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汽車數量不斷上升,化石燃料被大量消耗,空氣污染日益嚴重,而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中的新興勢力,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行業發展迅速,但是產業結構的變化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性人才,當前規模日益龐大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群體,急需面對維修及保養等工作,因此需要各大院校以市場需求為基點,進行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廣闊的就業前景,闡述了具體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教學策略
引言
能源汽車是我國建設低碳環保綠色社會有效的載體,新能源汽車行駛產生的動力全部來源于電能,并且在行駛中不會產生污染生態環境的物質。但是與傳統的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會發生變化,新能源汽車領域對專業的維修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職高院校應探索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
一、職高院校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現狀
(一)課程體系不合理,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新能源汽車主要以電力作為動力能源,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將新能源汽車分為兩種,一種為純電動汽車,另一種為油電混合汽車,上述兩種汽車在結構上與傳統汽車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職高院校在講解新能源汽車維修知識時,會沿用傳統汽車維修技術,并且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講解理論知識。由于職高院校未能講解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知識,包括電池維修知識、電機維修知識以及電控維修知識等,學生無法掌握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很難在市場中找到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企業會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培訓,導致企業的用人成本會不斷提升。
(二)缺乏實踐實訓機會,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應具備實踐操作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存在的維修問題。但是在職高院校講解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知識過程中,未能開設實踐操作課程,在課堂上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此外新能源汽車結構與傳統汽車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單純依靠理論講解,未能開展實踐操作活動,會使學生不具備實踐操作技能,由于學生不具備新能源汽車維修實踐操作技能,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極大的限制學生在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的發展。
(三)缺乏創新培養意識,難以滿足就業需求
多數職高院校在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職高院校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發展思維以及專業的維修技術,均體現出傳統模式的特點,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以及人才的創新發展。由于職高院校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職高院校缺乏創新培養意識,學生會形成傳統的發展思維,在就業方面受到較多的限制。
(四)職高院校加強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的意義
迫于能源的不可再生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迫在眉睫,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也已傾向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是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的制高點,是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制造廠商的共同戰略選擇。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點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我國汽車工業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這場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當中去,勇于迎接挑戰,才能抓住這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而要想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利用率,完成上述目標,我國必須注重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
二、職高院校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策略
(一)以市場需求制定課程體系
職高院校是培養實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應緊跟時代發展脈搏和市場需求腳步,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很多職高教師長期在傳統燃料汽車領域中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新能源汽車改變了目前的汽車行業格局,因此教學模式也應注重轉變,應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制定符合院校特點的課程體系。職高院校應在新能源維修方面的教學設備設施方面增加投入,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了解新能源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鼓勵學生根據當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技術進行自我鉆研,做到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性。
(二)提職高院校教師綜合能力
由于新能源汽車是汽車領域中的新興行業,因此很多教師也缺乏教育經驗,而作為學生的教育引導者,老師必須有自身完善的制度知識體系,才能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所以需要從多角度提高師資力量。首先職高院校應定期組織相關教師進行學習和培訓,了解當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教學內容符合市場需求。其次院校可以聘請行業內的專家或相關車企技術人員來到院校進行演講和技術交流,讓教師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注重教師之間的教學經驗分享、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最后職高院校也可以根據自身教學需求,在社會層面進行招聘,要注重所招聘教師的個人能力和從業經驗,讓教學隊伍更加豐富化
(二)加強校企合作,增加學生社會實踐機會
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不用于其它專業,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職高院校在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時候一定要在理論知識基礎上多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應該鼓勵學生多到相關企業或者汽車維修車間去實踐,進而達到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另外,職高院校應該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多去相關企業實踐學習的機會,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模式,有條件的學院還應該建設維修實踐基地,讓學生足不出校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職高院校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應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并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及計劃,重點訓練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使學生滿足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領域發展需求,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領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郭緒娜.淺談職高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介紹[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 2017(S1):86.
[2]熊安勝,方勇.當代職高院校汽車專業學生擇業、就業與創業[J].現代職業教育. 2018(20):63.
[3]唐倫.職高院校汽車類專業教具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內燃機與配件. 2017(10):15.
1987年12月30日,男,漢族,江蘇省南京市,講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