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歌
摘 要:中華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集合體,在輝煌的歷史長河中,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歷程在其中熠熠閃光,是中華民族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在搜集民族地方文獻的時候,民族地區圖書館是一個重要的媒介,如何更好地利用民族地區圖書館成為我們研究民族文化并因地制宜促進其發展的關鍵切入點,如何厘清利用途徑需要我們對民族圖書館的基本價值功能、圖書館在搜集文獻上存在的問題和文獻搜集的創新思路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民族地區;圖書館;搜集文獻;新思路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少數民族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民族之間的交融與碰撞,都會在文明史上迸發出思想的火花。一定程度上,少數民族的文化對我們進行中華文化溯源有必要的聯系,因此,搜集少數民族地方文獻,探索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區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能幫助我們進行文化溯源,更能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助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事業和經濟發展,而如何把握時代發展脈絡,創新性地進行民族地方文獻的搜集對此有重大意義。
1.民族圖書館的基本價值功能
圖書館本就是對人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肩擔促進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進步的重要使命。我國的民族圖書館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服務機構,是對當地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和保護的重要平臺。我國少數民族呈現“大雜居 小聚居”的情形,所以在文化教育及經濟發展上有一定程度的落后,而民族圖書館的建設,對文化普及和促進我國全面健全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1民族圖書館是提供知識的來源
少數民族的相關資訊相較于普通都市來說,是相對比較落后的,但是民族圖書館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一個共享知識的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
1.2民族圖書館有利于培育社會風氣
正是由于民族圖書館的建設,肩擔傳遞書香的重要人物,地區范圍內能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有助于社會風氣的培育,在這種情況下,對提升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整體知識素養有著重大影響力。
1.3民族圖書館是提供旅游的場所
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圖書館,蘊含著當地的民族特色,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作是當地的標志性文化中心,在該種意義下,民族圖書館能促進外來人口流動,是提升當地民氣和旅游業的發展的重要角色,進而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2.民族圖書館搜集文獻現存的問題
文獻是圖書館的“根”和“魂”,若民族圖書館沒有積累豐富的文獻藏書,那最終將會淪為沒有靈魂的空殼,更何談文明建設?此外,民族文獻的形式是十分多樣的,尤其是在是戰爭還是自然因素的破壞之后幸存的民族文獻,其價值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民族文獻的收集對于圖書館的成立有著建設性的作用。可現如今的民族圖書館文獻的搜集也存在著以下問題。
2.1宣傳力度有待提高
但由于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民族圖書館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在對互聯網的運用上存在落后的思想,導致民族文獻資源建設的宣傳不到位,造成當地人們對文獻重要性認知上存在不足。
2.2高素質人才不足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較為偏遠,相關從事文獻開發和保護的高素質人才不足,這類人要具備判斷民族文獻價值的能力,并需要具備相當的歷史知識,以及對文獻的保護和修復能力。這一方面的匱乏極大阻遏了民族圖書館文獻搜集和保護方面的發展。
2.3民族文獻的搜集缺乏與當地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的合作
僅憑民族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力量來搜集民族文獻是遠遠不夠的,這種孤軍奮戰的狀態導致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若是及時與社會各組織部門進行溝通協調,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獻搜集的效率。
2.4缺乏對本地區所存的民族文獻的系統調查
沒有完整的地方文獻書目名單。若是整理出系統的名單,那么對于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地方文獻的產生及流傳的特點具有突出的作用,而民族文獻的價值也會大大提升。
3.民族文獻搜集的創新思路
民族地方文獻記錄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歷史,而民族圖書館肩負著文獻搜集、收藏、保護的重要使命。綜合上述問題,為了保障民族文獻搜集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挖掘民族文獻蘊含的完整價值,我們應投入更多精力去進行全面細致的搜集工作。
3.1組建專業的民族文獻搜尋工作組
民族文獻浩如煙海,散落在國家各處,若無擁有專業技術的人群,那么除卻搜索效率低下,搜尋后文獻的保存也成為了難題。所以,專業技術人才必不可少。他們應擁有上述提到的專業素養,此外,地區政府還應聘請有相關知識儲備的專家定期舉辦講座,向當地百姓科普文獻搜集工作的重要性,呼吁大家配合搜集工作。
3.2順應時代潮流,利用現代化設備
在互聯網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若將現代高科技技術融入文獻搜索的工作中,將會對工作的進行大有裨益。首先萬物共享,網絡資源數以億計,合理運用互聯網進行網絡民族文獻的搜集對提升效率而言有益無害。其次對于實地搜集工作,通過高科技設備,例探索儀等將會大大減輕工作量,更快豐富民族地方文獻系統。然后就保護工作而言,高科技的運用更能修復文獻的原貌,并在其儲藏過程中發揮非凡的作用。
3.3建立多方聯系,豐富文獻來源渠道
對于文獻的來源,我們可以大致分為政府機關、民間集體和工作搜集三類。民族圖書館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于政府和民間建立多方面的聯系,創辦民族文獻共享平臺,盡量避免私藏文獻事件的發生。取信于民,共同收集散落在民間的各類民族文獻。
4.總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共同締造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圖書館應牢牢肩負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一重要責任,尤其是對于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我們更應給予重視,這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擁有建設性作用。民族圖書館是儲藏知識的圣地,是地區文化蓬勃發展的標志,民族文獻的搜集對于民族圖書館地位的鞏固擁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建設中扮演著非凡的角色,所以這要求民族圖書館做好搜集整理民族文獻的工作,為地區發展、民族進步和國家復興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洪成烈,太哲權.對民族地區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的思考[J].延邊黨校學報,2007:76-77.
[2]王喜梅.圖書館為藏區提供民族地方文獻資源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05-107.
[3]李俊.論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4:36-38.
[4]玉孜曼.在少數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搜集整理地方文獻的幾點思考[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1:32-35.
[5]謝平.對加強民族地區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思考[J].攀登,2009: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