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慧慧
摘要:在全面提倡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構建具有優良師德師風的中學教師隊伍,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學生為本,師德為先”這不僅對尚未形成完整價值觀的中學生提供引導,還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初中英語教師的師德師風出發,淺談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師德師風;作用
引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明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再次強調了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初中階段是基于小學階段開展的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關鍵塑造時期,同時初中英語也相對于小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因此,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構建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必備的英語應用技能的學習和推進至關重要,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逐漸完善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師德師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許多教育工作者一腔孤勇,投身于教學改革,改善教學理論和方法,開創新的教學理念,敢為人先,無私奉獻,關心愛護學生,崇尚優良的師德師風。但鑒于各個地區辦學層次和理念的不統一,也存在少數教師缺乏愛崗敬業意識,僅將教書育人當作謀生手段,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課本知識的教授,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而輕視育人這一關鍵環節,甚至存在師德有缺包括冷落、歧視差等生的現象,淡漠自身的品德修養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影響,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思想健康成長;思想認知滯后,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不能緊跟時代潮流,揠苗助長。此外,對于教師師德師風的培養,學校及各界工作者往往將精力付諸于傳統意義上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比如班主任,一些學科教師往往師德師風意識淡薄,這并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專業學科的興趣,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情感價值觀。
二、師德師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教師模范帶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中學生往往存在叛逆、對社會好奇的心理,喜歡模仿,若缺乏正確的思想品德引導,不僅會使學生厭惡知識的學習,還會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走向歧途。這個時候,教師的言傳身教,模范帶頭就至關重要了。作為英語教師,應主動學習了解更多的語言規則以及文化內涵,而并不是以簡單的“固定搭配”來搪塞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提問。不管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新時代的英語教師都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為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使學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規范,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教師講授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 11 《Body language》時,教師平時可以注重自身行為習慣及品德修養,充分利用平時自己所使用到的一些身體語言,向學生闡述每一個身體語言的意思,比如,禮貌的握手,鞠躬等等,此外,也可以向學生拓展性的介紹其他國家的一些身體語言所代表的意思,并向學生展示不同身體語言在不同的國家所代表的意思。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會注意到自己的日常行為,是否恰當,是否對他人造成困惑,以及怎樣才是合適的,如何跟別人或者擁有不同文化的人和善的禮貌的交流和溝通,還能夠更容易,更快的掌握所學內容,激發學生對其他諸如此類身體語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國際和多文化思維,從而提升自身對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師德師風弘揚,創造優良教風學風
另外,教師作為教風主體和學風的引領者,承擔了創造優良的學風和教風的責任。在學風方面,教師不僅需要耐心地給學生講授知識,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習習慣,還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優化自身師德,自覺弘揚良好的師風,真正的實現道德自律,加強與同學和其他教師的交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重新審視自身。這樣才能更好的弘揚師德師風,創造良好的校園風氣,才有助于學生之間甚至教師之間在英語學習上追比趕超,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
比如在日常課內及課外學習中,教師可以建立與學生的“朋友”關系,關愛學生,實時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在上下課間隙,可以與同學進行簡單的問候語及簡單的英語對話,鞏固所學知識,盡可能的為學生營造練習英語口語的環境,使學生能夠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也可舉辦一些小的英語演講比賽,并進行一定的獎勵,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創造優良的學風。此外,教師也應該注重自己英語語言規則和口語搭配的積累,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做學生的知識倉庫。
3、教師引領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情感價值觀
再者,為人師者,是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修養是師德成長的本質追求,教師需要扛起肩上的重擔,對學生負責,對教師這個職業負責,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教師要把育己放在第一位,對自我反思的關注高于自我滿足,把育人放在第二位,對學生本身的關注高于學生成績,而把教書放在第三位,對工作本身的關注高于自身牟利,才能真正當學生的前輩和榜樣,更有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情感價值觀,學生才能更加規范修正自身不當行為,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英語課程的學習大多依靠課堂教師的講授,但也存在一些教師課外提供英語課程,收取不合理的補課費,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在課上得不到完整的課程內容,同時,還存在極少數教師對不參加課外補課的學生歧視,青春期的中學生大多心理敏感切叛逆,較容易具有攀比心理,教師為了一己私利就對正規學校課程教學草草了事,這不僅會加深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會使學生間形成不好的學習風氣。因此,教師心中有師德這桿標尺,才有助于學生正確道德觀和情感價值觀的正式確立。
結束語
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教師的師風師德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的言傳身教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的師德品質學生看在眼里,也會效仿,這會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良好校園學風和教風的形成;再者,教師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無私奉獻也會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情感價值觀。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主動承擔肩上責任,盡職盡責,身正為范,以自己的行為、氣質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參考文獻:
[1]徐奕,姚桂招.《學記》對新時代英語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啟示[J].青年與社會,2020(13):108-109.
[2]吳忠桔.論新時代背景下中小學校建立健全師德師風檔案的重要性[J].黑龍江檔案,2021(05):176-177.
[3]張長勇.立德樹人鑄師魂 不忘初心正師風——淺談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J].教師,2020(1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