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東兵
【摘要】在市政園林綠化施工中,應著重加強質量控制,做好養護管理工作。在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和引進植物過程中,適宜選用本土植物,綠化樹種應具備較高的成活率及壽命,且養護成本低廉,切忌選用入侵樹種,以免造成生態失衡。同時,綠化植物景觀應與周圍地質結構以及自然景觀相協調,以建設優美、綠色、和諧、溫馨的生態環境。本文將簡單分析市政綠化園林施工養護問題,并綜合探討其解決對策。
【關鍵詞】市政;綠化園林;養護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16
引言:
在市政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對風景園林施工及養護管理的深入思考,能夠為良好生態景觀的形成提供專業支持,滿足市政綠化工程建設要求,保持生態系統良好的運行狀況。與此同時,通過對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工作體系及優化管理工作方式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有利于增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落實效果,滿足其工作質量可靠性要求,為園林事業的長效發展提供專業支持,避免影響市政綠化工程建設質量和應用效果。
1、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的問題
1.1缺乏良好的養護管理工作機制
部分市政綠化園林工程在開展養護管理工作過程中,由于既有工作機制較為落后,與科學管理要求不相符,使得養護管理工作落實狀況不佳,阻礙了園林綠化事業的長效發展,對風景園林的建設及應用質量產生了潛在威脅。同時,受到養護管理工作機制不完善的影響,使得相應工作計劃制定與實施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無形之中降低了園林綠化中的養護管理水平,限制了與之相關工作的實際作用發揮,制約著綠化園林科學建設水平的提升[1] 。
1.2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理念相對落后
城市風景園林建設及應用效果的增強對于園林綠化要求較高,需要將切實有效的養護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然而,因對新時期的形勢變化缺乏科學分析,未能及時更新管理工作理念,使得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缺乏科學性,具體工作計劃的實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與園林管理要求不相符,影響著市政綠化工程的應用效果。與此同時,受到養護管理工作理念更新不及時的影響,使得養護管理工作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效果不明顯,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缺乏有效性,影響著城市風景園林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間接加大了養護管理工作問題發生的概率[2] 。
1.3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方式有待優化
在加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相應工作方式是否有效,與養護管理工作落實效果是否顯著密切相關。實踐中因對精細化管理與信息化管理工作方式的高效利用缺乏考慮,使得養護管理工作開展中技術含量不足,具體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實施中缺乏有效技術保障,從而加大了園林綠化及養護管理問題發生的概率,難以滿足城市風景園林建設要求。
1)若養護管理工作方式缺乏良好的適用性,也會使園林綠化中缺乏技術內涵,限制了養護管理工作作用的發揮,對園林建設及應用效果、植被成活率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不過關,責任意識有待強化,對養護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得園林綠化效果缺乏專業保障。
3)由于部分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具體工作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城市園林生態景觀質量。
4)在園林建設中,由于對因地制宜的原則要求、鄉土樹種育苗管理狀況分析等缺乏綜合考慮,使得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缺乏合理性,間接降低了風景園林綠化建設水平,給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效果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1.4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體系不健全
部分市政園林綠化中因養護管理工作體系不健全,缺乏良好的適用性,使得具體工作在計劃實施中缺乏科學指導,影響了不同樹種的成活率,難以滿足科學養護要求,間接降低了園林綠化水平。與此同時,受到管理工作機制不完善、缺乏多樣化管理工作方式等要素的影響,使得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體系缺乏適用性,與之相關工作的開展不夠科學,影響著風景園林中不同植被的生長效果,也會加大育苗問題發生的概率,與園林綠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不相符[3] 。
2、如何做好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
2.1健全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機制
1)在市政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需注重科學運用園林養護實踐經驗,深入思考豐富專業理論知識的整合利用,為養護管理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提供參考依據,給予園林綠化效果增強更多保障,避免園林綠化效果受到不利影響。
2)需要將完善后的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機制實施到位,滿足其工作計劃高效執行要求,全面提高不同樹種的成活率,促使風景園林中有著良好的生態景觀,更好地體現出完善養護管理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制定合理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方案,及時消除景區安全隱患,從而為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3)園林設計師應注重合理控制不同植物的栽培比例,即控制好慢生植物和速生植物的比例,合理搭配常綠植物與落葉植物的比例,科學分配喬木、灌木與地被植物的種植比例,以構建良好的園林景觀,多種綠色植物不僅可以提高園林審美藝術效果,而且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更多氧氣,使空氣得到凈化。同時,綠化植物可以調節氣候,降低噪音。
4)在綠化植物布局中,應每相隔一定距離變換植物種類與種植形式(例如每隔30m)。在綠化區域,需要回填的種植土厚度應保持在20cm以上,均勻覆土之后無須再碾壓,僅需采取人工方法推平。如果中央分隔帶的設置寬度等于或者小于3m,在布局綠化植物景觀時應采取規則式布局方法。反之,如果中央分隔帶的設置寬度大于3m,綠化植物景觀布局適合選用自然式布局法。
2.2更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理念
想要加快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優美綠化園林景觀,應重視創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理念,確保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計劃方案實施狀況的良好性。214E17A9-B971-4AC5-8E90-542939D4AFF5
1)園林養護工作人員應注重對精細化管理理念的運用,合理設置養護管理工作流程,并在創新理念的配合作用下,為園林綠化過程中養護的水平提升提供專業支持,滿足相應管理活動高效開展要求,逐漸形成內涵豐富、具有較大觀賞價值的生態景觀,為園林綠化事業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給予城市風景園林建設水平提升更多支持[4] 。
2)若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理念指導,就可以使具體管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不斷加大鄉土樹種開發力度,全面提高風景園林中不同樹木的生長質量。對于市政綠化建設來說,滿足養護管理工作問題科學應對要求,能夠更好地推動園林綠化事業發展,有效應對生態變化問題。
3)要重視創新園林綠化建設理念。在園林植物種植過程中,應秉承因地制宜原則,充分發揮植物群落的主體作用,將灌木、喬木與地被植物結合栽培,構建多樣化立體式植物景觀。必須注意的是,所選用的綠化植物應具備耐寒耐旱、耐修剪、耐尾氣、生命力旺盛、適應能力強、無污染、無毒害、病蟲害抵御能力強、生長速度相對緩慢,綠期較長特點,這樣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安全作用和美化環保功能,并節約成本。另外,要明確園林養護紀律,融入城市文明理念,轉變“重視施工,忽視養護”的傳統模式,禁止踐踏草坪和攀折花草行為,號召全民積極參與城市園林養護工作中。
2.3優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方式
1)為了實現市政園林綠化目標,增加養護管理工作開展中的技術含量,提高城市風景園林的審美藝術價值和生態環保價值,則需要不斷優化養護管理工作方式。首先要重視精細化管理方式的高效利用,細化養護管理工作內容,設置好相應的工作流程,實現對森林公園園林中不同植物生長效果影響因素的及時處理,不斷提升其生長水平,在技術層面上為養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2)應加強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應用,將豐富的信息資源整合應用于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增加園林養護工作高效完成的技術內涵,給予園林綠化目標實現及水平提升必要的支持,最大限度發揮出養護管理工作的實際作用,促使城市風景公園建設水平能夠保持在更高層面上,避免養護管理價值受到不利影響。
3)為了保持市政園林綠化事業良好的發展狀況,加強質量控制力度,按期完成施工管理工作計劃,理應做好3項基本工作:積極開展專業性強、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實現對于園林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科學培養,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避免影響園林綠化效果。加大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的資金投入力度,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將符合實際要求的養護管理工作計劃執行到位,從而達到園林綠化水平不斷提升的目的。重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方面實踐經驗的積累及科學運用,滿足相應管理活動高效開展要求,全面提升不同樹木的生長水平,滿足園林綠化質量可靠性要求。與此同時,需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獲取園林綠化方面的豐富信息資源并進行整合利用,為養護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信息,避免引發與之相關的管理問題,確保風景園林建設質量。
2.4健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體系
健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體系,應注重完善管理工作機制、多樣化管理工作方式等要素的整合利用,為養護管理工作體系的不斷健全提供參考信息,增強其適用性,確保養護管理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同時,要重視健全養護管理工作體系的高效執行,為具體工作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專業指導,從而達到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目的,實現對養護管理工作體系的科學應用。其次,園林養護人員需要全面落實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體系,對當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效果是否明顯進行科學評估,強化細節問題高效處理意識,促使城市風景園林建設及發展能夠形成符合實際要求的生態景觀,給予生態文明建設效果增強更多保障,滿足園林綠化藝術發展要求,為園林綠化狀況的改善及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依據。
另外,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應注意把握4大要點:
1)對市政綠化園林養護管理機制是否執行到位、園林養護管理體系構建是否有效等進行充分考慮,及時處理養護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啟用高素質、實踐經驗豐富的養護管理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從而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效果更加顯著,避免影響市政綠化工程的建設及應用質量,滿足綠化園林養護成本經濟性要求。
2)了解城市風景園林綠化要求及市政綠化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對多樣化養護管理方式的利用是否高效、人員整體表現是否良好等進行更多考慮,及時消除養護管理效果影響因素,滿足園林綠化水平提升方面的實際要求,避免引發城市風景園林中不同植被的生長問題。
3)通過對生態文明科學建設要求的了解,對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的實踐經驗積累與運用是否充分、管理活動開展效果評估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等進行全面分析,促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計劃制定與實施更具合理性,滿足生態系統穩定運行要求,不斷提升城市風景園林養護管理水平,保持養護管理問題良好的應對狀況。與此同時,需要在了解風景園林不同樹種生長特性的前提條件下,給予養護管理方法的合理選用更多思考,使市政綠化工程建設及發展能夠得到有效支持,為形成良好的綠色生態景觀創造有利條件。這樣方能保證市政綠化工程建設事業處于可持續發展狀態,保持風景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良好性。
4)要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防預工作,結合不同植物的習性施入相應肥料,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植物蟲害問題,同時,可以飼養蜜蜂、黃鸝、喜鵲、啄木鳥等益蟲益鳥來控制植物病蟲害,實現生物多樣性要求,進一步優化市政綠色生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建設優美的市政園林,改善城市綠化效果,就必須重視健全園林綠化施工養護管理體系,科學運用園林養護實踐經驗,深入思考豐富專業理論知識的整合利用,為養護管理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提供參考依據,給予園林綠化效果增強更多保障,避免園林綠化效果受到不利影響。同時,要轉變園林綠化養護理念,細化養護管理工作內容,設置相應的工作流程,不斷提高園林工程綠化施工養護管理水平。此外,要結合實際需要加大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園林養護工作提供完善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艾,周向頻.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拓展背景下的城市綠地規劃設計展望[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9年會論文集(下冊).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9:68-71.
[2]許紅燕.風景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13):74-75.
[3]姜佳怡,戴菲,章俊華.基于POI數據的上海城市功能區識別與綠地空間評價[J].中國園林,2019,35(10):113-118.
[4]馬建堅.風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磚瓦,2020(11):94-95.214E17A9-B971-4AC5-8E90-542939D4AF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