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琴
摘要: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催生了“互聯網+”新的傳播方式,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兒童的教育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兒園和家長需要合力采取許多措施,從各個方面創新家長和幼兒園的工作,拉近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系。關于“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與家長工作的新政策探討對于學前教育以及社會的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幼兒園;家長;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和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孩子學前教育問題成為家長和父母關注的焦點。在互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下,身為信息化時代的我們,網絡成為我們了解世界,溝通交往的橋梁。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快速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并且發揮重要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和家長工作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和與時俱進,更好實現家庭和校園共育,更好的培養孩子,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幼兒園和家長工作添磚加瓦。
一、“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家長工作面對的困難
1.信息傳播媒介改變,對教師掌握家長工作規律增加難度
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方式多元化,從本質層面突破空間和時間局限,人們不僅局限于信息被動接受者,可通過移動端掌握相關信息,通過交流平臺充分展示自我見解,并與他人做好相應的互動。如家長可處于微信群內發表關于幼兒園自身管理的見解,引發其他幼兒家長持有不同看法,促使教師面對多個不同個性、需求的家長個體。家長個性化需求顯著增加幼兒園家長工作開展難度,精準性掌握統一、規律的家長難度較大。
2.網絡教育信息資源日益增多,對教師權威地位帶來挑戰
伴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興起和推廣,移動互聯網逐步普及,信息無需固化記憶于人類大腦內,外部海量存儲信息隨需可得。早教資訊、家長日記、家長群等,各類網絡平臺促使父母無需出門便可獲取豐富相關知識和信息。
3.信息技術引發團體知識社會組織創新影響親師關系
新媒體高速發展促使人們循序漸進建立以知識為核心導向社交網絡,實現社會化知識組織于共享模式,實現成員個性化發展于集體智慧增長。幼兒園家長也因同一個目標構建新共享組織,如隨著家長自身維權意識強化,以個體事件建立維權組織,對教師缺少充分信任,亦或發生沖突矛盾時,盲目集體化追責,為幼兒園和教師帶來不良影響,也為孩子處于幼兒正常生活和學習帶來干擾。
4.信息時代需“數字公民”對教師信息素養要求較高
擁有信息技術自身能力作為當下必備技能,方可處于復雜生存環境下獲取新知識、新問題、獲得新發展。作為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為更好應對信息時代幼兒園家長工作新變化,除應具備傳統教師專業知識技能外,更應全方位掌握先進得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利用互聯網技術帶來便捷性,創新實際工作方法,高質量開展幼兒園家長工作。
二、互聯網時代對家園共育的實踐探索
1.積極引導,傳播教育正能量,在交流中提升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實現統一化是幼兒園家長工作全面落實基礎,應積極發揮互聯網自身優勢,不斷做好正確引導,傳播教育實際正能量,在實際交流中顯著提升教育理念。教師可充分選用網站、微信群等載體轉發育兒文章,充分吸引家長進行關注和學習,可也選用網絡直播平臺,以人們關注焦點、熱點為核心,促使家長無需到幼兒園便可獲取專業解釋。同時,教師可及時結合實際狀況,將科學育兒自身經驗和方法錄制為微課,通過微信群進行分享,促使家長可第一時間獲取實際所需,豐富家長育兒相關知識,助力家長樹立正確教育理念,傳播教育正能量,處于交流提升教育理念,針對性解決家長自身實際困惑,促使家長開展幼兒工作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2.激情參與,共建互動平臺,在合作中促進幼兒成長
幼兒園應充分建立公平、公正環境,吸引家長充分參與管理和決策,從本質層面突破原有被動“聽會式”參與方式,最大限度利用信息化舉措,接收更多家長深層次參與幼兒園管理中,促使整個幼兒園管理實現民主化、科學化。如成立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時,可處于幼兒園內網上發布相應招聘公告,促使具有意愿得家長參與幼兒園服務中,顯著提高家長委員會實際效能,為廣大幼兒相關活動實時提供助力。定期讓家長參與幼兒園實際教研活動、開放日活動等,鼓勵支持家長用手機錄制活動片段,在微信、微博等平臺發布,促使更多家長深層次了解和掌握幼兒園,看到孩子自身發展,給予幼兒園和教師充分支持。
3.有效溝通,凈化網絡空間,在互動中加深理解和支持
高效、及時得溝通可充分減少各類沖突,教師應積極利用新媒體自身優勢,促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各類活動和幼兒處于園內狀況,創建班級家長微信群,每天定期發送信息,確保幼兒處于園內狀況及時傳輸至家長端,與家長充分做好交流和溝通,增進家園實際聯系,減少各類沖突和矛盾,顯著增強家長信任度。應充分與家長做好溝通和交流,采取強有力措施凈化網絡實際空間,在實際互動和交流中獲取更多支持和理解,獲取更多家長信任,家園互動應確保信息交流可靠性、真實性,實現高效化溝通目標。
4.管理沖突,發揮新媒體功能,構建和諧家園共同體
新媒體最為典型特征是實時性,家長對幼兒園或教師反饋、評價是積累結果,特別是負面平面,若缺少合理得反饋途徑,家長便可通過網絡媒體發表,所以教師應充分增強自身敏感度,動態化關注家長實際動態,了解家長自身實際需求,及時化解相應誤會,助力家長理性解決各類問題,構建和諧、愉悅家園共同體,確保家長與教師形成較佳得關系。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特征,明晰各類管理實際特征,及時與家長做好交流,掌握家長自身思想發展動態,構建平等、和諧環境,充分發揮新媒體功能,實現較佳的管理沖突矛盾。
結束語
信息時代背景下,為幼兒園管理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應力爭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能,滿足當下時代基本需求,創新幼兒園家長工作機制,變更當下工作思路,充分將信息技術融入幼兒園工作中,選取多元化的工作開展策略,為家長工作高效化開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可心."互聯網+"時代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的有效方法分析[J].今天,2021(13):1.
[2]丁思夢.探討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幼兒園家園共育策略[J].好日子,2021(31):1.
[3]夏英.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做好農村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