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怡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學習壓力,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及思想并不是十分成熟,導致他們容易受到內化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在高中階段,各學科教師都需做好德育的滲透工作。高中思政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但因選科、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能有效進行德育滲透。因此,本文先分析高中思政課程中存在的德育問題,再基于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中;思政教學;德育教育
高考改革之后,思政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但在思政中滲透德育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在實際教學中,由于高考、教師自身認知等原因的影響,當前的思政課程德育滲透教育存在著德育方法落實、德育過程乏味等問題,這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德育滲透的實際效果也較差[1]。對此,教師應當聯系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理念,從聯系實際、理實結合兩個方面,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以及德育教育的趣味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的德育問題
(一)德育方法落后,教育效果比較差
由于高考的壓力,許多教師在短短的課堂中,只會對學生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解,而德育滲透工作只進行簡單的理論灌輸。如此落后的德育教育方法,能夠取得的德育教育效果自然是比較差的[2]。
(二)德育空洞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
落后的德育方法,帶來的影響就是德育教育過程及內容空洞乏味,學生難以將教師灌輸的德育內容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這自然就難以激發出足夠的積極性進行德育的學習、理解和內化。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的德育教育措施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道德、政治意識形態上的教育。在高中思政教學中,德育相關的知識點極多,教師可基于知識點,以聯系實際、理實結合的方式,進行德育的滲透。
(一)聯系實際,增強德育教育效果
愛國教育等思想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而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有效挖掘教學以及實際生活中的“德育點”,這導致他們只能借助理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總結出這樣的問題之后,教師需轉變觀念,聯系實際,以理論、實際相呼應的方式,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德育與自身的相關性。
例如,在《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教學中,以往許多教師只是空談改革開放的偉大。但對高中生而言中國的偉大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因此,在挖掘德育點時,教師便需聯系實際,借助學生們了解的實際來突出改革開放的偉大。例如在2021年時,“海地人吃土”事件曾經在網絡上爆火。這可作為教師進行愛國主義德育的有效切入點。教師在導入階段可先詢問學生:“你們知道吃土嗎?”學生不以為然,會直接聯想到“購物花銷”等內容。教師再播放“海地人制作、販售、食用土餅”的視頻。開始他們會覺得視頻十分“有趣”,因為有人在真的吃土。但隨后,學生便會反應過來,這不是有趣的事情,而是悲慘的真實事件。在學生的情緒轉變之后,教師可從經濟角度切入,剖析海地人“吃土”與其國家“農業、工業”以及整體經濟的關聯性。初步講解之后,教師再展示我國改革開放前存在的貧窮現象,并讓學生聯系當前的生活,以類比的方式,感悟了解這幾十年改革開放對我國深遠深刻影響。通過這樣有目性和有藝術的教育過程,教師不僅有效完成考查的知識點,又能有效地完成愛國主義的德育滲透,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二)理實結合,增強德育教育趣味
理實結合是改變德育方式的有效思路,相較于通篇理論的教育,理實結合的德育滲透教育更具趣味性,也更有效果[3]。而要落實理實結合的教育,教師需頂住高考的壓力,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德育、思政教育、實踐教育三者有序融合,保證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同時,不降低思政理論教育的質量。
集體主義教育是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高中思政滲透德育的重要內容。由于高考的存在,教師在設計結合思政的德育實踐活動時,不應設計耗時過多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去了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工作。這既呼應了教材中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了解“集體主義”等德育教育內容。當然實踐中,學生們并不能搜索到多少實質性的內容,因為這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是人群集體中的一員,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工作。因此為了讓學生理解“集體主義”中“個人從屬社會”等德育內容,教師便可以邀請校內的相應人員來到教室,結合學生實踐后的問題,與學生交流。若是時間不允許,教師可將學生的問題整理好,以錄制視頻采訪的形式,讓相應的人員來到課堂。教師便可以用理實結合、拓展教學的方式,增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認知,并有效在其中滲透“集體主義”等思政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氛圍較為壓抑的高中,思政課程想有效地做好德育的滲透工作,教師需立足學生實際特點以及德育無法有效落實的原因,有效優化德育滲透教育。教師可優化教學方法,以聯系實際、理實結合等思路,增強思政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趣味性,并保證德育內容與思政教學內容之間相呼應。如此,教師就可在保證思政教學有效的基礎上,有效借助德育教育維護學生的思想、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琦. 淺談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J]. 考試周刊,2020(96):103-104.
[2] 郭海訇. 核心素養下高中思想政治科學精神培養的實踐探究[J]. 中學課程資源,2020(3):48-49,56.
[3] 莊瑞琴. 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