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婭美
摘要:數學學習的原理是驅動學生共同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辦法,共同發現數學學習規律,并對數學規律進行驗證。“發現問題———共同探究———發現規律———驗證規律”的過程就是數學這一門學科產生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學生的合作探究式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行,新課標下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課堂中代入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的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并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逐漸取長補短、升華自我。與此同時,小學基礎數學又是一門應用性和拓展性較強的科目,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向他人學習,發展自身數學應用能力,拓展學習思維和思考方式,在未來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發揮出極強的優勢。
一、小組合作學習特征
(1)合作性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其具有極強的合作性,能夠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快速建立團隊合作模式,從而不斷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團隊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劃分為不同的團隊,共同完成這樣一個作業。團隊需要在小組長,即團隊領導者的帶領下,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共同完成同一個作業。這樣的作業模式并不是拼湊的結果,而是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成果,在與彼此的互動、交流、合作中,將自我變成團隊中的一員,又在團隊中發展自我,從而形成互相成就的過程。小組合作中,需要充分傾聽每一位成員的看法和觀點,將大家共同的意見塑造成團隊的標桿,從而共同朝一個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存在成員之間的摩擦與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逐漸磨合、創新,直至形成、穩定、和諧的發展模式。
(2)主動性
相較于與教師溝通,學生更愿意在學生群體中展現自我。小組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交流欲和表現欲,在課堂中也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發言,與他人交流,表達自身的觀點,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主動性。在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調動課堂氛圍,營造出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可以在各個小組之間輪流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變相地融入學生之中,也是一種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的方式。但是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小組合作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依靠,如果部分成員并不想主動參與思考與討論,則相當于是將自身的任務施加到了他人身上,自身既沒有參與感,無法得到其他小組成員的認同,同時也拉低了整個小組的學習效率和學習進度。因此學生需要克服這一點,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融入小組合作中來,不僅能夠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成果貢獻力量,同時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了自我。
二、引導學生在競爭中共同探究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動活潑、感情豐富、好勝心強等特征,如果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獨立在課室進行數學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可能會導致學生認為數學學習缺一點意思,進而導致學生消極對待數學學習。教師應有目的地將學生融入班集體,并給予學生一個共同解決的數學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產生集體責任感,激發學生自主數學學習欲望。對此,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共同探究中主動學習數學內容和知識。
三、引導學生在評價中共同探究
在常規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視角對小學數學學習成果進行階段性評價。這樣的教學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致使學生產生被動學習的不良心理。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綜合考慮小學生具有樂于助人、同理心強、情感豐富等特點,引導學生對班級其他學生數學學習成效進行評價,同時采用合作評價的方式激發學生互助精神和責任心。學生內心一旦產生主人公意識和學習責任感,學生更加愿意在合作互評中主動進行數學學習,在合作互評中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氛圍。
四、引導學生在問題中共同探究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期間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對學習者有很強的驅動作用,也能為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指明方向。教師可將問題作為探究活動的起點,巧妙的設置疑問,有效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上。教師向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應具備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啟發意義,并注意把握好提問的時機,確保提問的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能引發學生的思考,也給予同學們質疑的權利。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好能激發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認識的形成,促進學生數學認知的發展。教師設置的問題,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教師采用探究式方法進行教學,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應該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孩子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思考的問題一直與數學知識有關。
五、創設合作學習情境
具體情境可以促進學生對已有知識和經驗的聯想和回顧,從而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意通過應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引入生活化教材和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創設合作學習情境,以生動直觀的情景激發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索的熱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不僅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需求,還是實現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成功的合作探究式數學學習不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數學教材知識,按照科學的教學計劃,對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技巧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培訓,更需要學習小組在明確合作探究理念、理解合作探究作用、了解合作探究流程的基礎上,通過主動、持續、長期努力而形成。
參考文獻:
[1]陳運霞.合作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0(36):102-103.
[2]肖麗娟.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