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成
摘 要:培養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品質是當下教育行業重點關注的內容,各類創新性的教學手段也紛紛被提出。其中,簡約教學作為高效化教學的一種全新手段,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重大。為此,文章就簡約教學的內涵與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研究,旨在科學化、合理化應用簡約教學來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從而全面推動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簡約教學;數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6-0106-04
素質教學改革下,教育行業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愈發重視。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大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以及數據分析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而針對學生以上各項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積極地從傳統教學理念與模式中跳脫出來,充分契合新課改要求和學生實際需求來創新教學手段,從而通過簡約教學中精練的教學內容、簡單的教學環節以及靈活的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得以高效學習、健康成長。
一、 簡約教學內涵
簡約教學是素質教學改革下被提出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注重教學內容的精練、教學環節的簡單以及教學方法的靈活。簡約教學對教師的高度概括能力要求非常高,即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簡化,從而有效突出知識重點,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高效的學習。與此同時,其還要求教師在應用教學語言的時候充分契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以簡潔、直觀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掌握知識。總體而言,簡約教學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它不僅表現在形式上簡潔與明了,更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思維訓練上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而打造出高效、高質課堂。
二、 簡約教學應用意義
(一)推動教學改革發展
伴隨著素質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國家教育部門推出了“雙減”政策,即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減除校外培訓機構。其目的在于提升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獲得更加高效、高質的學習效果,從而最終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以及大力發展學生綜合素養。而簡約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理念下的一種全新教學形式,其與“雙減”政策的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對其加以科學實施,可以有效推動素質教學改革的發展。
(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簡約教學的實施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達到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首先,在簡約教學下,學生可以獲得更加簡明科學的學習目標,而不是在繁雜的學習目標下背負沉重學習壓力。其次,在簡約教學下,學生可以獲得更加簡單有趣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在死板的學習方式下掙扎著提高考試成績。綜合以上兩點,簡約教學的實施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三)打造高效教學課堂
簡約教學指的是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具體而言,其具有以下特征,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簡要精辟的教學內容、簡單厚實的教學環節、簡明靈活的教學方法和簡潔真誠的教學評價。其以上特征充分貼合了小學生的學習、成長特點,以及充分契合了素質教學改革對小學教育的相關要求。如此,在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課堂上,學生不僅可以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還可以獲得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高質課堂。
三、 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伴隨著素質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已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包括教學理念更加創新化,教學手段更加多元化,從而教學效率與質量正穩步提升。但是在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依然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組織課堂和引導學生學習,即以教師為課堂主體位置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與填鴨,導致學生在主體位置不被凸顯的情況下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并最終導致學習質量難以獲得提升。再例如,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創新的時候過于形式化,即在沒有充分考量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創新,從而在這樣一種為了創新而創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提升。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教師施加給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包括在課堂上提出了過多的學習目標,以及在課后布置了大量的課后作業,只為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技能,從而在考試中獲取更高的分數。這樣一些問題的存在都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發展,急需加以改善。對此,簡約教學的提出便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改善手段。
四、 小學數學簡約教學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以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很多時候,教師授課常常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即課前進行了非常充分的備課,課中也良好地踐行了備課的相關內容,但就是無法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教學目標高而多卻是最為主要的。一堂課的時間僅有40分鐘,若樣樣都要顧及,不僅會大幅度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還會使得學生在眾多的學習目標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基于此,為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可以促使學生明晰自身的學習任務,從而充分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理指向,最終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中,學必有得。而針對簡明科學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教師充分契合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以及充分契合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需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進行制定,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整合與實施。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課“公頃與平方千米”的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通過簡明科學教學目標的制定來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首先,教師需要就知識與能力維度制定教學目標:①讓學生認識公頃與平方千米這兩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②讓學生掌握公頃與平方千米之間的換算。其次,教師需要就過程與方法維度制定教學目標:①引導學生利用想象與推理進行知識學習;②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進行學習。最后,教師需要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制定教學目標:①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②利用數據資料與圖片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此,在以上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下,教師教學思路與學生學習思路都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從而能夠有效構建高效課堂,并有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二)以簡要精辟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堂課的教學時間為40分鐘,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來幫助學生更加熟練、深刻的掌握知識,為此,教師需要合理、適量的安排教學內容。合理、適量的教學內容安排并不是指簡單的對教學內容或知識點進行減少,而是需要通過典型性、針對性的教學素材選擇來突出教學重點,從而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努力做到一“材”多用和多變,讓學生充分理解素材、理解知識點,并獲得思維的發散。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課“運算定律”的教學為例,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習慣于從定義入手,包括先告知學生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的定義內涵,在學生理解了相關定義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來加以鞏固。這樣一種教學方式使得教學內容過于煩瑣,同時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為吃力,從而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此,教師需要積極簡約教學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高效學習。首先,在加法交換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寫出兩個式子:12+15和15+12,并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異同。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這兩個式子的不同點在于加數的位置是相互調換的,而相同點則在于這兩個式子的結果是一樣的,即A+B=B+A。如此,在學生通過觀察與計算得出這一結論之后教師便可以直接引出加法交換律的定義:任意兩數相加,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其次,在加法結合律的學習中,教師同樣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式子:32+55+45,并讓學生進行計算比賽,看看誰計算得最快最準確。在比賽開始后,有同學很快就給出了答案,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讓這位同學進行計算方法的分享。通過分享同學們發現,其并沒有死板的從左到右一步步計算,而是先算了后面兩個加數相加,其和剛好是100,所以再加上前面一個數答案就是132。至此,教師便可以直接引出加法結合律的定義:三個數相加,先加前兩個數或先加后兩個數,其和是不變的,即A+B+C=(A+B)+C=A+(B+C)。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直奔知識重點,可以在簡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使得學生更加充分的掌握所學知識。與此同時,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運算能力與推理能力都將獲得顯著的提升。
(三)以簡單厚實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很多時候,教師為了促使教學課堂更加豐富、生動、活躍,會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環節,其能夠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基礎上促使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但常常也會出現教學環節過于繁雜、目的性不明確進而導致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索、交流,最后難以獲得學習質量的提升與關鍵能力的培養。面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積極加以轉變,以簡單厚實的教學環節來引導學生學習,同時大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課“條形統計圖”的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設計以下簡單而厚實的教學環節。首先就是簡單的向學生介紹條形統計圖的形式與作用,其中需要使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的展示一幅條形統計圖,同時配合語言講解這幅條形統計圖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與作用。然后就是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有效應用條形統計圖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并為學生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利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班上學生家里養寵物的情況”。最后就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剛剛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這一環節為本課的重點環節,通過將教學課堂交還給學生自己,并讓學生聯合自主思考、合作學習來進行知識的探索與應用,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掌握,還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以及數據分析能力等關鍵素養。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契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個人訴求來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同時在學生分組思考與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以及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成果的闡述與分享。總體而言,在這一整個教學課堂之上,各個環節都具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性,簡單而厚實,可以促使學生有條不紊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學習,從而在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學生的各項數學核心素養。
(四)以簡明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簡約教學中,教學方法需要靈活多變,同時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這樣才能夠引領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簡明靈活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并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課“因數與倍數”的教學為例,該課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掌握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同時讓學生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的方法。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依托教材為學生講解因數與倍數的概念,以及依托大量練習來促使學生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的方法。這樣一種教學方法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鑒于此,教師需要針對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通過契合小學生普遍都愛玩游戲的特點來以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首先,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們在開始上課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好不好?”聽到要做游戲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起來。游戲的形式為:教師隨便報出一個數,讓學生以搶答的形式說出這個數是哪兩個數的乘積。之后教師報出數字24,有的同學搶答2和12,有的同學搶答3和8,還有的同學搶答4和6以及1和24。而在學生完成一輪搶答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24可以有這么多種方式由兩個數相乘而得,那么同學們知道24與這些數字的關系是什么嗎?在提出這一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而與此同時,在學生理解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之后,教師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游戲。游戲形式為:教師報出一個數字,同學們相互牽手抱團,只要抱團人數是這個數字的因數或倍數即算過關,而沒有過關的同學需要集體接受懲罰。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契合了小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以游戲的形式來開展教學,使得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都很高。而由于游戲與教學知識點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學生可以在寓教于樂中充分掌握相關知識點,與此同時,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空間能力等都獲得了充分鍛煉。
(五)以簡潔真誠的教學評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但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都過于籠統,沒有針對性,以至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簡約教學中,教學需要以簡潔、真誠的教學評價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質量提升,以及在此過程中有效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首先,教師需要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學習方法,并且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抓住學生個性特點,從而在針對性、人性化的教學評價中促使學生深刻認知自身不足并掌握改善方法。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需要保持語言的簡潔與真誠,讓學生能夠虛心地接受與反思。例如,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時,教師可以這樣對其進行評價:“你的想法很獨特,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與思考,但仍需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再例如,當學生表達的觀點不正確時,教師可以這樣對其進行評價:“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很有特點,但是這樣一個結果并不是正確的結果,是不是思考過程中的哪個環節出現了偏差?”如此,教學評價的簡潔性與真誠性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知自身不足的基礎上積極地進行自我反思與改善,這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五、 結語
總而言之,簡約教學作為素質教學改革下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簡約教學加以高度重視,從而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的基礎上以簡要精辟的教學內容、簡單厚實的教學環節、簡明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簡潔真誠的教學評價來組織、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高效化學習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計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間觀念以及數據分析能力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志成.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讀與寫,2021,18(13):155.
[2]李榮.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2021,20(32):41.
[3]田興地.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家長(上旬刊),2021,13(8):73-74.
[4]劉潔一.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讀與寫,2021,18(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