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鳳
摘要:一直以來,數學與生活都有著緊密的關聯,可以說在生活之中,含有豐富的數學資源。隨著在現實生活中挖掘數學資源,既能夠保證數學授課擁有生活性,還可以確保授課課堂具備靈動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主動地采用生活化授課模式,使小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基于此,本文就圍繞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與課堂靈動性的相關內容展開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靈動性
從經驗的角度來做出探討,在小學數學科目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期間,教師務必要善于傾聽學生,立足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繼而尋找到適宜的生活化數學資源,這樣才可以舉行多種形式的生活化數學活動,點燃學生的興致,提升課堂的靈動性。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高效地了解數學知識,增強數學素養。因此,對生活化教學做出探討十分有必要。
一、尊重學生生活,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
不論是沿用以往的授課方法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還是借助于生活化方法實施教學活動,都應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唯有如此,才能夠強化課程授課的實效性,促使學生形成數學素養。經實踐論證,如果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師善于聽取學生的想法,以此獲悉學生的學業狀況,是實現授課目標最為有效的路徑[1]。反之,倘若小學數學課程教師沒有認識到傾聽學生想法的關鍵性,直接依照其自身的主觀意愿向學生教授數學課程知識,則會致使生活現象與學生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不相吻合,一旦這樣,必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效,無法保證課程授課質量達到預期標準。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實踐中,課程教師務必要尊重學生的生活,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助力于課程目標的實現。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部編版)“負數”這一課時,在課堂導入環節,課程教師便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你們見到過哪些負數?”在問題驅動下,班級中一些數學認知水平較高的學生,直接開始聯想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而一些學困生則開始陷入沉思,思索何為負數。結合學生給出的反饋,就可以借助班級中的投影設施,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常見的“負數”,點燃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致,促使學生逐步感知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與樂趣,在提升數學課堂靈動性的同時,挖掘小學生潛在的數學能力,致力于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
二、創新課程模式,融合課程知識與生活元素
現如今,課本依舊是小學數學授課活動的根基,教師需要教授學生課本中的知識內容。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卻受到陳舊思維的制約,在開展授課活動中,要求學生背誦各種數學計算公式,以此來提升考試的成績,時間一久,小學生就會喪失對于數學的興致,授課課堂也會變得沉悶,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也將得不到提升,對今后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形成了阻礙[2]。針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期間,應該轉變以往觀念的同時更新課程模式,創設生活化的課程情境,將學生平時感興趣的事物與數學課程知識相融合,激起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還可以提升課堂的靈動性,讓小學生能夠自主的完成學習,此時他們的思維也會得到有效的培育,為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創建出良好的根基,在這個層面之上,也展現出了其中的意義。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部編版)“圖形的運動(二)”這一課時,課程教師便可在課堂授課期間,引導學生回顧和觀察生活之中與運動相關的圖形,然后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施,為學生展示出書本第82頁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依據生活經驗自主思考這些圖形具有哪些特征。隨后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分組環境中商討結果,如此便可增強學生團結協作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加深對課程知識的印象,這對于小學數學課程授課質量的提升、彰顯課堂靈動性方面必然會起到促進效用。
三、結合生活實際,編排課程內容
對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師而言,其在設計編排課程內容時,應當始終秉承圍繞生活元素的原則,落實相應的工作,而不是以書本內容為主要,換言之,作為數學教師唯有巧妙利用教材內容,并且結合生活實際中常見的事物,為學生設計編排課程內容,才可以將書本內容中抽象化的課程知識,以便于學生學習、簡化知識難度的生活化方式展現出來,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靈動性,實現課堂授課目標,引領小學生形成數學素養[3]。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部編版)“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在授課時就可以提出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某一天,家里還剩下最后1個桃子,哥哥想要全部吃掉,弟弟說不可以,我們應該一樣多,那么應該怎么分才公平?兄弟二人可以分別得到幾個桃子?這時,學生就可以將3個桃子分成兩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便可帶領學生認識分數線“—”,分子“1”,分母“2”,讀法“二分之一”,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對分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保證課堂內容具備趣味性的同時,也足夠靈動性,帶入生活情境則便于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協助學生了解學習技巧,并且通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也有益于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加深學生對分數這一數學定義的印象。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化,生活化教學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運用,使得授課課堂具備了靈動性,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也已經能夠明晰數學對生活的關鍵意義。實際上數學有很多內容都是源于生活,將數學回歸于生活中也會展現出其所擁有的價值。所以,上文對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實行了論述,探討了更好地開展生活化數學,提升課堂靈動性的策略,期望提升小學數學整體的授課水平。
參考文獻:
[1]鄭紹玉.教學生活化 課堂互動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考試周刊,2020(95):89-90.
[2]孫濤.關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87.
[3]吳友梅.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