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涌
【摘要】在“雙減”政策下,為了達成幫助學生減輕作業負擔的目的,需要對作業進行精益求精,適當優化作業內容,積極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加強知識實踐過程,對學生進行興趣激發,有效提升整體作業質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作業優化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想要實行小學英語作業優化設計,需要依據學的生具體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在理解基礎知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設置其相應教育目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減少學生重復性訓練,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通過主題活動的方式進行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主動探究其內容,從而達成對學生知識夯實,加深理解的目的。教師需要對作業內容進行適當精簡,對作業完成的方式進行優化,加強作業設計趣味性,提升整體教育質量,共同為學生打造更貼合實際,減輕作業負擔,提升作業的整體質量。
一、設置不同學習目標
教師想要幫助學生對所學習知識進行適當復習和夯實,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單詞和短語的具體應用情景,來幫助學生增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正確記憶,以及對其相關句式及涉及到的簡單語法進行整理和歸納,靈活應用于句子或對話中。在設置課后作業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具體知識儲備情況。如,首先為學生設置正確記憶單詞并能熟練應用的簡單教學目標;在學生有一定詞匯量后,督促學生正確使用其單元中的重點句型和語法,表達個人想法及真實情感;在學生能夠有完整的英語表達邏輯思維后,對學生進行對話和段落的訓練閱讀,幫助學生圍繞教師所給予的主題進行想法分析和討論。
可以通過與學生共同繪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運用這種較具象性的記憶方法作為切入點,促進學生對其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有效歸納和整理。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將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準確記憶,有助于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某一知識點時,其中涉及到的內容與“我”有關,那么,教師就可以督促學生以“My daily life(我的日常生活)”為主題,以單元題目為分支,分別為“My classroom(我的教室)”“My schoolbag(我的書包)”“My friend(我的朋友)”“My home(我的家)”,引導學生在復習鞏固知識時,能以一天的生活為引線,從教室中的教學用具到書包里的學習用品,再到班級中的同學,最后是放學后回到家里的生活設施,對基礎詞匯進行有效復習,對其中涉及到的句式和語法進行回顧。可見,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能將“雙減”政策貫徹到實處。同時,還能保證學生學習英語的整體效果。
二、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教師想要在“雙減”政策下優化小學英語學科的課后作業,可以通過課堂基礎知識內容的適當延伸,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將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實踐應用,分析其可應用的具體情境,貼近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教師需要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生活情境進行適當融合,通過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將英語課本內容應用于生活實際中去。這是我們學習一門語言的真實意義。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Unit 1 What is he like?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自行對話”的課后作業。通過這種較具有靈活性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作業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在課余時間應用英語的頻率。并且,能使學生在與同學互相練習應用時,及時發現潛在問題,有效修正自身的錯誤。例如,小麗先對小鵬發起提問:“There is a new math teacher.What is he like?(新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是什么樣的)“I think she is very friendly and sometimes strict.(我覺得他是非常有善的,偶爾會嚴厲)”
三、興趣激發主題作業
教師想在“雙減”政策下優化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主題活動,幫助學生能夠帶著英語知識,走到實際生活中進行一些基礎調查和簡要記錄,然后運用英語知識表達自己對這一現象的真實想法。這有效提高了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靈活性和主動性,也為學生應用英語知識提供實踐機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Unit 1 How tall are you?中,有對于學生身高和體重的描述,那么,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課后作業:調查周邊五位同學的身高體重。這為學生的英語口語鍛煉提供了實踐機會。在教學Unit 2 Last Weekend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情景進行表演表達,兩名學生為一小組,通過英文對話,將其中一名學生的上周末計劃呈現出來。為學生提供合作表演的機會,可有效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例如,小蕊和小麗是一組,他們進行對話:“Do you want to borrow this book?(你要借閱這本書嗎?)”“Yes,please help me.(是的,請你幫助我一下。)”“OK,please return it within 14 days.(好的,請在14日內歸還。)”由此可以得出,上周末小蕊去了圖書館。
課后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在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練習、應用、回顧及鞏固。“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在設置作業內容和目標時,需要結合各個年級課本知識及各個單元之間的聯系,根據課本目錄中單元知識的順序為學生設置作業主線,并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及掌握知識情況等,幫助學生設計適合的習題,實現優化作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賀燦.英語課外作業生活化的嘗試[J].小學教學研究,2006(4).
[2]戴春霞.高年級英語課外作業有效性探索[J].校園英語,2015(36).
[3]秦雪琴.淺談構建多元化的英語課外作業模式[J].小學教學參考,2008(6).
[4]王秋萍.精心設計英語課外作業[J].新課程導學,2012(30)
[5]錢晶晶.核心素養理念下創新英語課外作業形式[J].第二課堂,2020(7).
[6]周春英.英語課外作業要豐富多彩[J].小學教學研究,2004(7).
[7]姜晶.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外作業的優化策略[J].海外英語,2019(4).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