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要達成的目標是確保學生的語言表達、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在進行語言表達時要確保具有條理性、邏輯性,閱讀過程中對語言有更深入的理解。對學生而言,這兩種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必須要尋找到可行的途徑來達成培養目的。在小學階段,習作教學是不可忽視的,學生受到的約束是較少的,切實完成好教學工作能使學生將個人的想法、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對習作教學產生影響的因素是較多的,在展開教學時必須要尋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保證出現的問題能切實解決。不少專家、教師對此問題展開深入研究,關注的重點放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上,要尋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大幅提升,使小學習作教學出現的諸多問題能切實解決。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7-104-03
【本文著錄格式】林燕妮.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課外語文,2022,21(07):104-106.
展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時,要重點關注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將個人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要保證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對他人想法有正確的理解。要保證這個目標順利達成,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寫作學習。保證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能順利達成,習作教學必須予以加強,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指導作用,針對習作教學予以優化,重點針對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廣大教師必須對此有清晰認知,確保教學工作能順利展開。
在對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時,將其融入習作教學中保證教學效果更為理想。隨著社會前行腳步逐漸加快,語文教學模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當前必須將課程改革工作做到位,將語文核心素養作為關注重點,尤其是要保證學生思維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保證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在生活中加以合理應用。
(一)推進語文課程改革
時代前行的腳步持續加快,保證社會發展更穩健,必須對新需求有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完成好語文課程改革工作。在現階段,新課程改革工作正在深入展開,效果是明顯的。變化節奏太快會導致問題出現。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教師對知識講解的重視程度是較高的,但基礎能力提高并未得到重視,導致學生的發展不夠全面,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教師在組織習作教學時,對習作能力、習作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較為傳統,將關注點放在了分數上,使學生的習作大致相同,個人的情感無法在作文中體現出來,這對習作思維進行培養的效果達不到預期,學生參與學習的意愿會變得較為低下。保證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大幅提高,必須要對傳統教學的弊端予以消除,國內不少的專家、學者針對教學實踐展開深入探析,從取得的結果來看,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關注重點。在對語文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選擇的教學模式是最合理的,確保習作教學中不會將關注點完全放在知識傳授上,更重要的是對思維體系、情感模式加以構建,確保學生擁有的基礎能力得到增強,使學生在更大的空間發展自我,最終使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有明顯提升。展開小學習作教學時,要將核心素養培養納入課堂,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對評價方式予以革新。為保證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能順利達成,教師要尋找到可行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必須要突顯出來,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獲得更豐富的體驗,能主動將個人的想法、情感表達出來,面對問題時可以有效應對、處理,學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維、創新思維,各方面的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提升。保證習作教學呈現出多元特征,要針對習作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確保整個教學更具靈活性,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提升語文教師素養
保證小學習作教學、語文核心素養能真正融合,語文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要保證教學能力有大幅提升。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將語文核心素養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此基礎上完成好行為、思想模式的改革。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可通過教材學習知識,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在與教師相處的過程中也會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所以在組織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厘清思路,并針對教學行為進行管理,保證學生各方面能力有明顯的提高。對教師素養予以提升所要達成的目標是確保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對教學行為予以改進,確保選擇的教學模式是最為合適的,確保學生能更積極地投入學習,內心不會產生陌生感。教師要對終身學習予以重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研討、交流等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對習作技巧予以總結,并尋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
(三)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關注的重點,教師要對此有清晰的認知,將其融入課堂教學,如此方可使學生擁有的語言交流、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有大幅提升,而且自我認知也會更加全面。對小學習作教學來說,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應納入其中,確保學生能積極投入習作練習,保證學生能力大幅提高。現階段,評價標準有明顯的變化,要求教師尋找到可行的途徑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并對教學進度加以控制,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總結、反思,主動投入習作學習,并將個人的想法、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學生的習作會與生活緊密相關,“假大空”現象自然能消除。教師在對習作教學方案予以制定的過程中,讀寫能力的提高是不可忽視的,這是保證習作教學順利展開的基礎,對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一)作文缺少真實感情表達
我國的新課改工作正在深入展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出現明顯的變化,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具體的文字展現出來。從習作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作文在可讀性方面是有明顯欠缺的,情感未能通過文字展現出來,教學的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學生在完成習作的過程中,文章立意的受重視程度是較低的,未能尋找到合適的寫作素材,學生在面對命題文章時會出現手足無措之感,尤其是個人情感難以真正展現。
(二)作文呈現模板化趨勢
教師在對學生的習作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依舊將關注重點放在成績上,對日常教學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升。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想要保證學生能獲得理想的分數,會依據考試要求展開課堂教學,使整個教學顯得過于刻板,學生的個性特點難以通過具體的文字展現出來,寫作方法、寫作內容沒有創新性,真情實感要真正表達出來是難度較大的。
(一)注重啟發,引導學生習作思維
小學生的年齡不大,認知能力較為薄弱,而且生活體驗也不夠豐富,教師在對習作任務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必須要尋找到合適的突破點,不可只從成人角度思考問題。有些事物對教師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卻是不夠了解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切實增強,并能將個人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保證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達成。比如,在展開《家鄉的景物》教學時,從字面意思對作文題目進行理解的難度并不大,學生并不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習俗等,要求教師對多媒體加以充分利用,使文化古跡、風景名勝能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閱讀與家鄉相關的文章,促使其內心生發出自豪感,通過語言文字來對家鄉美景予以介紹,在此過程中,學生習作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升。教師展開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強化啟發、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對習作的目的、要求等有清晰的認知,這樣就能保證作文內容更具可讀性。
(二)寫作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為了使作文內容能將情感展現出來,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學生將個人的生活體驗融入作文中,只有作文內容真正具有真情實感,其感染力才會展現出來。在展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寫作內容必須要和生活實際是相貼近的,并要保證生活場景能真正融入課堂,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切實提高,想象力也會變得更豐富。教師對作文任務進行布置時,可先對作文內容予以模擬,確保學生能積極參與其中,模擬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體驗,這為發散思維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為了使學生完成“拔河”文章的寫作,可先在班級內組織一次拔河比賽,保證學生對拔河帶來的愉悅感有切身體會,能獲得一些其他的體驗,學生的寫作自然可獲得堅實的基礎,作文內容更加真實,呈現良好的可讀性。
(三)放大細節,激發學生想象思維
小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細節描寫不到位的情況是較為常見的,導致此種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觀察不夠細致,而且想象思維能力較為薄弱。學生對寫作材料的認知不夠立體、連續、動態,即使能尋找到大量文字進行描述的話,也會顯得平淡無奇。若想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該要對細節描寫的指導予以加強,促使學生展開想象,確保作文內容能真正細化,保證作文內容更具可讀性,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會有大幅提升。比如,展開《童年趣事》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回憶。有學生想要對“穿衣比賽”進行介紹,所寫的作文卻顯得非常籠統,寥寥數語就將游戲描述出來,作文質量較為低下,無法讓閱讀者產生共鳴。為了使學生能展開更豐富的想象,作文內容可以更加翔實,并具有趣味性,教師應該對此加以充分利用,引導學生對某個細節予以放大處理,尤其是要將游戲帶來的趣味充分展現出來。教師先讓全班學生都想象“穿衣游戲”的場景,再邀請幾名學生現場玩一玩穿衣游戲,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在有趣的比賽中選出一名穿衣速度最快且穿得最整齊的學生、一名穿衣速度最慢還鬧出笑話的學生,以及一名還想再參加穿衣比賽的學生,通過添加這三個細節,學生很集中、很細致地觀察游戲全程,增強習作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利用多媒體設備錄制學生的游戲過程,讓學生據此大膽想象、著手創造,豐富習作內容,為習作注入更多活力。教師再現有趣場景,讓學生有想象的附著點,寫出內容豐富、細節有趣的作文。
當前我國不斷推進的教學改革活動,教師要在確保學生能力提高的情況下,也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使其能在愉悅的環境下獲取知識。怎樣培養小學生的習作興趣與核心素養,讓學生逐漸愛上習作,是值得教師不斷思考和反思的重中之重。為更好地培養小學生在核心素養下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充分認識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在日常習作教學中注重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的習作思維,注意放大細節,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生的思維寬度,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與熱情,鞏固并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季露燕.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
[2]闕朝乾.論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8(13).
[3]郭紅梅.論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9(A5).
[4]鄧春艷.論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明日,2018(46).
[5]陳曉景.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2).
[6]陳海波.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1).
作者簡介:林燕妮,女,1984年生,廣東中山人,本科,一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