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闊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給教師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非常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計算機教學;高效課堂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給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了實質性的變化,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為學生創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保證了課堂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為初中計算機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初中計算機教學現狀分析
1.傳統教育理念嚴重,對課程重視度不夠。綜觀當前的初中計算機教學現狀,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計算機課程不屬于考試范圍,所以對計算機教學的重視度不夠。甚至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計算機課常常被其他必考學科占用,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教學資源落后,影響教學效率。教材與教學內容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如果所采用的計算機課程教材不符合當前的課程教學要求,只是給學生講授基礎知識,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就很難實現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
3.重理論輕實踐,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初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既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重視對學生計算機技能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實現初中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常常根據課本講授知識,或者以試卷考查的方式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操作水平的培養,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只是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不會上機操作,無法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比較感興趣,自然會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以往的計算機教學較為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計算機教學,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以圖文并茂的優勢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新鮮感,還能使教學形象化、具體化,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2.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促進主動學習。由于受長期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式的應用上比較單一,學生處于一種相對比較被動的狀態下聽課,學習興趣不足,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3.有助于優化教學方式,改善學習態度。在計算機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不僅能改變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還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視頻,實現一對一的有效教學模式,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幫助學生理解在傳統課堂上不好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從煩瑣、無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逐漸喜歡上計算機的探究學習與實踐操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創新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
1.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的學習行為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的。信息技術具有圖文聲像兼具的豐富功能,可將書本上靜態的知識以生動、靈活的方式呈現出來,動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程知識學習更為有趣,有助于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為此,在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豐富功能,克服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生動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計算機學習中,從而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新建網頁”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錄屏功能為學生展示如何操作,將新建網頁的過程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階段的計算機知識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與操作性特點,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不僅對教師教學有較高的要求,也需要學生對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利用微視頻的功能制作教學課件,以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課堂學習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密切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合理的教學課件,改善傳統教師口述式的教學方式,以生動的視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計算機知識,進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3.活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在傳統的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講解重點和難點知識,但即便如此,學生還是無法對重難點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此種情況,如果教師能用信息技術的功能來講解重難點知識,借助圖片、文字及動畫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講授知識,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持久,還能讓學生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將已有知識經驗與課堂新知之間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巧用信息技術,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課程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視度日益提升,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摒棄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遵循以生為本原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分析與探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成學習目標。
5.采用信息技術,強化課后鞏固效果。除了課堂教學知識之外,課后學習對知識的鞏固也非常有必要。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如果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學會了計算機的相關知識,課后不進行練習與摸索,很難真正掌握計算機知識,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董自皎.微課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中小學電教.
[2]趙蓉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學計算機教學探析.成才之路.
[3]夏愛雪.淺析信息化背景下對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思考.教育現代化.
[4]喬榮.淺析計算機基礎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切性.讀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