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蓮
摘要:現階段對初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指導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不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對例題不能舉一反三,學習缺乏自主性,依賴老師的講解等方面,需要對學生加強自主學習指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自主性,能夠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時大膽質疑,養成多思考、多提問、多總結的好習慣。本文從簡述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出發,提出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指導的策略和實踐。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一、目前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指導的現狀
在目前的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指導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過分依賴老師的講解,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把理論知識和簡單的例題理解到位,在自己做題的時候,卻不能把學習到的基礎知識和課本例題進行靈活應用和變通,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活性,遇到困難的題目不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同學交流討論,而是等著教師進行講解指導,不利于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思維,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夠獨自分析,自主思考,難以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最終導致數學自主學習培養的效果不佳。自主學習是能夠保證學生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條件,而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被動學習。當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就是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和缺乏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與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形成獨立解題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實踐
(一)發揮獨立自主性,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最關鍵的就是要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讓學生擺正學習的主體位置,才能夠逐步產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慢慢擺脫對教師講解的依賴性,學會自己獨立學習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獨立性的培養,在學生遇到困難的問題時,先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再讓他們互相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不要等著老師進行講解。在學生實在無法下手時,教師才通過一些鋪墊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并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
在教師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掌握好引導的時機,當學生用原有的知識解決不了新問題的時候,這時候教師進行引導能夠有利于學生鞏固舊知識并引出新知識的學習,對于加深新知識的學習理解很有好處。很多時候,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能夠聽懂教師的講解,但是自己練習時卻不知道從何入手,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真正弄懂教師講解的思路,也沒有對問題形成充分的理解。因此教師講解題目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暴露自己的問題,去思考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錯誤,從而真正地揭示出問題的本質,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不能留于表面。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反思問題的習慣,讓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獨立完成解題。
在日常的課后練習中,也可引導學生對經典的課后習題進行改編和設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實現做一道題就可以掌握多道題解法的效果。跟據習題的結構,解法和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進行改變,把一道題改編為多道題,讓學生在一題多變中啟發思維,開闊思路,根據對一題多變的訓練,強化解題邏輯思維的能力,做到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二)發揮自我反思性,引導學生提出疑問
在自主學習的指導中,發揮學生的自我反思性,也能夠有助于學生對自我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同時起到一個自我監督的作用。在自我反思時,學生能夠把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課堂學習和教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并通過查漏補缺對原本的學習方式進行改進。在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是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樂于提問。許多學生在課堂聽講時,覺得自己對知識都能把握,然而在自己練習時卻無從下手,這都是由于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只知道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沒有提出質疑的能力。問題意識是激發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教師要讓學生對不懂的知識提出質疑,并且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其次是要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提問,由于初中學生的心理特性,許多初中生在課堂上提問時會害怕受到同學的嘲笑,也會害怕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會在想提問時猶豫,最終沒有提出自己的質疑,讓疑問留在心中,沒有正確地解決疑問,影響后續的學習。因此,需要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問,大膽質疑,對于一些不敢課堂提問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課下單獨找老師詢問問題,也可以讓他們把問題寫成文字的形式交給老師,這樣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問題情況,并對問題進行答疑。
(三)實施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方式比較單一,且注重在結果層面上,對自主學習培養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就還需要增加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機制。在結果層面上,需要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數學成績是否提高進行評價,而在過程層面上,就是要對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的自主性,是否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反思,大膽質疑等進行評價。首先是要制定一個能夠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評價內容。通過對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任務的有效完成情況,就能夠體現學生是否進行了自主學習。同時其評價內容還包括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學習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協同合作交流的意識等方面。其次,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有的學生需要及時評價,引導他們調整學習思路,少走彎路;而有的學生需要延時評價,讓他們自主發現學習上的問題和偏差,提高自主認知能力。最后,還要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學生的自我和相互評價之中,鍛煉他們發現問題,反思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不僅是數學學科培養任務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關鍵內容。需要數學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和手段,通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引導學生勇敢質疑,實施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等方式,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和反思性,從而起到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松年.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21(11):21-22.
[2] 任雪花. 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及應用[J]. 黑河教育,2021(1):36-37.
[3] 王立朵.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分析[J]. 考試周刊,2021(21):67-68.
[4] 袁淑楓. 自主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讀與寫,2021,18(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