象。在進行簽約之前,雙方當事人需要互相提供能夠證明其為簽約主體的文件資料,確保所簽合同真實有效。對對方的簽約資格進行審查之時,一定要認真、細致,確保審查的真實、有效,如若無法確保對方的資格情況,則可能引發很多問題的出現,如在改革開放初期,曾出現盲目相信對方為簽約人,草率地簽訂合同而導致吃虧、賠款等各種情況;部分單位輕信熟人,不對簽約方做相關資信調查,造成單位陷入困境之中;還有的是簽約方是一個公司而實際執行人又換成了另外一家公司,容易導致責任不清,對發包人公司的信譽造成影響。因此,發包人和承包人在進行合同簽訂之時,一定明確簽約主體資格人,了解對方的企業信譽及公司資產,為建設工程項目順利進行提供重要保障。
(二)條款注意的事項
在雙方制定相關合同時,必須按照統一的合同管理規范進行合同制定,全方位細致考慮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盡可能避免發包人和承包人的矛盾和沖突,促進合同質量的有效提高。同時,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必須具體詳細明確出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尤其是在特別注意條款中,不能出現“籠統、大致”的字樣。與此同時,合同簽訂之時切忌合同條款重復,前后矛盾,導致合同出現漏洞,這樣容易產生爭議,同時也不利于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
四、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工作的管理對策
針對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對策措施,以期能夠加快完善合同管理,建立招投標機制體制,促進建設工程項目順利進行。
(一)嚴格規定合同條款
發包方與承包方在簽訂合同時,要明確簽約人的主體資格,嚴格規定相關合同條款,避免出現重復、模糊、職責不明的條款出現,導致雙方產生合同糾紛。明確規定合同雙方各自要承擔的義務以及違約責任,規范合同的相關內容,提高合同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在進行招投標文件編制時,讓合同管理工作人員參與其中能使他們盡早了解到相關招投標文件,為合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同時,要認真細致地落實好相關索賠管理工作,對于理賠相關的條款必須詳細列舉出來,設想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時結合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時的實際情況,以法律為依據合理地制定合同條款,確定最佳索賠管理方案,維護好承包方與發包方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政府部門管理
針對建設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工作,政府也有一定的監督管理職責。為了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政府需制定相對完善的監督管理方案,對招投標工作的流程、招投標文件的簽訂及最終合同的管理進行監督,及時地維護建設工程市場秩序,保證各方權益不受損。政府相關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嚴格禁止以權謀私、弄虛作假,其中尤其是要加強對承包方和發包人的管理。同時,加強對合同內容的審核管理,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缺乏資金的項目可不予辦理相關建設手續,不允許其組織招投標工作,同時不為其辦理施工許可證,除此之外,還需要堅決制止帶資施工,由此才能夠更好地維護建設工程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三)執行合同備案制度
關于合同備案制度的具體執行,需做到:在招標過程中應該堅持公平公正原則,選擇最適合、最優秀的承包商承擔工程建設。健全合同管理體制,完善合同管理操作流程,加大合同管理力度。同時,為了保護合同的安全性,相關建設工程的合同實行備案制度。除此之外,要加強對合同的歸檔整理工作,設立專人負責整理相關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各種資料,認真記好借用與歸還日期,將信息技術與合同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做好合同備案,防止重要資料丟失、損毀,不斷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四)提高承包商資質管理的審查
在進行招投標工作時,發包人要加大對承包商資質管理的審查,嚴把資質管理關,對不符合工程建設條件的企業盡早排除,切實維護好自身的利益。要全面細致地了解承包商的公司背景及資產價值,以及承包商單位法人的個人信譽,這樣才能夠控制建筑施工隊伍,有助于解決建設工程中出現的各項問題,規范市場,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五)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
加強招投標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工作效率與專業知識水平,保證招投標工作的順利進行;推動合同管理工作人員上崗需持證制度的落實;加強合同管理工作隊伍的建設,提高合同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
(六)提高雙方法律意識
合同是保護雙方權益的重要文件,是出現問題時作為糾紛解決的關鍵依據。在建設工程項目時,合同簽訂雙方必須保證在公正合理地簽訂合同,沒有一方是在受脅迫、被威脅的情況下被動簽訂的;雙方都要提高相關法律意識,依據現有法律確定各項條款、規定雙方的權責。只有這樣依據法律簽訂合同、遵守合同、按照合同條文解決矛盾,才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合同糾紛,維護合同雙方的利益。
五、結語
在建設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時,需明確承包方和發包人雙方之間權利與義務。招標文件和合同有效協調能夠更好地促進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招投標工作與合同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同時,在建設工程中出現各類問題時,也能夠根據合同明確權責,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保證建設工程項目順利進行。承包方與發包方各自的經濟利益均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時也能夠維護建設工程市場的穩定、有序。
參考文獻:
[1]陳盼.新形勢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分析[J].地產,2019(23):48.
[2]劉家希.工程項目招投標合同管理探討[J].研究與探索·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03):230-231.
[3]畢忠杰.論建筑工程材料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J].四川水泥,2019(11):193-195.
[4]吳嵐.淺析建設項目招投標模式下的合同及工程造價管理[J].建筑與預算,2019(10):24-26.
(作者單位:北京亮都麗景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