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英
摘要:青少年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支柱,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日常的教學時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多樣性能力,讓學生能夠以較好的狀態來面對未來的生活,以積極的態度來解決問題。物理是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如何能夠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有效的物理引導,讓學生能夠較好的了解自己的生活,以知識來解釋生活,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內容。問題鏈是指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連接與遞進,環環相扣,梯度式加強教學的深度,逐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學習,建立正確的學習思維的方式。本文將初中物理實驗和問題鏈結合在一起展開教學探究,并進行以下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鏈;實驗教學
在物理的教學中包含許多的內容,物理知識的學習、實驗實踐、思考探索、創新等都是物理教學中的內容。教師需要全面展開初中物理的教學,拓展學生的思想。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展開物理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的內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探究意識。問題鏈是引導的方式,將問題鏈和實踐的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綜合成長,達到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效果。
一、在物理知識點教學中融入問題鏈,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在理科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白環環相扣的道路,物理是理科中較為重要的科目,蘊含了許多邏輯性思維,教師在對學生展開物理教學時可以有意識的引入問題來展開引導學生的思想,讓學生能夠在問題中不斷的思考和研究。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可以結合提問機制來展開有序的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茁壯成長。
比如,教師在講述《聲現象》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現象來展開教學問題的提出,聲音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事物,很多人都把聽見聲音當作一種常態,沒有思考多為什么可以聽到聲音。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事例來提問,讓學生思考我們為什么能聽到聲音?、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具有什么特點?,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來實踐,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發現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識,對聲音的傳播有一定的理解。教師可以問問學生自己做了怎樣的實驗,對于聲音有什么理解,大家相互交流,在問題和實踐的結合中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發現生活中明顯的聲音傳播的現象,以理論解釋生活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
二、結合專業的實踐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通常將注意力集中于課本知識教學,忽視了實驗教學的內容,在較少的實驗環境中也沒有開拓學生能力的意識,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環境,統一對學生展開實驗的教學,在實驗的教學中插入問題鏈,以邏輯性和條理性來貫穿物理實驗內容,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實際的參與來達到有效教學的效果。
比如,教師在進行《天平測質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實驗室中準備相關的實驗器材,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之后將學生帶入到實驗場所之中,對學生進行實驗前的教學培養,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中的規范。同時展開天平測量的相關內容和知識點,讓學生對于左物右碼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對于物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操作,教師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進行,問問學生如何測量物品?如何不會有誤差?如何正確讀數?z通過一步一步的深度展開,讓學生進行不斷的思考,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掌握讀碼的方式,在環環相扣的知識中逐漸挖掘潛能,拓展自身能力。
三、結合小組合作提問的方式,展開實驗的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實踐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相互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的學習中,通過團體合作來達到教學目的。在實驗的環節中,小組內的成員可以通過相互提問來加強實驗效果,讓學生對于實驗的規范以及相關的物理知識有更多的理解,通過生動的方式來推動物理學習的展開。
比如,教師可以在實驗室中準備相關的實驗器材,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之后將學生帶入到實驗場所之中,對學生進行實驗前的教學培養,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中的規范。同時展開天平測量的相關內容和知識點,讓學生對于左物右碼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對于物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操作,教師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進行,通過一步一步的深度展開,讓學生進行不斷的思考,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
總結:綜上所述,問題鏈的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提升與鍛煉的空間,學生能夠逐漸融入于物理世界進行有效的探究,培養邏輯性,在不斷遞進的問題中掌握物理知識,增強學習的自信。物理是一門難度較大的科目,實驗又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分支,教師需要結合多樣性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實踐能力、物理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上述方式在實踐中能夠凸顯教學優勢,教師們可以借鑒使用,共同推進初中物理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王永剛.基于問題鏈的初中物理教學疑難問題解決案例——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0,35(06):41-43.
[2]魏家發.基于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問題鏈”教學策略研究[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