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華
摘要: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教育特點,教育是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前進的。在信息化時代的當下,各項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和教育相結合。教育信息化發展已經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世界范圍內都已成為了新潮流。本文是對我國目前區域信息化發展的時代背景及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闡述了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產生影像的一些因素,這些因素涉及政策、環境、經濟以及人們的認知水平。在分析的基礎上,本文也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思考
信息化技術和教育的結合帶動了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這也是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必由之路。最近幾年,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了社會的關注熱點,政府也為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投入了大量的基礎設施、人才以及資源,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教育的發展,這也體現了信息化教育的優勢。目前,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
一、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遇到的機遇及挑戰
1.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時代背景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世界帶來了新的發展格局,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都在信息化發展的影響下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甚至已經成為了衡量教育水平的一個標準。世界各國對教育信息化發展都極為重視,許多國家都針對教育信息化制定了相關戰略,對教育信息化發展大力支持。最近紀念,發達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發展投入了更多的關注,逐漸呈現教育信息化全面轉型的趨勢。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緊抓這次教育變革的新機遇,加大教育改革步伐,更上時代的發展。
2.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及存在的矛盾點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為了是我國區域教育信息化取得更為全面的發展,我國必須要探求一種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改革措施,滿足各地多層次的發展需求。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缺乏系統規劃、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平衡,這些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尖銳化。雖然區域教育域網已經為此紛紛建立,但是并沒有很好的解決上述所存在的問題。因此,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制定一個系統化的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1.政策所帶來的戰略導向及環境壓力
政策的制定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有著十分巨大的導向作用,同時也會對其形成一定的環境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國際、國家或者省域層面,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在各項政策之中,國家層面的政策對區域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有著最為重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也確實已經實施了系列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區域教育的信息化發展。
2.區域經濟水平以及相關投入
教育的信息化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從硬件到軟件的配置都需要政府不斷的提供資金進行支持。只有政府長期、穩定的支持才能保證教育信息化的持續健康發展,這就需要政府支出較大的費用。我國不同地域之間的發展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即使同一地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差異也是難以忽略的,這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及推廣增加了難度。區域的經濟水平決定了其能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所提供的挑戰,這也導致不同區域之間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目前,我國的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經費主要有兩個來源:國家和當地教育經費。對于一些經濟水平發展的區域而言,它們能夠為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提供充足的經費;但是對于那些經濟不佳的地區而言,長期的經費投入是十分困難的,這就導致經費大多傾向于硬件配置,對于軟件及人才則不能提供很好的資金保障。
3.人們的認知水平
教育信息化發展涉及到許多人:政府、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信息產品人員等,這些人員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這些人員對教育信息化發展都有著自己的認知,認知水平的不一也影響著發展的速讀。
4.專業人才的素質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貢獻,教育這一行業也不例外。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第一線實施者是教師,這就意味著是否擁有者一支具有專業素質的隊伍對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能否成功起著關鍵的作用。具有專業素養的教師是保障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前提,同時也是推進教育前進的重要條件。一個優異的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及新教育理念,同時具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這才能夠借助教育發展的新機遇對教育做出創新性改革。
三、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策略
1.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導向作用
上文已經提及,政策對區域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有著重大的導向作用,尤其是國家層面的政策。當國家政策下達后,下屬部門也必會依據國家要求做出積極的回應。因此,國家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助力區域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我國政府也確實做出了相關戰略部署,《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2000年以后,各類有關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政策層出不窮,這些政策對信息化教育的推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的當下,國家也應該繼續出臺新政策以促進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2.立足區域條件,開展特色教學
我國地域之間的發展差異是很難在短時期內消除的,因此為了謀求區域信息化的發展就必須另辟蹊徑。每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的區域特色,因此在實施教育信息化改革時當地政府應當對所在區域的特點進行剖析,將區域特點融入到教學之中,為教育信息化發展尋找新定位。
3.重視信息化相關人才的培養
教育信息化發展離不開人才,因此教育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重點。不同地區應該考慮教師的發展期待點,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探索出高質量的培訓機制。同時,政府也要不斷的完善人才激勵機制,這樣才能保持人才源源不斷的引進。
結語:
總而言之,區域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必須要對當地特色進行針對性分析才能保證區域信息化教育朝著最優方向前進。不同之間的信息化教育應該分類對待,加強區域教育信息化的分層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鳳霞,柯清超.如何以機制創新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基于A市教育信息化的調研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1,31(03):81-88.
[2]徐建,吳砥,陳敏,吳磊.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評估系統設計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02):120-126.
[3]楊繼武,王磊.關于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幾點思考——以雙橋區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7):147+149.DOI:10.16681/2017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