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蓉
摘要: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的體育活動已由單純的機械運動訓練向幼兒喜愛和積極參與的趣味體育活動轉變。要做改變,活動和游戲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和體育游戲中,經常會發現,由于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一些小的運動器械就不能很好地使用。因此,要改變現狀,就要開發和自制適合幼兒需要的體育器械和資源。在自制中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促進家園互動,豐富幼兒體育運動器械。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活動;游戲;小器械;自制
前言
幼兒體育活動的積極開展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并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幼兒形成快樂活潑的個性。開展這些體育游戲活動,有助于培養敢于挑戰、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良好情感。目前,一些幼兒園的運動器械難以滿足幼兒的需要。為滿足幼兒的需求,豐富幼兒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可開展體育游戲小型器械自制活動。
一、自制小器械,滿足幼兒興趣
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自制小型器械可能使幼兒對體育活動和游戲更感興趣。幼兒因年齡的不同,對運動器械的要求也不同。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出適合幼兒年齡的器械。首先,為了更好地將自制的小器械融入幼兒體育活動中,為安全起見,教師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再根據幼兒的興趣,用小器械指導幼兒自制體育游戲。不僅能自娛自樂,更能讓幼兒更珍惜運動器械,讓他們感受到運動器械制作的過程。
另外,大部分孩子還喜歡扔沙袋、跳繩等運動項目。為便于幼兒接受自己制作的運動器械,激發他們在戶外活動的興趣,教師可在外表上和獎品上做些簡單的改進。比如,教師可以在沙袋或跳繩上畫出更漂亮的顏料,然后用膠水將大紅花粘在一起,這些花通常會獎給表現好的小朋友。換言之,一些自制的體育器械會作為戶外體育比賽的獎品。舉例來說,如果有跳繩活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跳繩項目,獲勝者可以得到一根有特色的跳繩。這一靈活的教學方式,將使孩子們自己制作的運動器械閃耀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
二、豐富素材,挖掘玩法
用一種材料制作四、五種運動小器械,豐富了運動器械的實用性。幼兒可積極探索,積極參與。利用幼兒自創的小型運動器械,根據每個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發了多種游戲。舉例來說,一個班用布條做各種小的運動器械,并探索各種可能的布帶游戲方式。首先是將帶子縫制成“跳屋”,在這個游戲中,孩子的單腳平衡能力和雙腳平衡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幼兒的腿部力量也可以明顯增加。二是將布條化成絲帶,再進行染色成各種彩帶,教師應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彩帶玩法。比方說:一是彩帶可以上下玩耍,目的是鍛煉小孩的手臂力量;二是彩帶可以向前投擲,旨在鍛煉小孩投擲能力;三是幼兒可配合用帶子玩“鉆洞”,兩名小朋友將帶子拉直,形成“洞口”,其他小朋友去鉆洞,以提高小朋友的合作意識。
玩游戲時,教師要充分觀察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空間,并相應地進行布置,讓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充滿童趣,放松幼兒的情緒。利用各種小器械,孩子們可以獨立探索多種玩法。舉例來說,另一個班用不同的瓶子做保齡球游戲,用一個足球或其它物品做成的球當做保齡球擊倒瓶子,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教師需要不斷地在游戲方式上進行探討與創新。通過開展各種自制小型運動器械游戲觀展活動和自制小型運動器械展示活動,豐富自制小型運動器械的種類,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為避免幼兒對一種小型運動器械失去興趣,老師應積極鼓勵幼兒交換自制的小型器械輪流玩,以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不僅可以在活動中學習新游戲,鍛煉身體,還可以體會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老師組織安全、有特色的體育游戲活動,讓幼兒學會團結合作的游戲,既能滿足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又能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能增強他們的身體機能,促進其身心健康。
三、拓展思維,突出層次
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首先在運動器械的使用上要有所區別。年幼的孩子可以安全地玩較傳統的游戲,而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玩更多的體育游戲。比如,玩傳統沙袋游戲很安全,不易受傷。但是對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讓他們一直玩這個游戲,往往會使他們感到厭煩,最終失去興趣。組織幼兒進行主動探索,有效組合各種運動器械,制作各種運動器械。教師在將自制運動器械融入幼兒園戶外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深入探索幼兒的游戲方式,開發多種游戲活動。另外,對于一些傳統的游戲,教師可以進行創新,增加新的內容。這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游戲興趣,而且是多方面的鍛煉。最終,自制的運動器械還能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多個器械可以使用相同的玩法。舉例來說,我們自己做的飛鏢和沙包是用來提高孩子的精確度,而橡皮泥和積木則鍛煉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用同樣的方式使用各種體育器械,可以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創新。
四、資源共享
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運動游戲小器械。為激發幼兒對自制的小型運動器械的興趣,有效地鍛煉身心,使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應用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每位教師都應帶領幼兒參加自制小型器械活動。通過一起聊天,共同討論和動手制作,讓孩子探索“一物多玩”的可能性。但單一的自制小型運動器械不能完全滿足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因此,各班教師應合理地分享制作出的小器械。通過這種方式,幼兒可以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還可以感受到活動資源共享的快樂。這樣的資源共享減輕了老師的工作壓力,也讓孩子體驗到體育游戲帶來的種種樂趣。
結語
自行研制的小型運動器械靈活,與幼兒園體育活動緊密結合,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使幼兒在游戲中有效地進行發展,還能充實孩子的幼兒園生活,節約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教師應不斷思考在自制器械的體育游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努力提高小器械在體育游戲中的可玩性。并且支持幼兒在體育游戲中自由探索,實現幼兒教育的核心價值。
參考文獻:
[1]杜娟.淺議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重要性[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
[2]馬文素.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C].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3]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增強幼兒體質[J].山東教育(幼教版)2000年30期
[4]體育游戲對幼兒非身體素質的影響[J].黃莉.山東教育2001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