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倩
◆摘? 要:游戲教學作為學前教育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具有高度貼合幼兒發展特點、教學效果良好的突出優點。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游戲教學的開展往往以幼兒集體參與為主。為此,集體教學策略的制定對整個教學活動便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教師在制定集體教學策略時,既要從宏觀層面著手,設計好具體的教學目標,也要從微觀層面著手,在創造良好內外環境、做好觀察記錄等方面下足功夫。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集體教學;策略
一、引言
游戲教學是學前教育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游戲教學中,幼兒通過集體參與的形式從游戲活動中獲取知識與能力。游戲教學符合幼兒發展的特點,對幼兒的大腦發育具有多重刺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以集體為單位的游戲教學也因為其突出的靈活性,容易陷入一種形式化的陷阱。學前教育是對幼兒身心能力的全面培養,具體的教學內容涉及語言、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游戲教學方法結合過程中,就非常容易產生教學目標與內容結合松散、游戲與教學權重失衡等問題。因此,教師在制定具體的教學策略時,應該全面的考慮多方因素,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策略。
二、明晰課程游戲化的本質含義,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
課程游戲化是改變教學方法,利用游戲教學進行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這個過程的本質仍然是教學,重點仍然是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游戲只是教學的一個工具。部分幼兒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的概念認知含糊不清,再加上學前教育課程內容形式多樣,容易出現將教學重心放在游戲活動上的問題。要確保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師在游戲或集體活動的設計環節設立具體的教學目標,以確定游戲教學活動的重點。
例如,在幼兒園中班《小猴跳繩》主題體育課程教學的游戲活動設計上,教師應在一開始就確定好具體的教學目標:一,初步習得一些簡單的體育技能,如隊列等;二,自由探索器械組合,發揮幼兒的活躍的思維,推動幼兒創造力發展;三,初步培養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聽指令做動作的意識,培養其合作精神。游戲設計初期的教學目標是對游戲全局活動的主線把控和約束,依據教學目標,教師既可以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不規范行為加以適當約束指導,又可以對整個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進行良好的評價。此外,健全學前教育當中的評價體系,同樣離不開教學環節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
三、創設良好的集體內外環境,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
舒適的環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開展課程游戲背景下的集體教學,充分發揮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需要良好的內外環境支撐。幼兒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在陌生的環境中幼兒的思維、行動等各個方面表現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集體游戲活動的能效發揮恰恰就取決于幼兒活躍的思維以及幼兒之間的合作,若不能營造一種活潑積極的活動氛圍,游戲教學的作用自然難以發揮。
因此,在教學策略的制定上,教師要從三個方面去進行設計。首先是要保證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集體游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規范者,要通過高頻率的互動,使幼兒建立起對教師的信賴,愿意聽從教師的指引。其次是要在幼兒之間建立融洽的同伴關系,通過多種形式的聯誼活動,體驗與同伴交流、玩耍的樂趣,逐步建立起幼兒的集體歸屬感、依賴感,從而為開展集體游戲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最后,教師還要營造良好外部集體環境,創設游戲教學情景,增強幼兒的環境感受。在開展具體的游戲教學時,除了必要的游戲道具之外,重視對游戲環境的布置。在開展一些主題教育,如保護環境、認知植物等實踐性強的游戲教學時,可以走出校園,在真實的環境之中進行游戲。這樣,通過做好內外兩個環境的創設工作,將游戲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四、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做好觀察記錄工作
幼兒最大的認知特點就是在適用性中感受到教育性,幼兒的這種認知特點也正是游戲教學具有教育功能的原因所在。學前教育的目的是通過開展藝術、體育、語言、健康等內容教育,培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在具體的學前教學活動中,無論選取哪一方面的內容,衡量幼兒能力是否得到發展的最終指標都只有一個,即幼兒在教學中的行動表現。一般情況下,幼兒的行動以興趣為主要驅動力,游戲教學是依托知識對這種興趣的放大。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觀察、思考、交流、創造等自主探索的行為就是教育產生作用的主要表現。雖然在游戲活動開始前對活動的主要目標做了限制,但教師也不應被目標所限制。對于那些超出目標范圍的自主探索活動,教師可視情況進行取舍,對幼兒素質、能力發展有益的進行保留,教學意義不大的則加以約束。這些都要求教師要在具體的游戲教學活動中,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另外,不同的幼兒在參與同一個游戲時的種種表現不盡相同,不同的游戲活動設計也具有不同的作用,活動設計與具體教學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再加上教學活動與幼兒能力的培養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教師除了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之外,還要對整個教學過程做好觀察記錄,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修改完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方式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是學前教育中被經常使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就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對整個教學計劃或手段做好方向、目標的規定。此外,在后續教學活動開展中,還要做好觀察記錄,對設計進行不斷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玲玲.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集體活動[J].科學咨詢,2019(34):1.
[2]李琳琳.有情,有趣——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集體教學[J].學周刊,20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