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紅
摘要:小學語文可以說是諸多學科學習的基礎,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有著極強的幫助作用,也因此就要求教師們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多的以學生為主,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的培養,從而真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本文從“聯系生活實例,發展學生情感思維”“巧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構建多元情境,增強學生課堂體驗”三個基本點出發,對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高效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生活實例;信息技術;多元情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步落實,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這也就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此時也對教師們的教學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師們還要能夠始終堅持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原則,去吸引學生們更多地參與到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使其能夠逐漸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們也將能夠從其中受益更多。
一、聯系生活實例,發展學生情感思維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習慣性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講課本知識,忽略了課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也就造成學生們在聽課時常常會感到“假大空”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能夠主動聯系學生們相對熟悉的生活實例,這樣一來學生們就可以從自己已知的知識角度來學習知識,進而不僅增強了學習效率,更是能夠充分體驗課文作者的所思所感,而這對于發展學生們的情感思維也是有著極強的幫助作用的。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去閱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平時見過大象嗎?你對大象有怎樣的印象呢?”從而引導學生之間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大象在學生心中的印象;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概括文中曹沖稱象的方法,然后詢問學生:“假如你是曹沖,你還會用哪些方法來獲取大象的重量呢?”進而促使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實例去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與曹沖當時的心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使學生感受曹沖的聰明、機智,有效發展學生的情感思維。
二、巧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廣泛應用,使得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科有著更強烈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也就要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不斷豐富課堂上的教學資源,從而幫助學生們去學習到更多對他們終身發展有益的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形象生動,使得學生們能夠條理清晰地掌握知識的核心本質,同時信息技術也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也就可以使得學生們擁有更多課堂自主安排的學習時間,而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更強的促進作用。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課的過程中,就可以首先利用信息技術上網搜集一些與本文相關的圖片并展示在學生的面前,然后引導學生去觀察圖片的內容,同時讓學生分別來說一說這些圖片中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有效的激發學生之間對此故事的好奇心,如此學生便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另外,當學生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更多的、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寓言故事讓學生閱讀,從而有效的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
三、構建多元情境,增強學生課堂體驗
小學生的專注力是較差的,也因此單純的說教課堂,學生們經常會進入“走神兒”的狀態,也因此教師就可以有效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們更多地參與到教學互動的過程中,從而大大增強學生們的課堂體驗,而這也會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吸收知識。除此之外,情境教學的開展也可以有效改變學生們的被動學習狀態,使得學生們更加有興趣去進行探究學習,而不是在教師的督促下來完成知識的學習,也只有這樣學生們的語文學科成績和素養才能夠有著更大的提升。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雪孩子》這一篇文章時,就可以首先利用一個謎語來進行課堂導入,如教師說:“又白又嫩胖寶寶,端端正正坐得好,太陽公公一露臉,寶寶變小不見了。同學們,你們能猜出這個謎語嗎?”從而有效加強學生對本文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并讓幾個學生來將本文的故事演出來,教師當旁白,從而為學生創建出一個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明白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始終堅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水準,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單單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也只有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內在動力才能夠大大提升課堂教與學的效果。而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們能夠在生活諸多場景中更多地運用自己學到的語文知識,從而在活學靈用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將會對語文學科的價值意義有著更強烈的體會。
參考文獻
[1]楊宇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有效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