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在自己的敘事過程中,應該逐漸擁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和象征標志,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形象符號系統。在班級的系統架構中,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第一形象是班級的名字,但最終呈現的則是這個班級文化的整體構建。一個班級的名字,應該是班級文化的具體承載和體現,是班級所有成員的自我鏡像。
【關鍵詞】班級文化;發展愿景;班級標識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23-0045-02
【作者簡介】王曉波,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路小學(江蘇常州,213161)副校長,高級教師,常州市特級班主任。
2014年9月1日,我正式接手了三(12)班。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班級,學生思維活躍,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想象。新的班級需要有新的氣象,我想從給它一個適合的名字開始。起名,是開啟一段新旅程必不可少的儀式,起名的過程是學生對未來集體生活展開想象的過程。班級的名字,可以是教師提前構思好的,但這樣的班名對于學生而言,只是一個抽象的詞語、一個空洞的符號,他們很難對其產生感情。所以,班名最好是學生自主、自發研討出來的。
一、初起名:讓學生對未來生活展開充分的想象
接手新班一個月后,我在一次班會上提出了給班級起名這個議題。學生們非常積極,有一些人提到了“小蜜蜂班”“小螞蟻班”,因為他們覺得:“螞蟻和蜜蜂是勤勞的小動物,我們要像螞蟻和蜜蜂一樣勤勞。”我認可了他們,畢竟“螞蟻”和“蜜蜂”的形象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但我總覺得這樣的名字似乎缺少了些什么,或者是相信讓學生充分交流后會產生更多的創意和想法。于是,我決定繼續等待。
這個時候,一個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提議叫“不一般班”。我追問:“為什么取名‘不一般班’?”這個男孩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解釋道:“我們不是1班,也不是2班,我們是12班,我們要做12個班級中最不一般的班級!”聽到這個解釋,我的內心一陣激動,恨不得立刻舉雙手雙腳投票表示贊同,我當時心里想:“這不就是我們的愿景嗎?就是這個名字了,夠霸氣!”可是,其他學生卻不買賬。
在七嘴八舌地討論班名的過程中,最后一個被提出的是動畫短片的名字——“熊貓家族”,這個班名獲得了全體成員的認可。提議的小姑娘說:“我們二年級的時候看過這個動畫片,很溫暖,很美好。”一句話就把大家打動了,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湖南衛視有個節目《快樂大本營》,主持人就叫‘快樂家族’。”“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族嘛!”“這個名字好聽。”最終,“熊貓家族”成了我們最初的班名。
我尊重學生們的決定,同時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利用周末,查找熊貓的資料,收集生活中熊貓造型的物件。在我看來,查找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生對班名的再認識和再確定的過程。
二、再確認:在追問中不斷明晰班級精神的意象
第二周的班名交流會上,有學生指出“熊貓家族”這個班名似乎“不太好”。就在大家猶疑不決的時候,有個學生站了起來說:“老師,我沒有找到熊貓形象的物品,但是我發現生活中有好多貓形象的物品呢!”“是的,我也發現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之間,很多學生都開始舉手附議。我反問他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貓形象的物品呢?”“因為人們喜歡貓啊!”“為什么人們那么喜歡貓呢?”“可能是因為貓很溫柔吧!”“貓很優雅,也很安靜。”……一連串的追問和回答,徹底激起了大家對貓的興趣。最終,大家統一意見,將班級命名為“貓的國”。
這個班名,雖然沒有“高大上”的意蘊,但它卻是學生們經過充分討論、調查、思考之后做出的決定。作為班主任,我肯定要尊重他們的選擇。于是,我開始帶著學生們挖掘班名不平凡的內涵,并賦予它積極的意義,讓這個名字在大家心中“活”起來,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愿景。
就像海子所說:“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名字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名字能夠傳遞靈魂碰撞而產生的溫度。
三、不斷擦亮:讓班名成為師生共同生活的愿景
給班級命名只是班級系統設計的第一步,和它相關的還有班級標識、班旗、班歌等,它們是班名內涵的延伸。
班級標識,是班級的圖騰,一般圍繞班名進行設計。當班名確定后,我開始在全班征集班級標識,請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對班名的理解,設計班級標識。最終,學生冰冰設計的一只大貓和一只小貓相依偎的標識得票最多,成了我們的班級標識。冰冰解釋這個標識的含義是:老師和家長是大貓,同學是小貓,大貓們要陪伴著小貓們慢慢長大。后來,我們在這個設計的基礎進一步完善,在兩只貓的底部加上“貓的國”三個字的拼音首字母,讓班級標識更加立體飽滿。
班旗,是班級的旗幟,一般在運動會、春秋游等大型活動中使用。我們班的班旗由班級家委會出面與廣告公司溝通,把孩子們的設計理念呈現出來。這面旗幟是我們班的精神象征,它時時都在向學生傳遞這樣的理念:遇見“貓的國”,遇見更好的自己。
班歌,是對班名內涵的進一步詮釋。我們的班歌是《相親相愛一家人》,這首歌向學生傳遞溫暖一家人的力量。
在班級系統的架構中,首先呈現的是班級的名字,但最終呈現的則是這個班級文化的整體構建。一個班級的名字,應該是班級文化的具體承載和體現,是班級所有成員的自我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