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初次接觸到正式教育,需要認識漢字,但是由于其年齡比較小,所以枯燥地識字教學并不能吸引其注意力。因此,小學語文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賦予識字教學更多趣味。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的訓練和學習中掌握更多識字的技巧,對其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做鋪墊。本文就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識字情境教學進行探究,并提出合適的對策,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情境教學
引言:
在我國教育改革腳步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對小學的識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會讀會寫,還要求讀懂漢字背后的意義,加深對中華文化的喜愛、認可與自豪感。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利用正確的教學理念指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為其以后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做鋪墊。由于識字教學集中于小學低段,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解放學生的個性,尊重其身心發展規律,提高情境教學法的科學性。
一、引進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低段作為學習主體的小學生具有以下特點:年齡小,專注力較低并且理解能力差。這些特點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以及年齡特征去設計教學方法,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情境教學法的出現和應用為提高小學生識字的有效性帶來了可能。首先,情境教學法能夠帶領小學生跳出教材的局限,使其在相對應的情境中學習漢字,降低識字教學難度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其夠好的記憶漢字。此外,在情境中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能夠維持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的熱情,不僅有利于未來更深層次的學習,也有利于其語文素養的形成。所以,就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以及新的教育形式來說,情境識字教學法能夠最大程度發揮語文教學的優勢。
二、當前情景教學模式的現狀
在新的教育趨勢下,更多高效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情境教學便是其中一種。雖然情境教學在識字環節的教學運用的較少,但在語文其他教學環節有所運用,可為小學低段的識字教學提供經驗。而實際情況卻是部分語文沒有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情境教學的研究比較少,所以不知如何將情境教學與識字教學更好的融合,不能實現情境教學為識字教學帶來的積極意義。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使用的情境素材較少,老舊的素材和套路無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了提高情境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加科學地使用情境教學方法。首先,可以借鑒情境教學法在其他教學環節的應用,比如在生活情境中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其在認知范圍內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其次,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更多地體現學生這一主體的作用,解放其個性,按照學生的年齡和心理設計情境教學,將游戲融入情境教學,實現寓教于樂。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不斷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優化情境識字教學,給予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
三、利用小學語文情景教學進行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故事或游戲將學生代入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教學的效果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設計其感興趣的情境教學方案。比如,根據學生年齡小,愛玩天性中的特點將故事或者游俠融入識字情境中,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金木水火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有關火神和水神的神話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對課程的好奇心。在教師講解完故事后,可以詢問故事中出現的關鍵詞,像水火土等,然后讓學生回歸課本加深對生字的印象。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舉辦競賽類的小游戲,比如漢字拼寫大賽等。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生的積極性會被激發。課堂氛圍也會隨之活躍起來,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游俠性。
(二)通過聯想將學生帶入情境
在小學階段識字教學是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教學環節,畢竟學生對漢字的認識程度與其以后的學習有著直接聯系。為了幫助小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教師可以在學生對文字理解的基礎上利用聯想的方法使其進入情境,完成對漢字字形和字音的教學,降低日后教學工作的難度。比如,在學習《江南》時,教師可以播放音樂然后在音樂中為學生朗讀課文,將學生代入情境,聯想江南景色,感受“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美好。在朗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重讀,并寫在黑板上,像“魚”“蓮”“江”等,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帶有“魚”元素的動畫圖片;有蓮花的蓮字等,讓學生利用聯想的方法加深對文字的印象。利用聯想使學生進入情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生字的印象,還能提高其語文理解能力,為其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做鋪墊。
(三)將字音字形字義相統一記憶
在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拼音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記憶的有效性。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確保學能夠掌握相應的拼音知識,將字音字形字義統一記憶。這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促進其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將復雜的字簡單化,由復雜的字引出其字音、字義以及同類型的字形,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降低其學習的難度。
(四)將現實生活與識字情境相結合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實踐,所以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時應該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利用生活素材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知以及學以致用能力。比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對秋天的感覺,像豐收果實落葉以及微風徐徐,然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對秋天的感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字和詞,并且還鍛煉了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為其以后的學習做鋪墊。
結語: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環節。所以,教師應該重視識字教學,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解放學生的個性,激發其對語文學科以及漢字的熱愛,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做鋪墊。
參考文獻:
[1]劉忠誠.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0(17):105-106.
[2]朵晨晨. 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研究[D].伊犁師范大學,2020.DOI:10.27808/d.cnki.gylsf.2020.000135.
[3]吳淑云.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情境教學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