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部分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為基本準則,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文學知識儲備,提升語文素養。教師在日常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根據以上目標進行落實,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于語文閱讀和文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對文章的理解。下面我將講述一些有關在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們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懂得如何理解文章大意,全方面的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初中教學;閱讀能力;有效方法;語文素養;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相關閱讀水平,重視對文章主旨的領悟,引導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進步,并進行獨立的文學閱讀。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要以提升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為標準,從而來制定相關方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愿意主動地去讀文章,感受文章的內容,并學習到其中的語言表達的手法,建立起對優美文章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們認識到閱讀的魅力。下面我將列舉一些有益于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重視語文素養的提升,提高相關知識儲備
語文素養是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必備素質之一,而教師應該以此展開相關教學,例如從字詞的方面,閱讀不管是什么時候,都與字詞息息相關,字和詞組成段落,而這些段落則構建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學生應該對字詞加以重視,理解字詞所蘊含的大意,感受到不同字詞有不同字詞的獨特用法,通過獨立思考,來理解這些字詞。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于學生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要對此進行講解,并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從字詞的不同方面為切入點,以此理解文章的內容,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在初中課文《春》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先通讀全文,大概理解文章內容,對于不理解的字詞要標注出來,并對文章所運用到的手法進行注釋,例如欣欣然、嘹亮、醞釀、抖擻等詞匯,教師應對這些詞匯進行解釋,讓學生們理解到欣欣然就是極其高興的樣子,嘹亮就是聲音圓潤而響亮,醞釀是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抖擻是振作、旺盛的樣子。理解了各個字詞后,還要對文章所運用到的手法加以理解,例如比喻、擬人這些修辭手法,學生應該加以學習并記錄,在課后應該加強復習與記憶,將其變為自己的東西,提高語文知識儲備。
二、適當進行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
課堂提問同樣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教師在對文章進行教學時,除了要讓學生們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愿意主動地去閱讀文章、理解文章。還要設置相關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對問題的思考,并形成自己對于文章的見解與認知。學生們對于問題要明白所問問題的關鍵點是什么,再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確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示。學生在分析問題時,也要去理解文章內容的表達與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內容,而教師也要讓學生們多思考,根據文章內容作出自己的理解,活躍思維,提升語文閱讀的思考能力。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提出相關問題: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為什么安排這樣的情節?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呢?通過設置種種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培養學生閱讀的獨立思考能力。
三、組織相關活動,感悟文章之美
教師的閱讀教學不能太過死板,而是要進行創新,開展不同的活動來讓學生們有興趣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閱讀的積極性,也可以促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在組織相關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文章進行思考,體悟其中獨特的語言魅力,學習到其中所運用到的各種寫作手法,加強自己對文章的思考能力和認知。學生們會因此提升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和對文章的欣賞水平,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之美。教師所引導的活動內容,可以選擇詩詞朗誦,對文章相關的歌曲進行演唱,或是分享與文章相關的故事,通過不同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減少相關的枯燥性,讓學生們感受到課堂的有趣與閱讀之美。通過各種探究活動,學生們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章內容,這對于課堂教學與學生們的文學知識積累,是相當有效的。例如在《白楊禮贊》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悟文章中所運用的象征等手法,來感受作者是如何歌頌白楊精神的,感受其中優美的語言,體悟到文章之美,從而提高學生們在面對閱讀時愿意用心去感受文章的這種素養。
四、理解文章情感,提升綜合素質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們提高相關的閱讀能力,還要從各個方面去體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這一點可以鼓勵學生們在課外去查詢作者的相關資料與文章的時代背景,結合這些方面去閱讀整篇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去尋找文章中所蘊含的深意和作者的思想,讓學生們進行相關思考,例如從這篇文章中可以學到什么,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去做這些問題,以此加強學生們對文章的探究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意,以此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初中教材的選文中往往蘊含了許多優秀的品質:孝順、善良,勇敢、誠實、不懼困難等,這些都會從文章中的人物體現出來,包括課外的經典名著和優秀作品,其中的一些人物,也有不凡的品質。例如《皇帝的新裝》,能讓我們從中感受到誠實的重要性,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們理解這些優秀品格,鼓勵學生們在生活中也要以此為標準,全面地去提高綜合素質,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總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目標,落實其中的方法與策略,學生也應該學會獨立閱讀,感受文章的內容與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并對此進行獨立思考。作為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支持,從各方面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竇汝飛.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J].中國新通信,2022,24(01):198-199.
[2]王海霞.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探析[J].新課程,2021(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