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云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主題閱讀作為文字背后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延伸了教材上的學習內容,深化了教材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讀者充分理解作品主題。本文在闡述主題閱讀的內涵概念與優勢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方法,總結了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對于相關人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實踐;方法分析
一、初中語文主題閱讀的內涵概念與優勢
主題閱讀主要是針對同一主題或者內容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大量的書籍閱讀,優化整合知識,從而提升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初中語文主題閱讀不同于傳統的比較閱讀,不是簡單將文章在結構、語句、內容進行比較、對照,而是通過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層次的解讀,通過閱讀深化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主題閱讀的系統總結和梳理,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內涵,深刻把握文章的重點,學會分析文章結構,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和思維遷移能力,進一步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通過長期的主題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活躍初中生的思維,開闊初中生的視野。
二、初中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方法探析
1.創建主題閱讀大單元教學法,提升學生閱讀教學效率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創建主題閱讀大單元教學的方法,以單元主題為教學主線,在教學中重組教學內容,不是通過一課一課的教,而是通過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主題教學,從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眾多的文章好比瓜,通過“以藤串瓜”確定單元導讀、整體認知字詞、讀寫聯動、自主閱讀、基礎訓練、總結分享等模塊進行教學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可以將《背影》《賣白菜》《不上鎖的門》等課文組成一個“父母之愛”的主題,通過“單元導讀”,例如“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在本單元中我們將看到的是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廣闊?!苯處熆梢韵冗M行主題詮釋教學,再通過自主閱讀訓練讓學生體會作品主題,通過學生的分享和教師的總結進行主題的深化教學。
2.培養學生批注閱讀的良好習慣
在主題教學閱讀中,通過精讀指導,培養中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批注的良好習慣,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學生在閱讀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中“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可以通過對于“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進行批注畫圈,時間的批注可以讓學生理解“挖得堅忍不拔、不言放棄”,再通過對“沒人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批注,理解“他極度疲勞、拼盡全力”的感情,再通過衣著的刻畫描寫圈畫“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體會“他不怕流血、不怕痛苦”的精神,再通過“爸爸,真的是你嗎?”“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的父與子之間的對話批注,讓學生體會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總而言之,通過在閱讀中引導學生進行細節的批注刻畫,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3.教師進行相關作品的解讀指導
對于主題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通過教師的解讀和引導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例如,對于《安恩和奶牛》一課的解讀,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霸谏诮灰讏錾?,每個想買牛的人都首先問一句:多少錢?教師可以通過“多少錢”三個字進行解讀。引導學生進行思索,為什么總是將動物當作物品?再次指引學生這樣問的人只是為了擁有奶牛,給了錢,買下,就是自己的了。然后將作品升華個體生命價值與尊重生命的主題上。然后再通過“這頭牛賣嗎?”進行對比分析,引導學生分析“這頭牛賣嗎”此句是對牛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這樣問的人一定會將牛作為知己。通過教師的引導分析,使得學生對于《安恩和奶?!芬徽n中“買牛人”與“賣牛人”之間的對話引導分析,將文章的主題升華到生命的價值與愛護動物上,升華主題,提升作品的立意。
三、探析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通過對教材中所蘊含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與精神財富的探索,對于提升中學生的文化知識、增強文化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在新課程理念下,通過強化主題閱讀教學,充分挖掘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價值取向,為初中生構建語文學習的思想體系,豐富中學生的精神家園和思想感情。同時,通過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科學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技能,提升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四、在主題閱讀中感知善良
現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教科書和語文讀本基本上是以“同類主題”為一單元的編寫形式出現的。這樣,有利于顯現語文的人文性,有利于滲透人類的美德。將文章組合編排,發現善良認識善良。在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本中,有很多篇目可以挖掘出善良的人和事,如:《丑小鴨》中一個種田人的善良救活了丑小鴨的生命,《最后一課》中韓麥爾先生的善良感化了我(小弗朗士)的愛國之心,《木蘭詩》中花木蘭的善良敘寫了美麗的巾幗英雄故事,《社戲》中六一公公的善良留給我美好得童年記憶,《背影》中父親的善良使我流淚感慨……
通過與文本中人物的對話感知人物身上善良的品質,在感知的基礎上深入文本進一步探討善良的意義,最后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際人物并寫作來進一步體驗善良。
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語文教學的改革趨勢,初中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學習可以充實學生的內心世界,完善學生的人格,作為一種關鍵的學習方式,主題閱讀的應用對改善語文學習質量至關重要。初中語文教師要將主題閱讀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確立以學生為主題的閱讀教育思想,靈活運用主題閱讀方法,開展整體性主題閱讀教學,最終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
參考文獻:
[1]劉曉菲.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淺析[J].學周刊,2016(05).
[2]楊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