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摘要: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發展、增強身心健康,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本文通過分析體育游戲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體育技能,學生主觀運動感覺,以及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的影響,希望可以為更多的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興趣;運動技能
1.前言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體育的基礎,但是傳統的學校體育對于學生來講,都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也不高,常規的體育教學還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厭倦的情緒。體育游戲作為一種體育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體育課呈現出多樣化,有趣性,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作為準備活動,來激活學生肌肉從而達到熱身的效果,還可以作為基本部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輔助學生通過游戲來更好的掌握所學習的運動技能,更可以作為結束部分來消除學生一節課的運動疲勞,讓身心回歸到安靜平穩狀態。
2.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影響
2.1體育游戲對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
常規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沒有體育游戲)往往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對于上體育課只是按要求上課,并沒有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去,學生也達不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體育游戲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就其本身具有多樣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等特征,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創造性的改造游戲組織形式與方法,可以根據每節課內容的不同、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選擇設計不同內容的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中加入體育游戲,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入體育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愉悅快樂的情境中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的興趣,體育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游戲,來提高學生耐力、靈敏、力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從而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2體育游戲對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影響
我們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所學習的運動技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每個學期的學生體育綜合評價中,體育技能的習得也是一條重要的評價準則。
人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人體機能會逐漸地進入工作狀態,而不是突然就在工作狀態中,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全身各個器官的參與配合,影響這個過程的除了人體機能的物理惰性外,還有生理惰性。神經系統作為人體機能的指揮者,它的興奮與否直接影響人體各項機能的發揮,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加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體育游戲,不僅可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還可以直接激活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克服身體機能的生理惰性,讓學生在一個愉快、可以自由發揮空間大的游戲氛圍中相互交流學習。這樣學生就保持著高度興奮的狀態,身體各項機能也處于十分活躍高效的狀態,學生在這樣的狀態中更有利于掌握所學習的運動技能,也有利于所學運動機能的形成、鞏固、自動化。
2.3 體育游戲對學生主觀運動感覺(RPE)的影響
主觀運動感覺(RPE)是通過體能感知給人一種基本信息,即對某一運動強度的忍受程度或主觀感覺痛苦的程度。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不僅有所需要學習的運動技能,還有一些準備活動、與運動技能相關的輔助練習,傳統的一節體育課下來,學生自己所認為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基本少之又少,這個時期的學生自制力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學生對于這種枯燥乏味又沒有“自由活動”的體育課就會十分反感,情緒也會低落,逐漸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自身感覺運動負荷就會超標,身體也會覺得特別疲憊,反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加入體育游戲后,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高漲,整節課就會在一個愉悅的氛圍中來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練習、鞏固。教師所安排的準備活動及輔助練習也會隨著體育游戲完成而完成,同學們只顧著沉浸在體育游戲競爭、滿足、自由發揮的情緒中,自身對于運動負荷的感受就會降低,整節體育課下來,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滿足感上升,學生的疲憊感會大幅度降低。由于體育游戲的趣味性與競爭性是相輔相成的,在一定意義上,競爭性越強的游戲,趣味性越高,運動負荷也會越高,因此教師在安排體育游戲時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2.4體育游戲提高學生體育課喜愛程度的影響
現在體育課普遍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學生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體育課,究其原因,有大部分因素與學生的要求在體育課不能被滿足有關,常規體育課,我們經常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為主,學生比較被動,教師的側重點也放在了運動技能的掌握上面,忽略了學生對體育課的本質要求。在體育課中,對于枯燥乏味的單純技能的學習,他們更傾向注重于在體育課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反之無趣以單純的技能學習為主的體育課,只能讓學生越來越討厭體育課最終就會產生厭倦的心理。
加入體育游戲的體育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相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體現的更清晰合理,學生不僅是體育教學的參與者,更是知識的獲取者,在這一過程,都是通過學生獨立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來獲得的,這樣的課堂,氛圍已經被學生完全調動起來,來源于他們內心被肯定,被滿足的心理也的達到了滿足,因此這樣就更有利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喜歡體育課。
3.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我們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時,應該在基于本節體育課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該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創新地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競爭性、趣味性、運動負荷合理性的體育游戲加入到課堂中來,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給學生更多自己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全力構建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培養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以及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曹繼紅.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5):1-3.
[2]王春波.體育游戲”教學法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作用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06.
[3]白海波.中日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8):104-106.
[4]高峰.體育游戲”教學法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作用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7):659-661.
[5]張丹.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作用研究[J].湖北:武漢體育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