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粟雅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2000)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建設目標在于培養高校學生的繪畫能力及審美情趣,主要通過學前教育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推動幼兒教育中美術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1]。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既是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影響。但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存在定位不夠清晰、課程目標不夠明確、課程考核評價機制不夠健全、課程體系建設相似等問題。所以,高校需要明確本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定位與目標,同時建立良好的課程評價與意見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解決,進而推動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可以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運用可以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對學生觀察力、表現力及創造力的提升也產生重要影響[2]。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美術教育教學能力,拓寬幼兒師范生的美術教學思路。
美術教育作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與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3]。首先,有助于學生繪畫基本功的提升。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進一步了解相關美術繪畫的知識,加深其對所畫事物結構、明暗關系及色彩方面知識的了解,通過臨摹及創作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其次,開闊學生的美術教學視野。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局限于對世界名畫的賞析,還鼓勵學生從生活點滴處著手,從生活中的色彩美中汲取靈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及審美情趣[4]。最后,有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美術理論,從不同角度對美術知識進行解讀,這能促進其美術理論及繪畫創作能力的提升,為其今后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術教學奠定專業基礎。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育課程的興趣和好奇心。首先,它有助于消除學生對美術課堂教學的刻板印象,有助于更新學生的美術教學理念,推動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入職之后,提升個人的教育水平[5]。其次,多元化教學包括手工課等以實踐為主的課程,這有助于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這對其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6]。最后,它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上都強調創新意識,這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為其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能使實際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首先,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呈現,可以提升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配合度,從而進一步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課堂效率[7]。其次,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會涉及更多相關專業知識,這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最后,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改進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傳統教學范式,這有利于教學方法的拓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明確的課程定位及課程目標可為高校教師提供明確的方向,但部分高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建設目標仍需完善。首先,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容易導致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出現雷同的課堂組織方式。對于不同學段及不同類型美術課程在課程目標上沒有進行明確界定,導致教學過程容易出現隨意性,影響了教學實效性的提升[8]。其次,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對美術教育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及生源水平了解不足,導致其雖然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元化教學模式,但仍舊難以充分發揮相關教學資源的作用,這不利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是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結構及課程體系建設的又一次革新,它對學生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在課程資源和結構,以及評價體系方面還存在不足,首先,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美術課程資源與課程內容對應程度不高。僅對相關課程資源進行展示和講解,并未將相關特色課程資源與美術教學中的相關內容進行關聯,容易導致部分學生的相關美術理論知識停留在較淺的層面。其次,課程結構不夠完善。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建設的內容缺乏科學性,對于繪畫、圖案、手工、鑒賞等方面的課程分布及教學內容的配比不均衡,不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水平以及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最后,存在部分美術課程建設僵化的問題[9]。美術課程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對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進行進一步培養,但部分高校教師在實際課程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對美術的創新性重視不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臨摹為主,這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同時,從評價體系建設角度來說,客觀完善的評價體系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思路。但在實際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部分高校的課程評價及意見反饋機制不夠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的高校課程評價比較單一,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過程中雖然運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但教學理念并未及時更新。同時,對美術實踐類課程的評價仍沿用傳統的評價方式,這難以對高校美術課程教師的教學過程及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進而不利于綜合教育能力的提升。其次,存在意見反饋機制不健全、對師生意見接受和了解不及時的情況[10]。高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師生作為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者與接受者,對于此類教學模式的感受與意見具有直接性和代表性,但意見反饋機制的不健全不利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完善,同時也影響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
優秀的教師隊伍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它可以有效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當前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優化,首先,有些教師對多元化教學模式了解不足,對于自身專業知識及教學能力更新不足,且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教學風格;部分高校對于多元化教學模式了解不夠,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其次,多元化教學模式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素養都提出了較高要求,但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對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夠熟練。最后,教學理念更新不足也會影響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育的順利推進。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學生培養理念上,對成績的重視度高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導致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美術課程上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科學明確的課程目標是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作用發揮的基礎和前提,它為高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教師各項教學計劃的制定提供了明確的方向。首先。高校要對實際教師隊伍、教學資源、學生等方面進行了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與本校實際情況的貼合程度,確保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作用的發揮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其次,高校還需進一步提升課程目標的精確程度,對于不同年級學生在繪畫、教學能力及課程設計等方面的目標進行明確,從而為教師教學細節的設計以及學生學習方案的調整提供方向[11]。最后,為避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的形式化,高校要鼓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課程目標進行合理規劃,為師生各項教學與學習環節的順利推進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不僅需要明確且可行性較高的課程目標,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美術課程結構及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體系。首先,明確學前教育美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的特點,對其課程結構及課程體系建設進行適當調整,幫助高校教師及學生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特色,從而進一步推動高校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其次,高校還需聘請相關課程專家對學前教育美術專業課程建設進行指導,從而進一步提升其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同時也為多元化教學模式作用的發揮奠定基礎[12]。最后,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今后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樹立尊重創新意識的理念。教師要在具體的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建設過程中,除了常規繪畫、色彩以及設計課程之外,還應充分利用當地美術博物館以及攝影展等教學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并鼓勵學生學會總結與分享,在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能力的同時對課程模式進行創新,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美術課程質量的提升。
從課程評價以及意見反饋機制建設角度而言,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師對現有教學資源及教學環境進行充分利用,對于教師教學能力及學生配合程度也作具體要求。由于多元化教學模式操作的復雜性,高校需積極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改進,才能切實提升美術教學質量。首先,完善意見收集機制,不僅要在線下設置意見收集信箱,在校園網站上也要設置意見反饋模塊,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師生對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高校還要積極了解教師在多元化模式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教學需求,盡可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其次,高校還要完善課程評價機制,豐富課程評價方式,并制定相對應的課程評價體系,全面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最后,高校還要加強課程評價隊伍建設,通過組織專家講座與培訓的形式更新課程評價工作人員的評價理念及方式,在實際課程評價過程中進一步指出教師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幫助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特點采取恰當的教學模式。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學前教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運用不僅是對高校課程體系的考驗,也對教師隊伍建設及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為高校學前教育教師提供各種形式的定期培訓。高校不僅要對新入職的教師進行入職培訓,還要為教齡較長的教師提供培訓機會,幫助其更新教育理念,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要通過校際間的交流拓展教師的教育視野,鼓勵教師采用多元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從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最后,高校還要鼓勵教師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深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從而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