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茜
摘要: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技術在教育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數學學科是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旨在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優化模式
新媒體技術具有較多的功能,在教育行業中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工具,一定程度上使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借助新媒體技術,學生既可以高效解決學習問題,也可以為學習生活提供一定趣味性,促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感受數學魅力。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學模式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模式很有必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就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基礎知識補課。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教育活動,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促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獲得更多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性學習,如有的學生喜歡幾何圖形,有的學生喜歡研究公式和邏輯推理等,都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角”內容時,對于角的概念很多學生不能夠完全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這部分知識制作成視頻與音頻結合的形式,并且教師可以適當演示教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為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提供重復學習機會,同時也可以為完全理解的學生提供更多資源。
二、運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涉及到數學專業術語、概念、多種運算法則、各種數量轉換、圖形等內容,教師都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將一些復雜抽象的問題直觀的展示出來,促使教學難點簡單化,促使學生能夠掌握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進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1]。
例如,在學習“認知圖形”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直觀性的特點,通過視覺促使學生識別幾何圖形,并且教會學生在實際中應用,幫助學生掌握圖形的特點。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比如“球形”教師便可以向學生詢問“這是什么圖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球形?”“球形與圓形的什么相似之處?”這時學生會深入思考,并且會給出答案。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球體和圓形之間的關系,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的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圖形,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二者之間的聯系。
三、通過微課促使數學緊貼實際
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小學教學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充分運用微課為學生展示相關教學內容是教師最常采用的教學方式,教師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并結合數學教學目標,運用微課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生活實際。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搜索相關內容,也可以自己依據教學實情制作相關視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2]。
例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擇播放一段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微課內容,與接下來課堂教學內容相呼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增添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正式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數學公式、計算法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的展現出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為數學知識增加生動性,將新媒體技術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意識,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
四、情境教學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結合教育改革體系,數學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也是時代發展趨勢,為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借助各種現代化教學平臺,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3]。通過這些新媒體技術向學生擴展和鞏固數學知識,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小數加減法”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超市購物的場景,如小紅去超市買一個蛋糕12.5元,又買了2支筆和2個筆記本,其價錢分別是1.5元和1.2元,則小紅需要付給售貨員多少錢?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學生腦中會聯想若是自己買東西需要多少錢?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運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同時也能夠將重點難點知識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直觀展示出來,為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供便利,借助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知識層面,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新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探析[J].新課程,2021(46):144.
[2]李剛.借助新媒體,提升教學效率——新媒體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10):39-40.
[3]慕巧紅.新媒體時代小學數學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研究[J].智力,2021(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