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香萍
摘要:混齡班對兒童的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促進兒童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智力、社交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本文從幼兒園混齡班大帶小的年齡構成、課程建設、環境三個方面論述了混齡班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混齡班;大帶小;教育教學;策略
一、混齡班教育的意義
混齡教育是什么?所謂“混齡班”,是指將年齡差距超過12個月的兒童分到一個班里,讓不同年齡、不同發展水平的兒童在相同的學習和生活中共同生活。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幼兒園都采用了同齡人的教學組織模式,嚴格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這一相對傳統的集體化教學模式,符合了我國一貫堅持的校本課程制度。這種同齡班的教學方式沒有充分地顧及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的不同,會導致有些孩子不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經過幾年的成功實踐,證明了混齡教學在我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預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入學和社會性發展。兒童是否能夠適應當今世界的發展,其主要因素是其語言水平。在混齡班級,學齡前的孩子們會模仿他們的語言,而年長的孩子則會通過改正自己的錯誤來提升自己,一起成長。
2.促進幼兒思維能力和智力的發展
混齡教育的兒童,由于其年齡的差異,在混齡教學中,以模仿的方式觀察較大的兒童進行發散性的思考,而較大的兒童則以此為基礎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其智能與思考能力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3.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部分家庭僅有一個孩子,多數孩子不具備與他人共享的習慣,但在混齡教育中,有弟弟妹妹,遇到弟弟妹妹時,也會與弟弟妹妹分享,因此,在擁有分享意識后,他們更樂于在沖突發生時保持低調,享受做哥哥姐姐的快樂與擔當;而與年長的小朋友們的互動,讓他們的理解力、觀察力、模仿力都有所提高,也充分感受到從哥哥姐姐中所獲得的照顧關系和激勵幫助,從而學會關心他人。通過這種方式,矯正了獨生子女的自私、依賴性、獨立性、溝通能力差等不良的行為和個性,有利于其養成良好的社會品性,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素質。
二、關于幼兒園混齡班的年齡組合
1.間齡混齡班
在大中兒童混齡班,由于兒童年齡差異大,兒童之間的經驗也比較豐富,因此對老師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在進行教學時要因材施教。在間隔混齡教學中,大孩子在各種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主導作用,大孩子與小孩子的交往也更頻繁,對促進兒童的社會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2.全混齡班
在小孩到大孩子階段,由于小的孩子尚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規范,而大兒童則基本已發展成熟,能力較強,因此,這是老師們的一大難題。需要因材施教?;忑g教學模式下,混齡教學和團體教學都要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進行教學。這一點和混齡班的實力相差太大了。不適合進行集中教學,但是如果孩子們的比例合適,課程內容合適,就可以進行。因此,在混齡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其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
3.近齡混齡班
中班與小班、大班與中班之間的近齡混齡班與同齡班之間的能力和年齡相差不大,所以對老師的因材施教并沒有太大的要求,但在進行混齡班的時候,老師們還是要考慮到兩個年齡段的不同,選擇的課程也要適應不同的年齡段。
三、關于幼兒園混齡班教育的課程建設
混齡班旨在最大程度地增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交流,以達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在當前的水準上的進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程目標
目標可劃分為一般的和特定的。整體目標:使每一個兒童都能在原有的水準上成長。具體的目標可以劃分為“共”和“層級”兩種,既要兼顧孩子的共同目的,又要兼顧孩子的興趣、認知水平、學習特點和思維能力。(1)共性目標:都能感受游戲的特殊魅力,體驗混齡游戲之間的快樂。(2)分層目標:大班幼兒具有初步的大帶小責任意識,能較清楚地介紹玩法并指導弟弟妹妹玩;小班幼兒愿意參與交流活動,體驗分享及和哥哥姐姐一起玩的樂趣。例如:小班社會活動送小魚回家,這堂課的設計意圖為:“兒童、成人和同齡人共同生活、交流、探索、游戲是社會學習的主要方式。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與他人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機會和條件,并對他們進行指導?!辈粌H僅是同學、老師、家長,更要打破自己的小圈子,和更多的人溝通。小朋友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很好奇,喜歡玩沙子,玩起來也很開心。
2.課程組織形式
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讓大年齡、幼兒去幫助小年齡幼兒。在合作中,孩子們或協商、或詢問、或建議。通過交流合作,使幼兒達成共識,促使每個孩子在異齡互動中獲得跳躍性發展,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高。而在游戲時間不管是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游戲,還是在平常的區域游戲中都可以實行混齡,小孩子可以通過大孩子玩的游戲或表演的游戲進行模仿從而提高自己的游戲水平。
3.課程評價
在此階段,主要是教師的自我評估,包括幼兒園的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家長和兒童等均可參與評價。例如《送小魚回家》一節,老師就對自己進行了反思:玩沙是兒童的天性,因此在游戲中,他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愿意挖坑蓋房子,用樹葉做推土機,有的小朋友將小花、小草栽在房屋周圍,用樹葉做船。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性。但是,在這次活動中,因為沒有明確的老師要求,大班的小朋友都在水池中嬉戲,而小班的小朋友則是向老師求助,而不是向大哥和姐姐求助。這里著重于對自身教學過程的思考與評判。同時要注意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和父母的反饋。應從多個層面、多層面進行評估,以推動和改進課程的建設。
結語
因此,要從強化學校、班級的管理、教師的思想觀念、能力、家庭的構建、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和合作,全方位地提高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葛曉英.混齡班幼兒教育活動實例[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梁志燊.蒙臺梭利教育在幼兒園中的成功運用[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