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琪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必須將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輔讀有效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課程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實踐探析;
引言
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性得到重視,促使小學語文教師以知識技能培養為主要目的,在語文教學中將學生置于本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讀”與“寫”的聯系,創造其與語文其他方面學習融洽、和諧的氛圍,成就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提升。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兩者的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學生得以提升其語文綜合能力,提開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應針對學生個人身心發展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措施,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總結“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優劣勢,在策略研究中完善“讀寫結合”的適用性。
一、邊讀邊寫,積累讀寫經驗
在結合讀寫結合理念發起教學工作時,可嘗試將隨文練筆帶入語文課堂當中,為小學生創造積累經驗、應用經驗的全新環境,提高小學生參與讀寫教學活動的熱情,優化讀寫教學模式。如教材《美麗的小興安嶺》的相關學習,在指導小學生開展隨文練筆的過程中,可從批注、感悟、模仿等多角度入手。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小興安嶺的美麗風景,為學生創造了一處人間仙境。在閱讀的過程中,可結合“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句子進行批注,鑒賞相關句子的表達特點與人文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于相關對象的描述也會激發起小學生的創作熱情,可在之后的教學中引入讀后創作板塊,結合相關語文知識,引導學生重新創作,以生活中的景象為對象,鍛煉小學生邊讀邊寫的語文技能。讀寫結合背景下,閱讀與寫作教學要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隨文練筆就是一種踐行讀寫結合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嘗試對讀、寫的過程進行整合,借此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多角度優化讀寫結合下的語文教學。隨文練筆教學指導過程中,要鼓勵小學生自由創作、獨立寫作,借由讀寫結合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想所感,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二、結合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課文,學習文章的語言表達形式,感悟文章的表現形式,了解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段到文的應用形式,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了解語言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燕子》的教學中,文章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燕子的小巧可愛以及春天景色的絢爛奪目,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句子,感受文章句子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思考能否用另一種方式進行表達,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探究文章內容,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加深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讓學生從寫作的角度欣賞文章,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寫作主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分析主題,讀寫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如教師可以提出文章的某一段落,讓學生了解這一段的主題,先閱讀文章,再進行分析,明確寫作方向,讓學生結合課文案例進行寫作,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原文內容思想,鼓勵學生進行二次創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深諳新課標“因材施教”的要求,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寫作學習方式。像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方面需要依靠例句、圖像的引導、課文內容的鋪墊等。例如在二年級上《開滿鮮花的小路》一文的課后練習中,針對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例句仿寫;語文園地二中的寫話訓練則提供了較為完整的例句供學生參考等。低年級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擴寫或是仿寫,不是為了學習其框架或者套路,而是學習其寫作思路和情感表達。因此,教師應該為低年級學生的二次創作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避免學生“依葫蘆畫瓢”。而于中高年級學生而言,以理解原文意思為前提,深入了解原文創作思路和情感指向,是對二次創作實質意義的體現。例如五年級上《牛郎織女》這一故事的學習,其課后練習中拎出簡寫情節,要求學生根據故事主題和情感走向,進行相關內容的擴寫。教師對于這種課后習題的處理,應該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以及情感表達,鼓勵學生不受拘束地進行想象創作。
四、鼓勵學生拓展閱讀,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
讀寫能力的培養應該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所以課外拓展閱讀非常重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尤其重視,比如安排學生每周課外閱讀打卡,定期閱讀報告,專門開設閱讀課等。另外,也要注重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反饋,例如讀后感的寫作,鼓勵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并形成自己的語言和感受,這樣學生才能夠積聚寫作的素材,寫好文章。寫日記會讓學生有意識地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生活百態都會成為寫作的素材。
結束語
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是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所提出的新式教學方案。其目的是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其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莉.讀寫結合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20(16):188.
[2]曹燕妮.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分析[J].才智,2020(12):168.
[3]張軼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J].華夏教師,202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