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瓊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增效減負是新課改革的要求,這代表了教師要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增加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要保證在兼顧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學生發展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進行學習。此外,小學語文教學增效減負還要求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要幫助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思考和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策略
在教育改革和社會進步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對教學創新越來越重視,學會并重視創新是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推廣的必要基礎,是語文教學改革創新的外在表現。由于小學生的表達能力較為有限,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在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小學生的完整三觀和健全人格完善。要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正確態度,幫助小學生養成綜合素質。教師要調整觀念,要將增效減負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去,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一、注重基礎講解
語文教師要理解基礎知識對于小學生教學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要貫通樂趣教學的特色教學方式,在樂趣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對于學習和生活的意義。語文教師要細心地講好基礎知識,要利用樂趣教學使學生形成對于語文的正確認識明白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要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的疑惑,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教學效果。基礎知識打牢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有提升的機會。在以往的語文教育中,過于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只關注學生成績,以成績為金標準。但是在興趣教學中要鼓勵廣大學生參與知識探究,了解知識形成過程,以此推動后續教學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要整節課在講臺上干巴巴的講述理論知識,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還可以給學生分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享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合作競爭和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思維探究欲望,對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也具有積極作用。這正是興趣教學利用在教學中的正確方式。
二、創新題目講解方式
教師在題目講評時一般沒有具體的施教內容、施教計劃以及教案可以使用。全憑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課堂布置。因此老師一定要在試題講評的基礎上對數學講評課堂進行創造,讓學生在講評中充滿參與感。由于語文題目講評上經常出現老師一味的進行試卷講授、學生一言不發的情況、這樣學生缺乏跟隨老師思維進行思考的積極性,在課堂上非常容易走神。某些成績較好和錯題較少的同學也沒有興趣聽課,這樣使講評課非常的枯燥無味容易讓學生浮躁。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題目分析和題目相關的知識點總結,要領導學生明白考察范圍中對于知識點要求學生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方式。還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缺失和薄弱的部分,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和聽講。在題目講評中老師要盡量采用詼諧有趣的語言,據通俗易懂的例子,促進樂趣教學的實施。
三、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
采用分層式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具體教學中發現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能夠快速的理解教學內容并跟上教學部分,但是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因為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而需要教師反復的講解和學生不斷地練習才可以掌握基礎知識。因此我在工作中就會將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為他們布置不同的作業,基礎薄弱的學生的作業偏向基礎鞏固,基礎扎實的學生的作業則更具有創新性。此外外還應當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上,能夠更加的及時有效反映出學生的狀態。根據學生的表現盡量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線上聊天,在給家長不增加過多負擔的前提下向家長溝通和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并與家長達成促進學生進步的家校聯動的共識。
四、優化教學方式
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結構。在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小學生主要要學習音節、字詞還要學習閱讀與寫作,因此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較為冗雜,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以嚴格的要求來督促學生,這雖然能夠讓小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掌握課堂知識,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學業壓力。為了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性,一定要由教師從自身原因出發,更新自我關于教學的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與討論,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與討論時間,其次教師要在講解重難點知識的時候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教學次數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針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或者學生的其他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詢問并耐心向學生進行講解。
五、優化作業設計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增效減負的意思是將傳統繁復的作業形式盡可能的進行創新優化,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保證學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又能夠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應當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布置課后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一部分的作業,例如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書寫,根據大家的掌握情況,減少作業,這樣就能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在學生完成作業的時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要關注學生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效果。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導下完成作業。教師要盡量精簡學生的課后作業,增加針對性,減少不必要作業。
六、結語
小學語文不僅有教學目標、還有德育目標,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幫助小學生學會一定的人生道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這一點要求上來說,教師更要把握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素養培養,為小學生的美好人生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艷杰.”雙減”政策下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1(12):208-209.
[2]陶梅菊.”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2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