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娃
摘要:語文作為傳統學科,一直是小學教學任務的重點,基于此,在“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應以準確把握設計要點,以科學的方式規劃小學語文作業。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前言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重視對學生各階段的培養,尤其是小學時期,因為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所以需要針對其課后作業進行適當的調整。
1小學語文教學及作業布置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課上教學任務以外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布置作業,而語文作業內容在不同年齡段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在一、二年級中,其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就是對拼音和漢字的讀寫,因為低年級的小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其需要學習相應的語文基礎知識為后續高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而漢字與拼音的讀寫在課后作業中有重要的體現。但是其作業布置在很多小學中都較為不合理,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其任務布置量過多,一種則是量太少,這兩種情況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當作業量過多時,其完成任務的時間就會有所增加,甚至會從放學寫到休息,嚴重影響了學生正常作息。而語文課后作業過少時則會導致學生的內心散漫,無心學習,在極大程度上會使其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下降。
2小學語文作業布置要點分析
在學生的任何學習階段都離不開作業,尤其是語文作業,語文學科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來說,其將一直伴隨學生的一生,而小學作為學習的初級階段,作業的重要性也隨之體現。眾所周知,語文在小學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認字、讀字、寫字以及運用漢字進行相應的文學類活動,而其作業的布置對于鞏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師課上教學內容的講解,學生對其進行理解和吸收,而布置相關作業則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學生通過對課后作業的完成也可以再次鞏固課上內容,確保知識的牢固。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主要是圍繞實用性和理論性兩點展開,一切語文作業的布置和設計應以理論作用和實踐作用為主,并針對學習任務,適當減小學生的壓力,將其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理論性作業布置的要點在于教師應將課上所講課文進行全面剖析,將文章中心內容、文章結構、文章背景進行講解,使學生明確課文的意義和創作背景,教師再加以引導。而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需要布置相應的理論任務,其作業任務就是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闡述文章創作的道理,并以規范的語句進行論證。而針對實用性的語文作業設計要點來說,其需要教師將課上所講的知識進行匯總,讓學生在課后完成對應的習題和語文寫作,培養其整體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其成績的提高,為其帶來自豪感。語文作業的設計和布置需要教師圍繞先進的理念,以科學的設計方式,給學生安排合理的作業,確保其可以有效接受語文知識。
3“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3.1根據不同年級段設計作業任務
近年來,隨著“雙減”這一理論政策的提出,小學生的作業負擔也隨之減小,但是該項政策的推行使作業內容和相關課后活動減少,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針對這一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工作,需要教師采用合理的作業布置方式和內容,確保學生可以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鞏固課堂知識。針對不同年級段進行分類作業設計對提高作業質量和課堂反饋效果有重要的意義,在低年級也就是一、二年級中,教師需要針對其讀寫能力布置作業,同時還要確保作業量適中。低年級的作業內容要以基礎知識為主,語文教師在設置相應作業內容時應確定所布置作業學生是否能完成,如果設置作業難度較高會導致學生無法完成從而阻礙第二天教學課堂的開展。
3.2合理設計作業內容
小學語文作業內容需要教師合理地規劃和設計,選擇哲理性較高的作業任務以及適合學生的作業尤為重要,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充分吸收教師所教授的語文知識。合理設置作業內容需要教師全面分析學生的異同點,作業設計安排要有針對性,確保大多數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且不會占用學生大部分的課后時間。
3.3針對不同情況調整作業量
在布置小學語文課后作業時,教師應注意根據不同情況調整作業量,防止學生因作業量過多或過少而影響整體教學質量。近年來,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學生的壓力有了明顯的降低,尤其是小學生。但是該項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縮減學生的學習時間,而學習時間和作業時間的減少則會影響學生的成績以及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合理布置語文作業,針對不同情況調整作業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布置語文作業時,教師應認真分析本課的教學內容,將根據課文內容或者詩詞內容對應調整作業。一般來說,詩詞類的課后作業內容相對較少,而課文類的課后作業相對較多,當進行詩詞課后作業設計時,教師應創新作業類型,適當增加定量的任務,比如讓學生搜集有關本課詩詞內容的其他類型詩詞。而課文類的課后作業安排則需要教師適當減少生僻字默寫量,可以由原來的每字默寫三行改為每字默寫一行,并適當增加漢字讓學生進行默寫,但是要確保所留作業任務不能大批量減少,防止學生產生怠慢心理。
3.4對作業內容進行定期檢查與反饋
近年來,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學生的壓力也隨之減小,但是卻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將作業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并對其進行定期檢查與反饋,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和問題所在。定期對作業內容進行檢查與反饋,需要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之前制訂相應的檢查標準,并告知學生按照標準完成任務。
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布置需要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確保不會因作業量的改變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生正處于學習以及人生的初級階段,語文教師通過作業任務的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綜合能力,因此對于課后作業的安排與設計語文教師應予以重視,以科學的對策設計安排作業,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新喜.基于“雙減”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13):44-45.
[2]吳雅麗.淺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相關策略[J].課外語文,2021(0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