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講,能夠掌握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對其未來學業的提升和工作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成為中小學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針對此,結合實際的英語課程知識,提出幾項有關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旨在促進我國英語教學品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課堂策略
口語能力作為英語學科基礎的技能之一,需要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是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完英語后,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語口語,因此在實際的生活以及學習實踐中難以用英語交流。作為新時代下的英語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積極地融入口語教學,糾正其錯誤的口語習慣,從而實現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一、滲透游戲思維,實施口語游戲教學
有關初中生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生涯中出現的任何有效地學習過程幾乎都來自于興趣和內在需求,一定是學生需要學習,才會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而迫于教師或者家庭壓力所發生的學習過程都是無效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滲透游戲思維,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實施課堂游戲,組織學生發揮個人優勢,在口語游戲中表現自我,探索英語口語對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口語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做好鋪墊。
例如,我們可以從單元知識出發,組織學生“你說我猜”的課堂游戲。首先,我們將本單元重點的詞匯以英語和漢語的形式展現在ppt上,然后將學生分組,兩人為一組,每組由一名學生用英語描述該單詞的含義,另一名學生背對著ppt猜單詞,通過兩兩組合,最終以固定的時間內各小組完成的單詞數量為評判標準。可以看到,通過這種課堂游戲,不僅讓學生對單元詞匯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在小組游戲中鍛煉了其口語表達能力。另外,經過對課堂的觀察,我們也發現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成為游戲的參與者,并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參與感,可以說為學生的口語能力提供了非常有效地鍛煉途徑。
二、創設英語情境,開展口語直觀教學
我國學生的口語能力較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英語情境的接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都是家人和同學,英語環境是非常匱乏的,尤其在現代社會中,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很多家長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因此家庭教育也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而像一些農村地區,這樣的情況更加常見,學生只是把英語當做一門學科對待,并沒有真正地意識到英語對自身成長的語言意義。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更加直觀地口語鍛煉的環境,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說英語,逐步增強學生的口語自信,因此實現對其口語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創設一些英語相關的情境或者故事,給學生提供一個英語交流的平臺,從而鼓勵學生感受真實的英語應用。
例如,我們可以結合課程知識為學生規劃一些英語情境,如某天在校園里遇到一個外國人問路,應該如何去回答比較有禮貌并且規范。教室就可以以此為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名學生表演外國人,向另一名學生問路,然后模擬一個問答的情節。通過這種學習形式給學生更加直觀地口語感受,從而鍛煉其英語口語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強化口語交流訓練
在口語教學中,我們需要研究學生的學習痛點,讓學生明白口語練習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因素出發,探究課堂對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影響,從而展現英語口語的價值和魅力,鼓勵學生積極地投身到學習中。而在初中階段,大多數學生對家庭的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且生活經驗和環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在生活中的口語需求,從而強化學生口語交流訓練,實現初中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例如,學生在生活中與家人交流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用漢語,很少學生在生活中有說英語的習慣,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時間中,與家長一起完成口語交流的練習,鼓勵學生和家長圍繞生活中的話題展開英語討論,如果家長英語水平有限,學生可以從家中的某一個元素出發,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道菜、或是一位家庭成員,然后用英語進行介紹,最終錄制成視頻作業提交。通過這種家庭教育的配合,我們可以促進學生口語交流的實際化,讓其更加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同時也推進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口語逐漸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模塊,各界教育專家以及各學校英語教師隊伍都在努力發揮自身能動性,力求在教學中運用合理且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而全面的學習方式,從而鍛煉學生形成過硬的口語表達水平。在本文中提到的游戲教學、情境教學、生活教學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式,希望教師們能夠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觀察和教學創新,有效地推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應紅.初中英語教學中口語能力提升策略[C]//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四),2021:15-18.
[2]蔣俊南.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有效性[J].名師在線,2021(3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