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必文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等能力。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教學目的在于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提升理解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有效朗讀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朗讀;教學方法
所謂朗讀,就是出聲地、響亮地讀。“朗讀”,從字詞上分析,其不止具有“讀”的特點,它還兼有有“說”和“聽”的特點。實踐證明,朗讀既能促進小學生語言積累,又能促進小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還能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等。但目前,不少教師對于朗讀教學基本只是走形式,讓學生盲目的讀,枯燥的讀,效果不理想。為此,探索有效的朗讀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工作。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在語文課堂中,學生朗讀的興趣并非自然產生,而是需要教師以某種媒介或者載體,將其心中的朗讀激情點燃,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朗讀。而情境的創設剛好符合小學生所需,教師既可以利用語言向學生繪聲繪色地描述某種景物,也可以引導學生馳騁思維,發揮想象力,從而抓住契機,順勢帶領學生進入朗讀佳境。例如,在教學《夕陽真美》這一課時,筆者以情境帶動學生朗讀,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情境創設,向學生一一展示著不同角度、不同時節、不同地點拍攝的夕陽美景,并利用語言調動學生的朗讀情緒。教師:“哇,夕陽真美!此時我仿佛正吹著海風,欣賞著絕美的夕陽……同學們,你們見過的夕陽是怎么樣的?”(引導學生根據自己見過的夕陽分享)教師繼續:“哪位學生愿意當一名朗誦家,讀一讀《夕陽真美》呢?”果然,這一招非常奏效,學生躍躍欲試,紛紛舉手,爭著“秀”自己的朗讀水平,爭當與眾不同的“朗誦達人”。
二、有效進行朗讀,注重方法指導
有效開展朗讀教學,還必須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朗讀教學是一個科學系統性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讀一遍課文就結束,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專業的朗讀指導。具體來說,在進行課文朗讀前,教師應該先確保學生對文章中的文字都有一個明確的掌握,對字詞的發音都能保證準確無誤。特別是對于一些多音字比如“好奇”中的“好”應該讀成四聲,而“好學生”中的“好”應該讀成三聲等,對于這些細節教師一定要強調給學生。另外,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合理地停頓,對于語氣的輕重如何把握。比如在閱讀《豐碑》這一課文時,在讀到“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在朗讀這幾句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其中關鍵的詞語“深深地”“緩緩地”等,在朗讀時要加強語氣,達到朗讀的效果。此外,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快慢要合理,朗讀的速度要適中,特別是對于詩歌來講,因為詩歌的篇幅一般不是特別長,所以更要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語氣與語調,因為語氣語調對于傳遞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文章的主旨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我們在朗讀《狼牙山五壯士》中壯士的口號聲“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時就一定要以高亢的語調來傳達其中的豪邁之情。
三、享受畫面美感,懷著感情朗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具體課文內容中的美好畫面來激發小學生的情感。小學語文教材比較關注畫面設計,讓小學生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如同是在欣賞一幅美麗而奇妙的畫卷,而且課文內容涉及范圍較廣,有的是大自然的鳥蟲魚獸,有的是奇異的花草樹木,有的則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朗讀這些課文過程中,都能夠促使小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賞心悅目地欣賞美景。例如,在進行《桂林山水》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同時,享受文章中描述的美麗畫面,體會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當小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這些美麗畫面之后,他們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就能夠主動激發自身的情感,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另外,像《七月的天山》《觀潮》和《雅魯藏布大峽谷》等課文,均可采用此種朗讀教學法。
四、理解文章內容,評價朗讀效果
通過朗讀,學生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感悟、體會。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文章的開頭描寫小女孩所處的寒冷、凄涼的環境。朗讀時,朗讀者的內心要充滿對小女孩深深的同情,語調低沉、緩慢。對環境要著重表出“冷”“雪”“黑”,對小女孩要著重表現出“冷”“餓”。讀后引導學生評論,如“在大家團聚的大年夜,小女孩卻不敢回家,我聽出了小女孩的孤苦。”寫小女孩的悲慘結局。第12自然段,第一句對小女孩的描寫,朗讀時語調要低,聲音不要大,語速緩慢,停頓增多。第二句可這樣處理停頓:“她/死了,//在大年夜/凍死了。”朗讀這一句,語氣凝重,語調低沉,但又要飽含悲憤交加的感情。讓學生評價時“美麗可愛的小女孩竟然在大年夜凍死街頭,讓我想到這個社會太殘酷了。”在朗讀評價中可采用教師評、學生評,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多種方式。在學生朗讀學習中,語文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減少批評性的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過程和學習結果展開合理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讓教師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避免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調整對策,提高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效率,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之,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朗讀教學對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全面優化和改善朗讀教學法,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朗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