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摘要:在社會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事業也迎來了新的突破,教育教學模式越來越豐富,許多教師主動優化和改良傳統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及發展指明道路及方向。對于高中政治教學來說,教學策略的改進以及調整非常有必要,其中案例教學法的出現頻率較高,效果非常明顯。教師會列舉典型案例,鼓勵學生站在政治的視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三觀,塑造完善的人格,在政治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提升個人的政治核心素養水平。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案例教學法;應用分析
引言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高中政治學科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地位越來越高,科學合理的政治教學有助于與強化學生對當前政治局勢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觀念以及正確的人生三觀,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進而主動自覺的學習知識,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教師需要逐步優化課堂氛圍,借助案例教學來減輕學生的理解壓力及負擔,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自主學習并實現活學活用。
1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三觀
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人身三觀的塑造非常關鍵,是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教師需要從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著手,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引導,保障學生能夠站在正確的視角進一步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高中生正處于個人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人生三觀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三觀對學生的政治學習以及社會實踐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錯誤的人生三觀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高中政治教學的育人作用比較明顯,是培養學生正確三觀的關鍵學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全方位系統的學習正確的理論知識,盡量避免學生出現片面認知和思想偏差。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有效拓展及延伸,借助各種典型案例來與強化學生的概念認知和理解,保障學生能夠實現自我規范和自我引導,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指導下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主動做到明辨是非,進而真正實現學校人向社會人的順利過渡。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教師需要以學生良好政治觀的塑造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對我國當前的政治發展局面以及公眾參與政治的具體要求有一個系統性的認知,進而逐步產生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生三觀。其中公民選舉知識的介紹以及分析非常關鍵,教師則可以列舉人大代表選舉的典型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共同思考。強化學生對選舉條件選舉流程的理解,調動學生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學生在個人社會責任感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知識并指導個人的社會實踐。
2開拓學生的視野
在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視角,靈活利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學生的視野變得越來越開拓,同時能夠逐步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圍繞政治這門課程的特殊屬性,了解政治與社會之間的邏輯關系,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借助政治教學來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思想境界。與其他學科生相比,政治學科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比較直接,有一部分教師仍然采取簡單理論講解的形式機械性的灌輸知識,學生對政治內容的理解比較片面,眼界也不夠寬廣,對政治知識的認知非常的模糊,難以實現深入淺出的判斷及分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主動借助案例教學,將時事政治和教材知識相結合,與學生共同分析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通過簡單的案例講解以及模擬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全面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比如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文化傳播時,教師一方面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世界文化的發展史,另一方面需要從我國的節日習俗以及傳統文化著手,在簡單講解文化案例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我國以及其他國家文化的認知,通過綜合對比以及研究突出我國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保證學生能夠逐步樹立一定的文化自信心,在尊重我國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始終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他國的文化,逐步開放個人的視野,學會站在國際化的視角分析各種文化。
3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及形式
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直接,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借助多種現代化的教學元素和創造性的教學對策來吸引學生眼球,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自主探索。傳統黑板板書以及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學生缺乏積極性。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持續下降。學生的思維拓展以及視野提升也無從談起,案例教學有助于規避這些現實問題,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應對的情緒,讓整個課堂氛圍更加生動和活躍。教師會結合課本知識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通過書本案例以及生活案例的有效總結及生動展示讓學生自主思考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認知。如果教學時間比較寬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說出個人的不同觀點,在互換師生角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學生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感知,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唯物辯證法和聯系觀時,教師則可以著眼于“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基本觀點,引導學生分析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深度以及廣度,鼓勵學生主動發表個人的想法并模仿教師說出各種典型案例。大部分的案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明顯的育人作用及優勢,學生也可以在趣味十足的課堂中各抒己見,學習能動性和自信心比較足,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和頓悟。
結語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效果比較顯著,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政治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借助案例教學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三觀,開拓學生的眼界,逐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凸顯學生主體價值,真正打造品質課堂和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鄧吉龍. 基于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 明日, 2019(30):1.
[2]王錫瓊. 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20.
[3]高玉波. 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與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