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智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雖然是以任務驅動為主,學生上機操作興趣十足,但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課堂教學重難點知識難以突破。本文重點探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問題設計,從深入研究教材,合理設計問答,改進低效提問,誠心關愛學生等方面進行探索,優化課堂提問的方法與策略,提高教師表達水平,營造融洽互動氛圍,保障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問題設計;教學方法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雖然是以任務驅動為主,學生上機操作占用大部分時間,但重難點知識的突破還是離不開問答互動環節。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都很認真備課,課堂導入部分也很親切自然,學生上機操作積極投入。但往往到了突破課堂重難點知識的時候,由于教師提問不妥當,學生無所適從,課堂氛圍僵硬,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一、問題存在的原因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問看似簡單,為什么會經常出現“卡殼”情況呢?經過認真思考與總結,筆者發現,這除了與學生認知水平有關,更主要是信息技術教師對提問重視不夠,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一部分教師自我意識過強,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對學生回答的內容沒有過多的思考與評價,當學生回答的內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時,很不耐煩地打斷學生的回答,不顧學生當時的心理感受。學生長期面對這樣嚴肅壓抑的課堂氣氛,會變得膽小怕事,喪失學習興趣與信心。
其二:有些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深入研究教材,沒有找準教材重難點,更沒有理清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在設計問題時,也是模棱兩可,有時連自己都沒有把握回答好這個問題,如果放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學生也是七嘴八舌,沒有一個清晰明朗的答案。
二、問題設計的四個關鍵
如何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筆者通過多渠道查閱這方面的論文與書籍,以及在聽課時多留意其他的教師的課堂提問,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慢慢悟出并總結了一些能夠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問的方法與策略?,F在借此機會,與大家探討。
(一)深入研究教材,準確把握解決問題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想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潛讀教材,反復研究教學內容,甚至親自上機操作幾次,理清知識內在關系,找出隱性知識,明確知識疑難點,再設計有針對性的提問。
比如,備課“賀卡制作”時,一開始感覺使用word制作賀卡并不難,無非是添加背景圖片、藝術字、剪貼畫等。但經過幾次上機操作之后,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有一張剪貼畫無論如何都不能上移一層。后來經過反復研究,才明白一個隱性知識點:如果剪貼畫置于“文字下方”是無法移到“文字上方”的,因為word中有“文字下方”“文字層”“文字上方”三個空間,只能在同一個空間上下移動,如果想從“文字下方”移向“文字上方”,必須在“自動換行”那里設置它所在的空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該知識點制作一個演示動畫。在授課過程中設計一個小插曲,讓全體學生走進這個困局,然后巧妙地引出這個動畫,再順勢設問引導,層層深入,最終突破重難點知識。
(二)合理設計問答,切實解決疑難知識
有些教師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總是想設計一個語言華麗而鮮明的問題,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實不然,設計提問時,追求的是科學合理,簡明扼要,學生一聽就明白。因為信息技術課與語文學科不一樣,學生的興趣是在操作中享受成就感。如果提問華麗而繁雜,學生很容易產生歧義,會出現思維混亂的狀態。比如,一位教師上五年級的編程課《幸運大轉盤》,前半段時間課堂進行很順利,但當教師提問:“開始按鈕與指針是如何準確地互動起來呢?關鍵是什么?”全班學生始料不及,有些學生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有些學生斗膽作答,但也是答非所問。最后,教師只好不斷地拋出有提示性的提問,才好不容易地總結出答案。最后,雖然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但這樣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課堂氛圍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改掉低效提問,提高課堂表達水平
一些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出現“是不是”“對嗎”等簡單低效的提問。究其原因,這是不自信、思維單一的表現,他們常常用這些口頭語代替自己思維活動的空白。這些提問不僅無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白白浪費時間。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克服這些毛病呢?現在總結出幾個小方法:
1.課堂表達力求簡練扼要,寧缺勿濫。教師在課堂上某時刻無話可說時,克制不要作聲,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組織語言,想好了再說。當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慢慢改變這個啰嗦習慣,自己的思維也會越來越活躍,口頭表達也會越來越流利。
2.課前演練重要片斷,增強自信。教師可以對課堂中的關鍵環節進行演練試講,尤其是過渡語、關鍵設問、總結語等語句一定要試講幾遍,做到表達清晰,語氣平和,拿捏有度。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會減少教師表達方面的卡頓或啰嗦現象。
3.平時擴大學習領域,豐富閱歷?!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弊鳛樾畔⒓夹g教師,不能只顧教材中的那畝“三分地”,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并且盡可能涉獵人文、時事、科技等知識,不斷豐富自己閱歷。當一個人的思想足夠豐富時,在課堂上就可以做到融會貫通,頭頭是道。
(四)誠心關愛學生,營造融洽互動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師生互動環節更需要和諧的課堂氛圍。如何才能創建寬松的互動環境呢?
1.教師要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寬松的互動氛圍。筆者對中學時期的數學教師記憶猶新,該教師有點胖,樣子很可愛,他平時上課很認真,但總會冷不丁地在某個知識點上爆出一個笑話,學生常常沉醉于該教師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的授課之中。
2.教師要充分信任每一位學生,做到心中真正熱愛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問題。只有教師對學生有足夠的愛心與信任,學生對教師才會心存敬意。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才會認真去思考,積極舉手回答。當學生一時想不通時,教師可以耐心等待或非常和善地給予提示。這樣,學生才不會感到緊張與窘迫。當學生回答完后,教師應該正視學生,給學生中肯且溫情的評價與鼓勵。只有這樣,融洽的師生關系、寬松的互動氛圍才會慢慢建立起來了。
誠然,問題設計是營造課堂良好互動氛圍的關鍵,它能喚醒學生思維,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所以,信息技術教師要找準自己的弱點,克服困難,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改進,優化課堂上提問的語言與方法,努力創建寬松的師生互動環境,構建小學信息技術的品質課堂。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