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衡亮
摘要:部隊建設發展對軍事人才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幾年軍地迅速發展的網絡教育奠定了混合式教學的基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實踐積累了很多線上教學經驗。基于此,在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突出“軍事信息素養”能力培養導向,研究軍校計算機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理念思路、教學資源建設辦法,并提出具體的教學實施策略,以期推動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全面促進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信息素養;計算機課程;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06-0168-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概述
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對軍事人才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對軍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較好適應軍事人才培養和學員個性化學習發展的需求。同時近幾年來基于網絡的移動式學習、線上學習也越來越多,師生的交流也更多趨于在網上進行。在這種形式下,網絡學習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便應運而生。在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中,應及時更新觀念,引進新教學方式,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 加快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緊迫需求
2.1 加快軍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范圍內新軍事變革的顯著特質就是信息化,信息在現代戰爭中占據主導性作用,它給軍事各個領域都帶來了深刻變化[1],對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軍事教育領域,就要主動適應新軍事變革,加快軍事教育信息化建設,這也是當前軍隊院校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國家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國家建設了很多功能完備的遠程網絡教育平臺,擁有中國大學MOOC等很多優質的網絡教育資源;軍隊近幾年來全面推開了軍事職業教育,建設了的完善功能平臺,建立了多門在線課程,建設了比較完備的精品優勢網上學習資源。在軍校教育教學中,用好國家和軍隊優質平臺,建設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支撐環境,充分利用各種優勢信息資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是加快軍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
2.2 全面提高軍事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求
近年來部隊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逐步提高,部隊信息化武器裝備更新加快,信息化條件下執勤處突工作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點。為此要適應部隊信息化建設需求,就必須建立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信息素養高、知識結構全面的軍事人才隊伍[2]。在此背景下,計算機課程作為培養軍事信息素養和技能的一類課程,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計算課程培養中所倡導的計算思維的培養,對于學員后期工作中理性思索問題,用計算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用計算機去模擬仿真日常工作、模擬仿真推演軍事演習方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程教學中,采取“線上+線下”這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有助于學員信息化思維、信息技能的培養,同時這樣的教學改革,更加支撐學員的獨立學習、個性化學習,培養學員的學習能力、支撐學員深化拓展發展、更能全面提高軍事人才的培養素質。
2.3 推動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舉措
計算類課程主要是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信息處理和實踐技能的課程,著重培養學員的計算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信息化社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更是一種支撐。新大綱對全軍統考通用基礎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確提出注重信息素養和計算思維的培養。在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不能只追求過去那種會計算機基本操作的教學目的,不應該僅僅局限于以往那種理論課堂與實驗機房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目前大部分學員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3]。由于各地區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和考核標準不統一,導致不同地區的學員計算機應用能力差別很大。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學員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培養的步伐。作為軍校教員應貫徹新的教學大綱,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及時引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創新,使得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與教學信息同步推進、同頻共振。
3 豐富學習資源,奠定軍校計算機課程混合式教學基礎
要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必須要注重線上教學實訓環境建設、注重教學資源的建設,以豐富的教學資源來支撐學員線上學習,支撐學員線下實訓、討論,以滿足各類學員的不同學習需求。
3.1 開發網上教學實訓環境
結合計算機課程的特點,要推開線上教學、豐富的教學案例和實踐實訓操作十分重要。軍校在建設實施中,可以采取軍民融合的方式,和地方一流高校優質企業合作,建設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訓云平臺,引入軍地一流院校的教學實訓資源。教學實訓云平臺可以加載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案例、計算機實訓項目案例,滿足教員、學員等不同角色對教學組織、實驗教學、在線學習、遠程評測的需求。學生通過教學實訓云平臺可以實現線上自學、線上交流、線上實驗實訓評測。師生通過教學實訓云平臺可以共享教學資源,實現網上學習、網上實訓、網上考試、教學過程形成性記錄等,支持混合式多樣化教學方式,從而推動教學改革。
3.2 豐富網上教學資源
豐富、大量、優質的線上教學資源是高質量實現混合教學模式的重要保證[4]。網上學習資源可以是教案、課件、圖片、教學錄像、微課、慕課等形式。軍校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這些方式來實現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一是借助引用軍地現有資源。近年來國內優質慕課建設發展迅速,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各大學網上積累了大量優秀的在線課程、網絡課程[5];近幾年迅速發展的軍事職業教育,也建設積累了很多信息技術、信息化、理工科教學資源;可以通過合作的方法,直接讓學員注冊學習或將優秀的視頻資源引入配合教學活動。二是團隊協作模式自主開發。教員團隊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針對某一重要教學內容、某一知識點拍攝、制作符合本校學員要求的精品微課資源。
3.3 搭建微信公眾交流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主要具有教學資源推送與管理、師生異地實時交流、拓展學習等功能[6]。大數據信息時代下,學員使用移動終端比較廣泛,借助微信平臺,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教師搭建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根據軍校學員學習生活的特點,融入一些與學員、軍事貼近的實際欄目;創建教學班級的微信討論群,推送一批文本、圖片、視音頻信息,實現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也可以使用微信的語音留言功能和學生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從而實現及時反饋和師生信息互動,根據學生的教學反饋效果,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
4 采取恰當策略,提高軍校計算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跟傳統教學有所不同,在教學實施中,需要根據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歸納起來主要有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梳理課程知識點、優化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注重信息技術綜合應用,注重與傳統教學有機融合,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軍校計算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
4.1 更新教學理念,做到三個突出
傳統教學中更加注重知識傳授,理論重于實踐,而軍校計算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更加突出信息素養的培養,更加突出計算思維的建立,更加突出分層次教學。突出信息素養,就是適應部隊信息化建設需要,在內容上貼近部隊需求,突出學員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信息安全、信息戰知識的培養,在教學中突出信息化手段方法的應用。突出計算思維的建立,著重培養學員面對軍事領域很多復雜問題,運用理性思維和計算思維,能夠庖丁解牛似的進行分解、然后抽象建模、采用算法去模擬,利用計算機仿真的辦法去解決。突出分層次教學主要是適應軍校學員來源多樣、學員知識背景差異的需要,適應軍校各專業發展對計算機類課程要求不一樣的情況,充分利用線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學員的自主性實踐,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支撐學員個性化學習、拓展性深化學習的需求。
4.2 梳理課程知識點,優化教學設計
“線上+線下”混合式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有區別,因此在教學設計上不能盲目照搬,不能套用。具體說來首先需要對整門課程知識點進行認真梳理,理清它們的邏輯關系,看看哪些內容知識點適合線上教學,哪些教學內容可以調整教學順序。一般來說,計算機課程中內容比較抽象且難度較大,需要大量推理、算法設計和實際編程,線下教學更為合適。根據梳理出的知識點,結合線上和線下的不同特點,合理地劃分教學內容,線上內容、線下課堂上將不再重復,線下課堂主要對重要知識點、重要案例進行講解和答疑解惑。教學內容的設置要符合由淺入深的原則,要突出重點難點、保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線上教學內容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學員個體差異,對于部分重難點內容、有些相對獨立的內容,教學團隊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
4.3 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達到教學目的
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模式,一般來說,計算類課程在實施混合式教學可以采取這樣兩種模式。一種是“學員慕課自學+教員重點直播+教員線下答疑”混合式教學。這種模式適合很多概念性、理論性比較強的內容。在具體實施中,教員提前發布任務,利用教學實訓平臺推送教學資源、提出教學要求,學員利用MOOC反復觀看視頻資源和同步練習,有問題可以及時和教師溝通,培養了自主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另一種是“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教員點睛+問題解決”混合式教學。這種模式適應很多編程類的教學,這時候學員已掌握基本語法知識,教員線上發布案例任務、學員尋找算法、并把經過思考的算法通過線上網絡平臺開展交流、自我編程實驗得到線上反饋、視情況自我改進,最后師生通過線下課堂討論點睛、總結形成結論、加深學員理解。對于一些比較大的項目案例,教員可以將這個項目分解為多個任務、由學習小組內部分工各自承擔一部分小任務,再整體集成完成整個項目,也可由師生共同協作來完成。
4.4 應用多種輔助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在實施混合式教學中,在教學中要注意綜合應用信息技術方法,采取多種輔助手段促進教學效果提升。課程教學之前通過“問卷之星”等微信小程序開展問卷,可以更進一步摸清學生基礎情況,以便搞好學情分析,從而使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線與學生探討預習和復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以便提前準備,根據學生疑惑加強線下面對面答疑,加強線下難點精講,以拓展課程教學內容,升華教學。教學實施中可以通過各種“研討式課堂”“翻轉課堂”等形式,提高教學互動、提高學員主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員也可以通過教學分組、各組規定不同的任務,實現 “小班教學+個性化教學”。同時教學中現在很多網絡教學平臺都可以實現學員測驗答題互不相同,答題結束自動判分,自動統計;通過這樣的功能,教員也能及時檢驗學員學習情況,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及時改進[7]。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學習來說,線上教學豐富的教學案例、學習資源,給了自己更多學習發展空間,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知識結構和興趣發展,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固強補弱、深化拓展,改變之前單向式、被動式的學習模式,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拓展”。
我校在教學實踐中從2019春季學期開始,在教研室擔負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授課班級中的5個班采用了混合式教學,另外5個授課班級仍然采用了傳統的授課教學。經過2019-2020兩個學期,小計兩個批次10個班的教學實踐分析對比:采用混合式教學班級的考試優良率相比普通班高出6.4%,不及格率降低到3%以下,普通班仍然有5%的不及格率;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C、二級OFFICE)的一次通過率相比普通班高出8%。2021年春季在教研室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豐富了線上教學資源,在教研室帶的所有班級中全部推行混合式教學,期末考試全體學員不及格率進一步降低到2%以下。
5 結論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近幾年線上教學實踐,已經為軍校計算機課程混合式教學奠定了一定基礎,這也是新一輪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方向。軍校計算課程教學應在目前基礎上,更新觀念思路、加強教學實訓環境和資源建設,采取多種策略多種手段,使得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機融合,以此推進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志忠,霍其成.努力建設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新型軍事人才隊伍[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4,15(3):58-60.
[2] 肖翔.適應信息化特點需求 培養高素質教員隊伍[J].新西部,2010(10):120,123.
[3] 張樹龍,謝茜.軍隊院校開展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問題與對策[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8,15(2):68-70.
[4] 張穎,馮從經.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J].科教導刊,2020(5):132-133.
[5] 蔣莉莉,張孟,趙金曉.論慕課在公共選修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J].山東化工,2017,46(22):123-124.
[6] 周歡.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12):78-80.
[7] 趙建君,陳紅葉,張麗.基于校園網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網絡交互評判系統[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50-51.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