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華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成為家長關注的重點。而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它對于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極為關鍵。因此,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學習地位,又需要制定規范化的教學秩序,以使幼兒深刻感受先進世界文化,進而有效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為順利開展美術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創造力;想象力;培養措施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陳出新,我國的學前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需要重視的是,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幼兒教師的教學需要結合幼兒的天性特點,利用美術的自由性特點,發揮美術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培育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也能為幼兒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1]。
一、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對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價值
新課改以來,教育領域越來越注重幼兒的美術繪畫技能的掌握,不僅加強對幼兒美術專業知識的培養,同時還需要結合幼兒實際生活,以此有效激發幼兒創造力以及想象力,讓幼兒積極主動地發現生活的美。對此,教師需要對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積極發現生活中的美,大力加強學前教育沒有教學的重視程度,以此有效開發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潛能,使幼兒可以對不同環境下的主題作品的不同理解能力,全面培養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以此滿足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2]。
二、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對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
(一)持續不斷豐富美術課程內容
學前美術教學課程中教師要結合繪畫、手工、藝術作品欣賞三大板塊引導學前兒童深入學習,為此教師要結合不同類型的繪畫方式展開不同內容教學,為學前兒童學習西方油畫、簡筆畫、東方水墨畫、素描、Q版漫畫等等創造條件,結合不同表達方式引導學前兒童學習繪畫,根據他們的個人想法展開創作過程。考慮到國內手工藝文化具有悠久歷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運用布藝、陶藝、剪紙、繩結、泥雕等等展開教學,培養學前兒童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創作過程中充分鼓勵發揮學前兒童良好的創造力與注意力,確保他們能夠通過學習多項藝術內容來充實自我[3]。
(二)深入學前兒童世界、架構師生平等對話機制
教師必須深入到學前兒童的世界當中,為此他們必須掌握一定的歌唱、舞蹈、繪畫、演奏才藝能力,同時要重視對童心的領悟和感觸。針對學前兒童,教師要充分了解他們在學前教育時期的心理狀態,了解學前兒童的心理初衷,如此才能確保與學前兒童展開溝通交流,建立學前教育機制,理性且完整的分析學前兒童的表達方式。在本文看來,學前兒童會運用他們獨特的童真來表達自身對外部世界的獨特感受,所以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他們以大人的姿態來感悟世界,架構師生之間相對平等的對話機制,與他們實現平等交流。為此,教師應該思考上述內容,與學前兒童平等交流,避免遏制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開發過程。
(三)借助教師示范,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對于年齡較小的學前幼兒而言,學習并非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是為了好玩。對于屬于藝術的美術而言,想要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是十分簡單的。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自己作品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有趣的作品更能吸引學前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想要學習和創造的欲望。少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強的,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開口引導小朋友進行學習。課前,教師可制作“有趣”的作品,盡量使其生動,以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例如:在開展《會動的小紙人》活動的時候,在展示教師作品后,適當的問問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擁有一個像這樣會動的紙人呢”。然后細致的展示紙人的制作過程。在教授之后還可以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的形象制作紙人哦”。以此調動孩子的創造力,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同時在教授講解制作紙人的過程中,還能讓小朋友養成認真聽講和細致觀察的好習慣。教師也可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自由創作“靈動”的作品。教師可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藝術作品,當然也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一起探討如何制作“靈動”的作品。以此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培養,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好發展。
(四)通過趣味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要想有效激發學前兒童豐富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需要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趣味情景,激發學前兒童興趣,讓他們充分融入情景活動當中,實現表演創作。例如,在進行畫小動物的美術課時,可以讓兒童們扮演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模仿聲音,也可以模仿動作,讓他們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模仿當中,與同學們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系,再讓學生對自己模仿的小動物進行講解,以此開發學前兒童思維,有效鍛煉了創造力以及想象力,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完成美術知識學習。
(五)鼓勵教學,鼓勵美術創作
作為一個美術學前教師,可以在平時對行為表現出色和作品優異的幼兒進行一定的嘉獎,鼓勵學前幼兒積極進行創作,提升學前幼兒創作的熱情。具體來說,美術學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一些小作業,并且收集一些在這些作業當中較為有想法有創意的作品放在以后的教學課堂上進行展示,提升學前幼兒創作的興趣和信心,并且激發學前幼兒的創作力。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利用課堂創作激發學前幼兒的美術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幼兒繪制“房屋”相關內容時,這時候幼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涂色,所以這節課可以讓學前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去大膽為所畫的房屋進行涂色,充分發揮學前幼兒的想象力,當作品完成后,教師對所有完成作品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幼兒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要積極地進行創作,搭建幼兒美術理論連接美術創作的堅固橋梁,促進學前幼兒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創作的好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實施以來,教育界加強完善對學前兒童的全面教育發展的重視程度,實現對學前兒童教育美術教學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培養,有效促進幼兒自然與美術學習的協同發展,實現美術教師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滿足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活動,制定出科學合理教學方案,有效發揮出美術教學的真正作用,實現對學前兒童創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董瑤瑤.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J].大觀,2020(05):151-152.
[2]黃帥.淺談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03.
[3]陳俊.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30):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