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剛
【摘要】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應用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要改進應用文的教學策略。本文對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實際情況出發,探討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
應用文寫作是中職生求職和就業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和促進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認清應用文的實用性
應用文教學是體現語文工具性地位的最佳途徑,必須讓學生認清應用文的地位及實用價值。學生求職或就業接觸最多的是實用性很強的應用文寫作,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應用文的實用性。前幾天,在教學生寫借條的時候,我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借條,然后將小寫數據(8.00萬元)的小數點前面加了一個零,結果8萬元成了80萬元。學生們睜大眼睛:“哇!不用大寫太可怕了,突然就多出幾十萬元?!蔽矣钟冒宀敛恋魵w還日期,然后問學生有什么問題。學生問:“老師,這是不是意味著可以無期限歸還了?”通過這課應用文教學,學生明白了應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既對應用文寫作產生了興趣,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精心設計引導語,激活學生思維
要想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課堂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興趣,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引導語。如在教學“通告”這一文體時,我這樣導入:“你們聽說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嗎?”然后繼續提示:一個家的周邊環境不好,能說搬就搬,這是小事。如果一個工廠、一個單位的周邊環境不好,能說搬就搬嗎?假如一所學校門口的治安秩序很差,學校應該怎么辦?學生紛紛討論后得出答案:學校可以寫通告,結合相關法規對校園周邊環境和秩序的規定,配合城管部門解決相關問題。由此引出通告這一文體的含義和特點以及寫作方法。這個深有感觸的教學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參與熱情,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得到提高。
三、讓學生增強成就感
成就感可以激發和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高效地進行學習。學生往往更喜歡獲得成就感,對富有挑戰性的文體更有興趣。在教學“通知”這一文體時,我故意出了一則錯誤的會議通知讓學生進行修改。學生得到挑戰而激發出強烈的熱情,然后我引導說:“‘會議通知已經會寫了,如果要挑戰不熟悉的‘批轉性通知,你們敢不敢?”學生們躍躍欲試。然后我出示材料,讓學生參考范文進行挑戰。剛才的成功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斗志和興趣,對新的挑戰依然熱情滿滿,當成功寫出“批轉性通知”時,他們自然沉浸在更興奮的成就感中。
四、將應用文教學用于實踐活動中
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重大活動來安排應用文寫作內容。如在每學期初,我便讓學生制訂學期計劃;每學期末,我亦讓學生對本學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平時我還把應用文寫作與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如每周末晚上的班會上一半學生需要做“班會記錄”;教室黑板的“布告欄”上要用“通知”的形式讓學生定期更新;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上講臺“總結”這個月的學習生活……日積月累,這些活動慢慢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學生漸漸認識到應用文的實用性和重要作用,課堂上自然會認真聽講、認真寫作。
五、讓學生多寫、多練
應用文寫作教學最終要落實在學生的寫作上。教師在安排學生寫作時要精心挑選學生熟悉的、比較好操作的內容,讓學生愿意寫,有內容可寫。如“調查報告”的寫作相對難一些,我們經過商討,最終確立了《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的題目,根據調查,我們將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分為主題班會、交流平臺、社團活動、課外活動四大部分,然后設立讀書會、籃球隊、音樂社團、文化角、愛國詩歌朗誦會等各個子項,由學生分析討論這些活動對自己及身邊同學的影響,然后進行總結并做出統計表。這樣學生就會在統計中發現問題,然后就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