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華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各年級積極響應國家的策略,反思傳統教學模式,融入新想法和新概念,逐步轉變教學課堂結構。教育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對學生人生觀的樹立最有重大意義。教師對課堂模式進行優化和改變,有助于學生加深學習效果。而初中的數學課堂則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通過訓練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從而構建了高效的數學課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富有個人邏輯思維的數學思想模式,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自覺學習能力并不僅局限于當前的益處,還影響到了學生的未來生涯與學業。本篇文章從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育的新視角入手,討論了當前高中數學課堂的現存問題和怎樣培育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傳統數學課堂以老師為課堂中心,老師在授課中講解知識結構,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理解知識點。教師乏味無趣的課堂教學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自主能力的訓練恰恰賦予了傳統數學課堂全新的生命力,幫助學生積極加入教師課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會形成更強烈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獲益無窮。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我能力鍛煉的想法,響應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提升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初中數學課堂現存問題
當前教育模式下,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分數,導致數學教學被分數所捆綁。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時固化自身的教學設計,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習的興趣越發的降低。傳統數學課堂的教條式教育,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首先,傳統式數學課堂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掌握著課程進度,學生在接受知識點的過程不積極。被動式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師生溝通減少,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結構。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產生心理焦慮,不利于師生之間保持良好互動。其次,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創新的潛力。目前還有部分傳統課堂以應試教育為主,教條式的教學,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知識,嚴重影響了具有潛力的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一旦學生習慣于固定的知識,就會導致學生不愿意曲思考去探索,影響學生此后的數學學習效果。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
初中數學課堂指導學生的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今后數學學習的效果。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填鴨式的數學知識點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打開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正可以達成以上的目標。數學這門學科一直在發展,課本難度也在逐漸增加,對學生的挑戰越發增強,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尋求創新改變,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初中生需要在思維發展最關鍵的階段,自主學習的習慣的培養。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慢慢發現,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自己時,對自我的要求也會變得更高。單純依靠課堂學習,無法滿足數學能力提升,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求數學知識,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面對未來的挑戰。初中數學課堂應該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加入創新的課堂設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數學思考模式。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豐富初中數學教學環節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課堂環節進行改變,加入課前預習,課后拓展,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思維。營造輕松學習的氛圍,鼓勵學習交流,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在教學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圖形的初步認識》時,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去尋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分享自己見到的立體圖形。通過這種情形的導入,學生們在課堂上會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那么這一章的閱讀材料《七巧板》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后拓展,讓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媒介了解七巧板,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讓網絡智能學習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課后的拓展可以作為第二次課的課前分享,不斷帶動學生加入數學學習中來。學生們在知識預習和課本復習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去延伸自己的知識儲備。對于數學課堂而言,改變傳統教學的枯燥,讓課堂變得活躍、和諧、輕松有趣,才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改變初中數學課堂主體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在課堂教育模式中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翁,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學中自己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進行知識點的解說時,教師可以簡單地開頭,隨后讓學生當小老師,站上講臺,對知識點進行剖析,不足之處老師進行補充。在學生講解知識點時,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狀態,以便后續根據不同學生制定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九章《三角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解關于三角形的知識點,讓學生談談生活中所見到的三角形,去剖析知識點。另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每次遇到知識點,可以采用反問句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而不是教條式地直接將知識點丟給學生,留給學生思考的機會。通過這種課堂模式,學習會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愿意自主探索數學。
(三)增加初中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是掌握學習方法,單純的課本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教師去引入具有時代特性的智能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八章《一元不等式》時,教師可以采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結合的模式,改變教學模式,帶動學習利用智能設備進行預習和復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思考的角度,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內容。教學過程是新穎的,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反而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通過學習方式的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也會增多,教師要利用這些機會了解學生所需,積極引導學生構建自身數字知識結構。
結束語:
總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有著非要重要的積極影響。教條式的教學模式阻礙著學生的思考模式,為了能夠讓學生激發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主動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朱從澍,朱曉楠,張家麗.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1(28):131-132.
[2]朱成宏,褚延禧.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5):59-60.
[3]褚延禧,朱成宏.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