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亭
摘要:為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學生能有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國家積極推進雙減政策的落實,提倡減負增效,這其實是對教師的作業設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學生每天的課后時間是有限的,他們能夠完成的作業量也是有限的,教師作為作業的布置者,應當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形式,這樣可以很好的實現減少作業量的同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小學階段的數學作業設計入手,談一談該如何進行分層作業設計。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分層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主要負責將新的數學知識教授給學生,通過課堂觀察是無法很好的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的,這時候教師就會為學生留作業,希望通過讓學生做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對于知識的記憶,傳統的題海戰術是與雙減政策相違背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新的作業設計方式,以增強作業的層次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能更好的提升個人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進行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是有所差異的,有些學生理解能力強,可以很快的理解教師所講授的新知識,這樣他們在做作業時就會比較順利;有些學生理解能力差,無法通過教師課上所講解的例題來對內在的知識形成理解性記憶,在做作業時他們可能就會覺得比較吃力,即使花費了大量時間,最后的作業完成效果也不甚理想。而進行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出更加靈活的實踐性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行作答,沒有較為標準與統一的答案,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帶動每一個學生的共同成長。
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策略
2.1 創新作業形式,布置實踐性作業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經常會為學生留一些背誦以及練習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去做,教師希望讓學生通過多做題的方式接觸到更多種類的數學題目類型,卻極大地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對于一些學生而言,作業是比較多且難度大的,他們很難保質保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這會極大的擠占學生的興趣培養時間,會對學生的全面性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可以積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能夠充分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成作業,這會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做作業這件事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知識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讓學生拿著5元紙幣到超市購物的作業,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可以去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文具,家長可以根據標簽上的價格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在可支付范圍內對物品進行選擇。有些學生會選擇1元的棒棒糖,在結賬時,售貨員會找給學生4張1元的紙幣,家長要發揮作用,帶著學生對人民幣進行辨認,通過用錢買零食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5以內的減法,幫助學生強化對于相關知識的認知,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調動,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
2.2 進行作業內容分層,增強作業的針對性
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是有所差異的,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注重對于作業內容進行分層。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較為簡單的題目讓學生去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的,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高低來對相關題目進行作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進行作業內容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學生設計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作業。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和米》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對與厘米還有米有關的概念、字母表示方式以及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要是在布置作業內容的時候,要注重體現分層布置的原則,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實際的應用題目,讓他們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基礎任務的同時對拓展性任務進行完成,而對于那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他們只需要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簡單任務即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作業的設計,可以更好的實現帶動每一個學生的共同成長,教師要重視對作業內容進行分層的重要性,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為良好的外部助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可以極大的提升作業的靈活性與針對性,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在快樂的環境下學好數學,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對于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教師要明白,只有充分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他們設計出更加具有針對性與適用性的作業,才能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不斷根據學生特點對分層作業設計策略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宋小英.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