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紅
摘要:融媒體環境對播音主持語言迎來諸多新挑戰,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規范性至關重要。但當前廣大播音主持工作者,對融媒體環境和語言規范性重視度不足,導致自身適應時代發展的能力不足。對此,基于融媒體環境下,應通過強化語言思想內涵、樹立獨特語言風格、合理運用網絡語言、提升主持人語言能力等策略,進一步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規范性,推動播音主持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環境;播音主持;語言規范
引言
進入融媒體環境下,各類媒體語言注入為播音主持語言提供新活力,豐富多樣的語言內容和形式,增強了播音主持語言表達的魅力。但與此同時,由于網絡中諸多魚龍混雜的語言,影響了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對此,應深刻認知語言規范對播音主持工作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語言習慣和價值觀,適應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工作的轉型發展。
一、融媒體環境對播音主持語言的挑戰
融媒體環境下,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實現各類媒體資源共享,對媒體的生存發展形成心挑戰,各類媒體不斷提高自身水平與服務能力,其競爭意識與綜合實力得到有效鍛煉。然而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媒體工作形成新考驗,其中包括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
一方面,對播音主持語言內容的挑戰。當前網絡語言的快速普及,成為融媒體時代的重要標志。當前網絡語言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網絡名詞,包括山寨、鼠標、粉絲等,不具備相應的感情色彩,僅僅是對特定新鮮事物的表達。第二種則是情感因素的名詞或形容詞,包括高富帥、矮矬窮、屌絲等。第三種是經過重組而重新創造的詞語,如藍瘦香菇、然并卵等。無論是認可一種網絡語言形式,均與傳統語言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使用產生新挑戰。
另一方面,對播音主持語言形式的挑戰。進入融媒體時代下,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為信息獲取提供諸多便捷,但廣大媒體經營者,卻面臨著十分激烈的市場競爭。為獲取長遠的生存和發展,廣大媒體用盡渾身解數,甚至不惜違背道德標準和語言規范,呈現出嘩眾取寵的現象。這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者而言,無疑是自身語言表達規范的巨大挑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親民的語言風格受眾接受度和認可度更高,但部分播音主持工作者,對親民的含義形成錯誤認知,認為口語化、俚語、不文明用語則為親民,將其在播音主持中帶到大眾面前,甚至出現低俗、煽情,違背職業道德操守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這些不僅違背親民的本質,亦大大影響播音主持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策略
(一)強化語言思想內涵
無序性、無內涵的語言表達,難以彰顯語言表達的內在魅力,只有增強語言表達的思想性和內涵性,才能引發受眾深思,提升語言規范性與表達質量。進入融媒體環境下,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其肩負傳播先進思想、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使命和職責,因此,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語言規范性至關重要。為進一步增強語言的思想性,需通過播音主持語言展現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思想價值觀念,通過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規范言行,引發廣大新聞受眾受到積極影響,繼而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實現播音主持傳播優質價值觀念的目的,適應融媒體環境下的受眾需求,推進播音主持語言規范化發展。
(二)樹立獨特語言風格
基于融媒體環境下,媒體領域面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其語言規范不僅關乎個人形象,對自身行業內的綜合競爭能力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對此,播音主持工作者應形成鮮明獨特的語言風格,結合融媒體環境下的受眾需求變化,以及自身的新聞播報中的傳統風格,進一步強化語言的層次性。與此同時,結合節目類型的差異性,合理選擇語言規范,針對民生類節目,主要以“接地氣”語言為主導,縮短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在時政節目中,新聞報道需要以嚴謹規范的語言形式,保證自身的語言風格和新聞播報內容的相契合。總而言之,養成語言風格對語言規范至關重要,在播音主持工作的過程中,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播報內容,針對性選擇語言類型。
(三)合理運用網絡語言
近年來,網絡語言呈現飛速發展趨勢,作為融媒體時代的產物,當前在網絡溝通中運用十分廣泛。融媒體環境下,在開展播音主持工作過程中,體現語言的規范性可以合理運用網絡語言,發揮網絡語言的價值。但由于網絡語言良莠不齊,需要播音主持工作者進行分類,其中新潮、新穎的語言表達運用于播音主持中,能夠增強語言表達的活力。但同時亦包含部分低俗的網絡語言,不利于塑造良好的播音主持形象,以及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此,在運用網絡語言的過程中,應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則,深入挖掘優質網絡語言,并堅決抵制低俗網絡語言,避免為獲取流量而濫用網絡語言的問題,保證語言的規范性、流暢性,彰顯語言表達的思想內核。
(四)提升主持人語言能力
在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規范性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維度著手,加強協調與配合。進入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累積更為充足的語言知識,是應對環境變化,體現語言規范性最有力的手段。對此,播音主持工作者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由于播音主持工作過程中,會應對部分突發問題,只有自身的知識基礎充足,才能靈活回應各類問題。與此同時,播音主持工作者應加強閱讀,不斷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掌握更多的語言規范,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內涵。此外,播音主持工作者需樹立新型工作理念,順應融媒體環境變化,加強語言知識學習和累積,繼而在不同語境下體現出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是時代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產物,對傳統媒體環境產生較大沖擊,亦提出播音主持工作的語言新規范。對此,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應積極學習新的語言表達方式,形成自身獨特的語言風格,適應融媒體發展環境,增強自身專業化水平,承擔起播音主持工作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提高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蘇芳妮.淺議融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J].采寫編,2020(06):109-110.
[2]溫靜君.融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探討[J].傳播力研究,2020,4(03):112-113.
[3]楊佳媛.融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思考[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