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軍 周歡


摘要:區域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異常復雜的教育系統工程,研究主題包括發展現狀、資源、應用效能、促進均衡等內容,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并結合文獻計量技術軟術進行分析,為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整體建設與應用與教育信息化的資源配置方式改革提供依據,對整體提升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效益,縮小各區縣之間的教育信息化差異,提升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實效性,保障教育均衡與公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區域;教育信息化;對策研究;文獻綜述中小學;
區域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異常復雜的教育系統工程,人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是需要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深化的,近幾年來,在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區域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協調發展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重視,研究主題包括發展現狀及問題所在,信息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實際應用的效能和效益,深入推進的路徑策略,促進均衡發展的途徑等內容。
本文利用關鍵字組合從中國知網CNKI上下載文獻資料,收集并整理了2016年以來近五年我國區域教育信息化相關的主體文獻,運用文獻研究法,并結合文獻計量技術軟術進行分析,為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整體建設與應用與教育信息化的資源配置方式改革提供依據,對整體提升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效益,縮小各區縣之間的教育信息化差異,提升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實效性,保障教育均衡與公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區域教育信息化研究概況
根據知識理論的概念,頻次和中心性高的關鍵詞代表著該領域內研究人員共同關注的內容,也就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運用文獻計量技術軟件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得出可視化知識圖譜(表1)。通過對知識圖譜的研究,進一步剖析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趨勢,明確研究方向,更加直觀地了解區域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基本情況,
在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區域教育”,“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差異”,“智慧教育”和“區域推進”等出現的頻次都較高,說明研究重點是聚焦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信息化研究和區域教育的差異,注重智慧教育的探索研究,這些都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而“教育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數字教育資源”等研究內容的中心性較高具有很強的紐帶作用,在整個研究網絡中研究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值得引起關注的另一個研究內容是均衡發展,將是區域教育信息信息化未來主要的研究發展趨勢。
二、區域教育信息化研究內容簡析
(一)區域教育信息化管理情況研究現狀
進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部提出了探索信息時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但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以區域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應當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發展情況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地方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深入思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形成業務互補,做好數據共享。
統籌規劃時,應當綜合考慮到是否能夠為教育均衡發展、融合創新應用、教師信息素養與專業能力提升以及區域教育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還應立足個體需要,以新興信息技術為支持,提供高質、按需、動態的教育服務。
(二)區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研究現狀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歷程就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的過程,發展歷經了“從工具輔助到整合應用再到融合創新的高階引進過程”。在此階段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模式是以試點或者項目的形式開展的,選取了一批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試點或者項目研究來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而研究內容則圍繞在信息技術參與到教學變革與管理模式的創新,以及基于新興信息技術的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等內容。
智慧教育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引領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就提出了全新的“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需要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來建立“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這勢必會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
(三)區域教育信息化素養提升研究現狀
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僅圍繞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學生學習等方面展開,研究者還針對教師的教研和師訓展開了深入研究,核心主旨就在于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區域教育信息化角度開展教師素養與能力提升,能夠有效地打破時空、地域、學科、學段和人員等方面的限制,能夠更加精準地開展教師能力評價,評價過程更加透明,評價結果更加全面,評價時效更加及時,從而進一步促進教育決策者的決策方向與決策內容更加科學,更加準確。
三、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展望
1.完善區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體系
區域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以體系建設作為發展支撐,因此要在區域層面發揮統籌作用,厘清在用的管理系統,并思考如何做好接外梳內的工作,既要與外部的教育管理系統等做好對接工作,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也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本地管理平臺和系統,讓區域教育信息化能夠有效實現科學效用,提供精準的教育服務與教育決策支持,推進教育治理的科學化與現代化。
2.進一步促進融合應用創新發展
在現階段的研究中,對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發展,應當持續以項目或試點的方式開展,但同時也需要梳理過去在試點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經驗,并將經驗進一步整理提煉,做好推廣普及,將實施成果輻射到更多的地區。同時也要進一步挖掘對融合創新應用的研究深度,特別是目前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如何更好地應用到教育教學中,服務于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和效能,也是值得研究者進一步關注的。
3.打造區域教師研訓平臺
以區域角度思考教師的專業發展,可以打破常規的學科界限和對參與對象的約束,讓更多的教師參與進行,主體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樣。建立網絡名師工作,建立區域學習共同體,以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和優質教育資源庫等形式,進行更豐富的教研和師訓活動,幫助教師從教書匠走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四、結語
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要緊隨當下教育信息化潮流,面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挑戰,要不斷興利除弊,吐故納新,推動教育改革和創新,讓區域教育信息化為地區教育的改革發展帶來更大的活力和智慧。
參考文獻:
[1]王興.區域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教育信息技術,2019(06):3-9.
[2]楊現民,田雪松.互聯網+教育: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3]楊巍,沈興文.區域教育信息化研究現狀、挑戰與建議[J].基礎教育參考,2021(04):17-19.
[4]何克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路徑與實現方法[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2):17-20
本文為2019年湖南省電化教育館重點課題《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HNETR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