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論述了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概念、分類、存在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關于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增收的相關研究成果,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幾點不足,并提出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是未來林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關注這類主體的促農增收作用,充分挖掘林業內部增收潛力的建議。
關鍵詞:林業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農戶增收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F3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4-050-02
一、引言
在現代林業發展模式的沖擊下,以粗放式、分散化為特征的傳統經營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林業產業集約化、現代化的需求,單個農戶在市場競爭體系中相對于規模較大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而言面臨著更大的市場風險,其不僅面臨勞動力、化肥農藥等投入要素價格持續上漲的問題,還要面對環境污染、產品質量監管的壓力,因此農戶的弱勢地位日益顯現。另外,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不斷推廣和使用,農民工尤其是文化程度偏低的農民工非農就業難度不斷擴大,農戶增收困難。要想扭轉局勢,迫切需要向林業產業注入新的生產活力,引領普通農戶與現代林業發展相銜接,而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作為現代林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有助于提升農戶認知能力和勞動力水平,帶動農戶實現增收。
二、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概念和分類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是指在家庭經營承包制度下,與現代林業發展相適應、與改革開放后實行的家庭經營制度及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林業經營組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家庭林場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要生產要素進行林業經營且這部分經營收入對于農戶家庭而言至關重要,并通過承包、租賃或管理自有林地等途徑進行林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林業專業大戶通常是指從事林業種植或者森林養殖的一類群體。他們是在傳統家庭經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林權流轉和生產要素集聚,專業化從事某種林產品生產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且家庭收入主要來自于林業的農民家庭。
家庭林場和林業專業大戶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生產經營范圍不同。通常家庭林場的生產經營需要貫穿整個林業生產的全過程,而專業大戶可以選擇林業生產過程的其中一個階段進行專業化生產。二是生產規模不同。相較于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大戶有著更大的生產規模,對雇工也有需求,長期穩定的雇工關系是林業專業大戶維持正常經營的重要保障。
林業專業合作社主要是指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背景下,為了協助農戶群體解決各類生產問題并向農戶提供生產性服務的農民經濟組織。相較于傳統的生產模式,林業合作社主要有民主管理、法律保障、規模化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優勢。
林業企業是指經營林產品、社會性服務包含林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的盈利性組織。林業龍頭企業是指在林業領域中國家或者地方政府重點關注的對象,是整個行業的“領頭羊”“風向標”。
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特征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集約化。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引進現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從而實現林業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二是專業化。相比于農戶“小而全,全而不精”的低效經營模式,選擇專業化生產某一環節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第三是組織化。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通常以組織的形式面向市場,其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能力更強;最后是社會化。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在林產品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細化分工,每一個環節都會配備更加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以便達到利益最大化目標。
四、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增收的相關研究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在促進農村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是新時代背景下落實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對農戶增收的重要性
事實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在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火車頭”作用,為此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如表1是按照時間序列公布的重要支持新型農林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正式文件。
(二)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是一種兼具生產和服務功能的組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可以實現促進農民增收。
1.訂單農業保障農戶增收。訂單農業具有預期性和保障性,是指農戶與各類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簽訂的林產品收購合同,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了林產品的收購要求。農戶可根據協議約定的農產品交易數量、質量要求,利用自身優勢適當改變農產品經營規模,調整生產結構。穩定的農產品銷售渠道,可防止農戶因為市場、人為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經濟損失,從而有效降低農戶面臨的市場銷售風險。
2.提供就業拓寬增收渠道。據中國農業普查數據庫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各類新型農林業經營主體數量已達204.36萬個,其中有8.64%的普通農戶會選擇參與新型農林業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環節。農民進行林產品生產、加工、管理,一方面,可以通過打工行為直接獲取工作報酬,另一方面,當農民真正地融入到主體的生產過程時,可以通過主體提供的平臺、組織的活動(生產技術培訓、知識科普、技能大賽等)有效提高農民的市場經濟知識、專項業務能力,切實提升農民勞動力素質水平,從而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間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3.林地資源變現,農戶持續增收。耕地、林地為農民家庭中數量最多的家庭資源稟賦,對農村家庭農業收入有著重要作用,因而盤活農戶林地資源,實現資源變現一直是農民關心的問題。目前,盤活林地資源的方式有:林地托管、林地入股和林地流轉。林地托管是指農戶將自家林地托管給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農戶繳納管理費用,由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從而有效降低單個農戶的生產成本。林地入股是指農戶將自家林地折算成股份加入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而股分則是農戶收取主體年度分紅的憑證。林地入股實現了農民變股東,每年農戶可以根據主體所得收益按股分紅,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林地流轉是指農戶通過向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轉出土地使用權,簽訂轉讓協議,并從中獲取林地轉讓金的行為。林地流轉的農戶在獲取林地報酬的同時還能釋放勞動力,給原本留在農村的勞動力提供了進城務工的機會,使其在獲得財產性收入的同時,還能賺取其他收入。
4.其他形式間接提高農民收入。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了自身發展,會加大對農村道路、網絡、水電等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實現道路通暢、信息網絡全覆蓋、水電資源安全有保障。例如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了林產品銷售更加的便利,可能會在村莊澆筑水泥路面、申請設立網絡信息基站等。而這些變化打破了農村生活閉塞的堡壘,增加農民與外界溝通的機會,拓寬農村居民視野,從而間接提升農民收入。
綜上所述,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社會網絡、管理技術和領導者個人魅力等優勢,改善周邊農戶收入水平。具體表現為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通過與農戶簽訂購銷協議、提供就業崗位、林地資源要素變現等方式提高農戶家庭的各類收入水平。
五、綜合述評
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作為林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林業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未來解決農戶收入難題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針對這類主體發展與農戶增收的相關研究尚不多見,相關的研究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主要表現在:一是研究方法側重定性分析,因此研究結果的精確性有待提升;二是研究內容缺乏針對不同主體的異質性分析,有關問題也尚未解答,例如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對農戶的增收效應如何?農戶增收的穩定性如何?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學者們可以更加深入的探討關于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與農戶增收問題,充分發掘林業內部潛力,探尋未來林業產業發展方向,實證考察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帶動效應,實證結果為相關部門制定林業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 Junichi Ito,Zongshun Bao,Qun Su.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China: Exclusion of smallholders and potential gains on participation[J]. Food Policy,2012,37(6).
[2] Zheng Xiang-Qun, & Chen, M.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odel design for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32(2), 106-115.
[3] 奉欽亮,覃凡丁,馬龍波.廣西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SWOT-AHP發展戰略選擇研究[J].林業經濟,2019,41(02):98-105.
[4] 賀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利益聯結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20(10):15-17.
[5] 姜長云.新時代創新完善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19(07):44-53.
[6] 李怡欣,劉翔宇,劉松,梁龍躍,謝屹.北京市家庭林場試點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02):68-72.
[7] 林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機制與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6(02):50-52.
[8] 閔繼勝.新型經營主體經營模式創新分析——基于黑龍江仁發合作社的案例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8(10):50-59.
[9] 張蕾,齊聯,孫敬良.關于新型林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與組織創新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4,36(10):21-25.
(作者單位: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杭州 311316)
[作者簡介:王美蘭(1996—),女,漢族,浙江湖州人,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與政策。]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