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華
摘要:初中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銜接的重要階段,不僅要熟練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技能,還要學會獨立學習,并且向著更高難度邁進。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度重視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真正領悟語文學習的含義。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結合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技術;教學應用
引言:當代的初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大量的網絡信息,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感到熟悉與親切,并且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更加具有共同語言。在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尺度的把握,只有讓學生真正學習到知識,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課堂中多媒體技術不應喧賓奪主,而是要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一、通過多媒體提升語文教學的直觀性
語文是通過理解學習的,因此在課堂中教師的講解是引導學生入門的,更深入的內容需要學生自行探索,才可以理解其中的深意。由于初中學生在生活中的經驗不足,并且對許多事情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就對他們的語文學習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提升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多媒體可以再現文章情景,尤其是古文以及詩歌,可以將其中的意境以音樂、畫面等形式表現出來,賦予文字新的生命,讓學生可以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在利用多媒體時,教師也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建立文化自信,培養優秀的中華文化繼承者與發揚者,在語文學習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的《春》這一內容時,由于這是一篇散文,通過描寫生機勃勃的春天來映射作者的內心世界,學生在民進起來可能具有難度,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紀錄片,感受作者對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深刻的情感。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便會調整好狀態,直面作者的內心世界。
二、通過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需要通過語文學習去提高閱讀、寫作以及表達的能力,因此單一的理論學習是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實踐,才可以綜合鍛煉能力,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在初中教學中,由于學生正處于關鍵的年齡段,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夠形成對世界的科學的價值觀念,教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語文這一基礎學科中,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又將這些經驗運用到生活中,成為有血有肉、有思想與感情的人。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從課文中的人生百態了解世事無常,從而對世界懷有敬畏之心。這樣語文學習便不只是應試的工具,而是教導學生在人生道路中學習選擇與實踐的有力武器。教師應當利用好語文教材,通過精讀以及精講,深入挖掘精華內容[1]。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的《再塑生命的人》這一內容時,作者便通過文字歌頌了莎莉文老師的辛勤付出,反映了作者求知的艱辛以及熱情。為了讓初中學生感知現有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多媒體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學生想象自己穿梭在樹林以及花叢中,并且嘗試在書本上寫字。這樣學生便可以切身實地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與日常生活,珍惜自身擁有的優越學習條件。
三、通過多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的內容以及節奏,但是這對學生是十分不公平的。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安排互動的內容便會減少,并非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中發言。這會導致語文課堂兩極分化,活躍的學生可以爭取更多的表達時間,內向的學生便會錯失這些機會。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可以全面發展,教師應當做到公平公正,給予每個學生表現的空間,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性格,將課堂氛圍變得生動輕松,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升。在引入多媒體技術之后,語文課堂的空間得到延展,學生可以在線上線下、課堂內外都得到發言的機會,比起傳統的提問方式更加具有靈活性。教師應當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各種各樣的小工具豐富語文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由淺入深引入教學任務[2]。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的《觀滄?!愤@一內容時,在課堂上對內容進行了講解之后,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會要求學生進行背誦與默寫,在教師對這些內容進行檢查時,便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師可以制作抽簽工具,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問題的設置也要靈活多變,包括生字默寫、詩句填空、語義解釋等,既可以提高復習效率,也優化了考察的方式。
四、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優秀學習成果
現如今教育界強調由學生占據學習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是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合作發揮優勢,提高任務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多媒體相結合,也是創新語文教學的一種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小組閱讀作業,成員需要制作視頻以及課件來進行匯報,這樣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將細節重點標注。比起以往的板書展示,這種方法更加節省時間,并且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參與的主動性也會增強。
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建立官方的語文學習交流平臺,各個年級以及不同班級的學生可以交流學習內容,互相分享語文課堂中的趣事以及高效的學習方法。教師定期在多媒體中展示學生的討論成果,并且與本班級學生共同挑選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實踐。這樣不同班級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校的語文教學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學生可以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學習資源[3]。
結束語: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與此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教師可以認真研究多媒體,堅持學習達到熟練應用并且能夠創新的水平,那么在課堂中也會給學生更多新奇的教學體驗,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在學生的配合下,語文教學質量將會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明俠.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J]. 課外語文,2021(09):105-106.
[2]梁紅梅. 如何運用多媒體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 數字通信世界,2021(03):257-258+242.
[3]蒙玉強. 情景式教學法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 品位·經典,2021(1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