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杰





摘要:針對昆明地區氣候特點,研究紅頰草莓在不覆蓋、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小拱棚、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四種處理方式下的熟期及品質變化,結果表明,不同覆蓋處理方式對草莓的熟期及品質影響較大:覆蓋地膜+小拱棚和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方式雖然產量不高,分別為17.4kg/m2和12.76kg/m2,但熟期能集中于2月,并且在整個成熟期內優質果率達到50%以上;覆蓋地膜的栽培方式果實產量雖高達21.94kg/m2,但熟期分散,并且在整個成熟期內優質果率還不到50%。以下是通過不同覆蓋方式對草莓熟期及品質影響的研究。
關鍵詞:紅頰;草莓;設施;比較
1 前言
草莓屬于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小漿果類果樹,紅頰是日本靜岡縣于1993年用“章姬”與“幸香”雜交育成的草莓良種。經過幾年的試種栽培,栽培面積逐年劇增,栽培方式由單純的露地栽培發展到現在大規模的地膜覆蓋、拱棚栽培、塑料大棚栽培。該品種生長勢強,極大株型品種,植株直立高大,抗病害,葉柄粗長,葉片長而厚,葉色淡綠,有光澤,匍匐莖發量多,繁殖能力強。我國果樹設施栽培的發展雖有較長的歷史,但真正形成一定規模生產只是近幾年。據不完全統計,栽培面積已達1.5萬hm2,占全國果樹總面積的0.19%,栽培的果樹主要有:草莓、葡萄、桃(包括油桃)、櫻桃、柑桔、李子、臍橙、棗、杏等,年產量在17.3萬t左右,占全國果樹產量的0.4%[1]。
在昆明及周邊的地區,草莓可以于8月底9月初定植,均能在10月初開花,11月中旬采摘,屬中晚熟品種,栽苗6000株/667㎡,果實整齊,果個大,短圓錐形,鮮紅色,畸形果極少,商品果率達95%以上,平均單果重24~28g,最大果重100g以上,果肉白色,味甜,風味濃,有香氣,品質優良,果實比豐香硬,耐貯藏[2]。
如今昆明及周邊地區群眾認為紅頰是適合設施栽培的鮮食草莓優良品種。其生長快,結果早,產果期長,效益較高,投資回收期短,風險較低,是果農和企業投資的熱點品種之一[3]。昆明市城郊結合部休閑觀光果園的發展較快,草莓是觀光果園的優選樹種,但是,由于地形及資金的原因,廣大農戶沒條件修筑大型玻璃、聯動式設施,為此本次選擇了四種適宜廣大農村推廣的設施進行研究,以期針對昆明地區的氣候條件選擇出適宜紅頰草莓的覆蓋設施,從而改善紅頰草莓的熟期及品質,為草莓反季節栽培做出理論依據[4]。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地位于呈貢區吳家營街道繆家營社區小尖山果園,園地背風向陽,交通便利,土壤為紅壤土,肥力一般,園地內草莓成片,長勢良好。
2.2 試驗材料
2.2.1 試驗品種
通過對紅頰草莓品種的篩選,挑選出根部帶土,須根至少有6根,葉片長勢佳,無病蟲害的種苗。
2.2.2 處理方式
本研究采取不覆蓋、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小拱棚、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四種處理方式,均在繆家營社區小尖山果園進行。
2.3 試驗方法
2.3.1 試驗設計
四組處理方式采用試驗對比設計。
第一種處理:不覆蓋
第二種處理:覆蓋地膜
第三種處理:覆蓋地膜+小拱棚
第四種處理: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
2.3.2 精密儀器
本研究室內使用儀器為杭州工具量具廠生產的游標卡尺,成都光學廠生產的測糖儀,重慶雙橋廠生產的鋼卷尺等儀器。
2.3.3 統計分析
對原始數據使用EXCEL軟件統計得出平均值,然后對顯著性的數據進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數據觀察
3.1.1 草莓不同覆蓋方式在不同熟期的果實總產量情況
產量最高的是21.94kg/m2 的覆蓋地膜處理的草莓(如表1所示),但其成熟期分散。產量最低的是7.74kg/m2 不覆蓋處理的草莓,其成熟期分布均勻。產量居中的是覆蓋地膜+小拱棚處理的草莓和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處理的草莓,分別為17.4kg/m2 和12.76kg/m2 。
3.1.2 草莓不同覆蓋方式果實品質情況
經試驗發現,通過不覆蓋處理的草莓從外在品質來看:果重除了11月和12月大于10g,其余幾個月都較輕,并且色澤很差,香味只在11月最佳;從內在品質看:含糖量較高,平均達到12.37。而優質果率較小,還不及50%。
經試驗發現,通過覆蓋地膜處理的草莓從外在品質來看:果重除了11月和12月大于10g,其余幾個月都較輕,并且色澤比第一種處理不覆蓋的草莓稍好,香味只在11月最佳;從內在品質看:含糖量居中,平均達到11.42。而優質果率較低,還不及50%。
經試驗發現,通過覆蓋地膜+小拱棚處理的草莓從外在品質來看:果重均大于10g,并且其色澤都表現最佳,香味均能在整個成熟期內表現;從內在品質看:含糖量較低,平均達到10.55。而優質果率比重較大,能達到50%以上。
經試驗發現,通過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處理的草莓從外在品質來看:果重較小,只有3月和4月能平均大于10g,并且其色澤和香味在2月、3月、4月表現最佳;從內在品質看:含糖量較高,平均達到11.83。而優質果率集中出現在2月、3月,均能達到50%以上。
4 討論
(1)本試驗采用覆蓋地膜的方式得到的草莓產量最高,與本人所參考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楊凌所做研究得出的紅太后草莓品種以地膜覆蓋方式產量為最高相一致。
(2)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處理草莓品質在前期表現較差,可能是由于這一種處理的種苗直接定植在塑料大棚內,導致前期溫度過高光照過強等原因造成的。
(3)對于紅頰草莓來說,覆蓋地膜+小拱棚和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處理方式之所以成熟期集中,果實品質優,與設施覆蓋所產生的花芽分化時間,保溫保濕效果,光線吸收強弱等問題有關,但是,具體原因有待研究。
(4)本研究雖然采取了不覆蓋、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小拱棚、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四種處理方式,但是,筆者認為在以后的研究中還可以進行更多設施覆蓋方式的嘗試,以期得出更有效的處理方式。
5 結論
(1)紅頰草莓栽培覆蓋方式不同,草莓熟期也不同:覆蓋地膜+小拱棚和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處理方式熟期比較集中,主要是2月;覆蓋地膜和不覆蓋的處理方式熟期則相對分散。
(2)紅頰草莓栽培覆蓋方式不同,熟期品質也不同:覆蓋地膜+小拱棚和覆蓋地膜+小拱棚+塑料大棚的處理方式在集中的成熟期內優質果率能達到50%以上;覆蓋地膜和不覆蓋的處理方式在集中的成熟期內優質果率遠遠不到50%。
參考文獻
[1] 杜俊杰.果樹設施栽培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1(1):91-94.
[2] 錢麗華,馬華生,孔樟良等.草莓品種新秀“紅頰”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杭州農業科技,2006(2):28-29.
[3] 劉鳳芝.大棚草莓栽培關鍵技術[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23-24.
[4] 楊凌.紅太后草莓品種不同設施條件栽培比較試驗初報[J].陜西農業科學,2008,54(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