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多杰
摘 要:科學是小學階段最為基礎的教學課程之一,涵蓋著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意識、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而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思考進行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思考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新型教學理念層出不窮,為課程改革進程的推動給予了有效的理論指導。因此,在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進行優化、提升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并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癥下藥地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的優化探究,使學生在更加多元化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和培養實驗動手操作能力,以此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情況來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面臨著幾大問題。因為學生年紀較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將自己的好奇心集中在對實驗器材的探究方面,而不是對實驗本身感興趣。除此以外,由于實驗教學空間相對較為開放,而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他們容易到處走動和嬉笑打鬧,這樣他們很難聽清楚實驗的相關要求和重要的步驟,將不利于接下來的實驗開展。在小學生的意識中,科學不是主科,所以他們并沒有對此予以重視,甚至會忽略這門課程。再加上很多教師因課堂調控能力不夠,不能夠使學生較好地專注于實驗,這樣就會導致所取得的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對最終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和發言時,很多學生喜歡搶著發言,而讓他們發言的時候又閉口不言,不知該如何說起,導致發言的秩序相對混亂,無法起到發言的真實作用。
2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對策
2.1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小學科學實驗氛圍
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可忽視的,它不僅可以使課堂氛圍活躍,還能培養他們良好習慣,讓他們形成正確合理地學習態度。因此要加強學校教育文化建設,首先要提高領導重視程度;其次建立科學有效可行方案進行管理和監督;再次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新課程”理念等知識內容來引導教師對實驗教學中出現問題及解決方法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與了解。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并給以正確的引導。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園資源、校內外教育機構等,首先可以舉辦各種形式豐富多彩且充滿趣味性和創新力強實惠課程活動;其次可以開展實驗教學比賽活動;再次通過多媒體手段將課堂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了解科學概念及相關原理,激發學生對興趣愛好培養學習習慣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意識的形成[1]。
2.2注重實驗教學細節的科學把握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得到了顯著的體現。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一個具有高度系統性、嚴謹性的教學過程,學生只有對實驗過程進行科學的設計、嚴謹的操作以及細致的觀察,才能獲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完成實驗教學目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應注重實驗教學細節的科學把握,以此促進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提升以及探究思維模式的形成。首先,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實驗規范性操作進行指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嚴謹性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實驗操作環節的規范性方面,只有嚴格按照實驗設計進行規范性的操作,才能提升實驗的成功率,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其次,教師應注重科學實驗的延續、深度拓展。深度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相對于淺層次學習而言的一種教學理念,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能力全面培養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對小學科學實驗進行一定的探究和深層分析,使學生在對實驗教學廣度及難度的拓展中,獲得思維能力以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如,在對學生進行“土壤的類型”一課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土壤進行有效的觀察與比較,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對不同土壤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以及對不同土壤適合種植何種作物進行研究,以此實現科學實驗的延續性和深度化拓展,促進實驗教學效果的增強[2]。
2.3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好奇心
小學生本身就具有十分濃烈的好奇心,在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一個事物是否產生濃厚的興趣往往取決于他們對這一事物的好奇心大小。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實驗學習,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極為重要,教師需要努力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好奇心。學生只有對科學實驗產生濃烈的好奇心,才能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條不紊地操作,真正做到專注投入。例如,在探究電磁鐵相關知識的實驗課程中,教師在課前先將電磁鐵材料準備好,并用泡沫或塑料包裹住,當接通電源的一瞬間,學生就能夠清楚地觀察到鐵釘被吸附過去。當教師將電源關掉以后,鐵釘就不再被吸附,這會引起學生的強烈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出現?學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猜想,在小組討論以后自己動手開展實驗,最后得出結論,好奇心得到極大的滿足。這樣的教學過程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順利開展實驗學習。
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首先必須對課程目標進行分析,其次是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最后是制定適合自己班級或實驗條件要求的科學探究活動方案,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當中去、組織好學習氛圍并提高他們自主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等方面。
參考文獻:
[1]龔旺.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思考初探[J].學周刊,2019(01):25-26.
[2]晏志勇.淺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