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會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英語教學工作在進行的創新和完善。而閱讀教學占據著英語教學的很大一部分比重,這也和學生的學習素養直接掛鉤。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老師當前的主要任務。本文就將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為主要內容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途徑;探究
引言
隨著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的改革,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表達技能以及文化素養等等,從而培育出全能型的綜合性的語言人才。而為了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對閱讀教學觀念或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要認識到學生的不同點和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主動性。通過豐富的閱讀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來逐漸提升學生的理解素養,并且也要認識到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性的解決。
一、打好詞匯基礎,培養猜詞的能力
在當前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永遠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只有擁有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夠克服閱讀的學習困難和挑戰。在日常的學習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學習一些全新的詞匯擴大學生的詞匯積累,同時也要注重培養猜詞能力,讓學生結合語言環境進行詞義的猜測。在開展詞匯教學時老師需要讓學生學習一些構詞的知識,讓他們靈活地記住單詞含義。而且也可以制定一些目標讓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從而通過這些教學形式來督促學生學習,擴大他們的詞匯量。訓練學生的猜詞能力對于閱讀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會存在著一些生詞,但是根據聯系上下文以及全文的主題能夠猜測出詞義,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這個能力從而為后續的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開展Uni 3《Under the sea》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詞匯并且讓他們樹立保護海洋動物的意識。首先讓學生學習這個單元最基本的詞匯是開展閱讀學習的第一步。這個單元的詞匯主要是圍繞著海里面的一些動物而展開的,針對于這個主題教師就可以通過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反映一些圖片,讓學生在圖片的輔助之下來記憶單詞的含義,更加具有效率。在單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詞匯的鞏固,并且把一些復雜的單詞通過小動畫的形式進行拆分讓學生記憶的更加牢固。
二、通過問題探究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會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是仍然需要教師去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學好閱讀的一個前提,所以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探究的形式來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問題探究也就是教師需要對閱讀內容有深入的了解,要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要制定出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根據這些內容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和瀏覽,讓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從而找到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夠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選修七Unit 5《Traveling abroad》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圍繞著出國學習或者旅行這個主題來歸納總結出文章的大致內容并且能夠進一步明確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區別。在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就通過問題的形式來進行引入,我想讓學生尋找一下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并且說一說主人公是如何適應英國的生活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內容的瀏覽,這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參與感更強主動性也更強。
三、豐富閱讀背景知識,營造課堂氛圍
在閱讀學習中,大多數的閱讀內容都是圍繞著西方文化而展開的。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對于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介紹,然后找出中方和西方文化上存在的差異,幫助學生對于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文章主題的猜測和判斷。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題材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僅涉及到文化也涉及到醫療、科學研究等領域。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向學生滲透這些學科知識內容,讓他們在閱讀學習時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從而豐富課堂。內容也涉及到醫療、科學研究等領域。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向學生滲透這些學科知識內容讓他們在閱讀學習時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活躍課堂的氣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根據閱讀教學的需求,以及學生實際的情況來對于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創新。英語閱讀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師應該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做好設計與規劃,從而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及思維素養,最終促進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朱小偉.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指導思想探究[J].英語教師,2021,21(23):147-149.
[2]王文婷. “6+1”課堂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9.DOI:10.27214/d.cnki.glcsu.2019.0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