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騰飛
摘要:體育教學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良好的體育教學是助力學生身體素質提升以及收獲良好體育學科綜合素養的重要教育途徑,在體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體育教學中關于代理訓練的內容逐漸增加,屬于十分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為了更好的落實體育耐力項目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分組教學法在耐力項目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路徑,希望能夠為現階段的體育教學質量水平的增長提供啟發。
關鍵詞:中考體育;分組教學法;運用
基于新課改背景,在關注學生文化成績提升的同時,也需要保證身體素質的同步提升,這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當代普通學生正表現出越發明顯的嚴重肥胖以及體質問題,威脅著初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并且在中考中增添了體育耐力項目測試內容,這些教育內容的變化都使得關于初中體育耐力項目教學質量水平的增長備受關注,由于大多數初中學生在體育知識和耐力鍛煉方面有所不足,因此想要保證耐力項目的順利進行,有必要遵循分組教學方法的應用,在因材施教原則的指導之下,進一步落實耐力項目教學。
一、分組教學法的概述
出于幫助青少年茁壯成長的考慮,在初中體育中引入耐力訓練項目備受關注。由于耐力項目的教學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相對較為新穎,因此有必要記錄一些新穎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快速適應訓練內容,分組教學法所展現出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能夠確保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正確的合作和競爭觀念主導下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更能夠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內部的團結和互助,最后是在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主導之下,保證分層教學的順利實施,實現教和學的和諧局面。正是由于上述優點使得分組教學在推動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以及綜合能力水平提升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是保證新課標相關要求得到踐行的重要教學手段,與新課改提出的精神內容十分匹配。將分組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項目教學過程中,能夠大幅度增強中學生對于訓練內容的興趣,提高初中學生本身對于鍛煉耐力的重要性認知,表現出對于日常教學的積極配合。從現階段的中考耐力教育環節實施過程中,可以發現運用分層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成就,這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能夠進一步重視該種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夠基于細節做到對于分組教學的靈活應用,共同為教學成果的提升而服務,幫助初中學生切實獲得耐力的提升。但是由于分組教學在耐力課堂上應用仍舊面臨著一些不利因素的限制,導致分組教學流于形式,難以在耐力項目中發揮對學生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用,另外一方面初中學生本身的參與態度不積極,也需要進行改變。
二、分組教學法在中考體育耐力項目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優化設計教學環節
將分組教學應用于體育耐力項目教學過程中,需要保證該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情保證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通過事先規劃耐力訓練各個教學環節,實現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控制,以此保證有序性和有效性,一般而言,在進行教學過程優化設計期間,需要關注學生表現出的綜合身體素質以及基本心理特征,以此為基礎,完成教學基本內容的優化,體現出對于初中學生人身安全的充分保障,再結合學校當前所擁有的基本教學條件以及硬件設施等資源,圍繞基礎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設計,以推動整體教學的順利進行。一般而言,在進行耐力項目訓練時,都需要針對對應的課程目標進行明確,保證整體訓練活動有計劃的進行。
2、賦予教學一定的趣味性
體育運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屬性,這也是人們之所以喜歡參與體育運動的原因所在,因此應當充分抓住體育運動本身的學科優勢,來激發學生長期參與運動的良好習慣,避免學生在內心存在對于耐力訓練項目的畏懼或者是抵觸心理,教師可以運用肢體語言等引導來實現,對耐力運動項目樂趣的挖掘并傳遞給學生,保障學生對于耐力項目的積極主動訓練,以此來提高耐力訓練部分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運用分組教學方法,指導耐力項目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關注教師說話語言的技巧,通過語言調動來維持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參與興趣,例如盡可能使用一些幽默詼諧的原因,抵消部分學生對于耐力項目的抵觸心理,保證學生的耐力訓練動力。讓初中學生以一個奮發向上的態度參與到體育鍛煉的訓練過程中,更好的享受,來自于耐力訓練的樂趣所在,除此之外體育教師也需要關注自身在表情以及肢體方面的語言應用或者是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進行,實現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訓練氛圍的創造,保證整個課堂的趣味橫生,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初中學生對于代理訓練的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保證最終的耐力訓練效果。
3、適當創新耐力教育模式
傳統體育課堂的弊端在于模式較為單一,無法有效實現初中學生在耐力及身體素質方面的增長,故此倡導分組教學,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十分必要。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可以運用舉辦競賽或者是精心設置教學訓練的方式,輔助分組教學的進行,競賽機制的存在能夠更好的調動初中學生增強號腎的心理特征,運用小組之間相互比賽的方式形成相互促進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培養小組內部的團結協作。例如,體育老師可認真組織“七彩連環炮”這樣的游戲活動,帶領初中生到一片空曠的場地上,基于小組來組織初中生加入游戲,并且安排他們以男女間隔的形式排列好,而且先男后女進行接力,以有效訓練初中生的耐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正是由于分組教學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其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價值應當得到肯定,初中階段的耐力教學離不開對于分組教學的靈活應用實現對教學過程的優化才能夠進一步幫助初中學生實現對耐力訓練效果的鞏固,以此提高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將耐力訓練作為主動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的有效途徑,作為體育教師就需要準確把握關于分組教學的應用原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盡可能運用分組教學,體現對于所有學生的兼顧,幫助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耐力訓練中有所收獲,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覃偉.分析分層式教學方式在新課改情況下高中體育教育中的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220.
[2]肖振雄.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教學法的應用淺析[J].考試周刊,2018(21):130-131.
[3]余晶.探究初中耐力教學加強途中跑訓練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