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述華
摘要:我國有著濃厚的詩詞傳統,從古至今我國的文學家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入對于童詩的鑒賞與寫作教學,對于我國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進行童詩的鑒賞與創作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特點,整理研究童詩課堂中的一些經典案例,找到適合學生的童詩鑒賞與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童詩教學狀況進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童詩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希望對當前的小學童詩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詩創作;教學方法
引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詩詞教學的傳統,古代的先賢就通過各種書籍早早對學生進行了詩詞教育。童詩鑒賞與童詩創作是童詩教學的兩個重要方面,也是教師應當注意的側重點。童詩鑒賞教學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野與教師的引導,對一些童詩作品進行賞析,去體會詩詞的美好。童詩寫作教學則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文知識與寫作技巧,創作出具有自身獨特色彩的詩詞。童詩寫作這種教學更能發揮學生的獨特色彩,拓展學生思維。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嘗試童詩教學的作用
(一)童詩創作讓學生參與生活
在如今的小學教學階段,教師與學生都不注重培養學生參與生活的意識,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與家長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與生活中去,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的身心更加健康的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入童詩創作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參與學習生活的程度。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讓學生去感受生活,融入自然,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去感受這個世界,積累童詩創作的素材。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世界,增強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童詩創作,學生能夠進一步的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去,體會生活的美好。
(二)童詩創作讓學生體會創新
通過童詩創作,能夠增強學生的額創新能力。童詩創作本身就是學生發揮自身創作能力的過程。比如《影子》這首詩詞中,“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幾句詩詞,充分體現了童詩所蘊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能夠讓學生圍繞日常生活中的影子來發揮自身的思維進行創作,只有學生才能把影子想象的如此生動形象。
(三)童詩創作讓學生懂得積累
童詩創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順利的進行詩詞創作,需要創作者擁有足夠的知識水平與深厚的閱讀積累。只有大量的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才能在詩詞創作中熟練運用自身所積累的文學知識,創作出優秀的詩詞作品。所以通過童詩創作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對于閱讀書籍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四)童詩創作讓學生學會做人
教師通過童詩鑒賞與寫作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言藝術的美妙,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與審美觀念學生的詩詞創作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讓他們善于發現周圍事物的美好,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三觀。童詩創作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創作詩詞可以思考世界的美妙,擺正自身心態,對于學生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詩創作的策略
(一)關注兒童天性
小學學生天生就具有詩詞創造的能力。但由于認知有限,且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學生對于周邊事物的認知還處于比較表面的階段,無法深入理解身邊的世界,因此小學生在進行童詩創作的過程中,往往只能用一些較為淺顯的表達手法去進行詩詞創作,難以有效的表達出自身豐富的情感。有些時候小學生很難完全的把自身與周圍事物分割開來,往往只是通過自身的經驗與感受對外界的事物進行模糊的思考。教師要注重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思考,關注學生的天性,通過學生的語言來理解學生的想法與思維,去引導學生的天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
(二)關注童詩課堂
作為學生語言教育的主要方面之一,童詩課堂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對童詩課堂上的內容進行整理,要重點關注自身在童詩課堂上的教學課程與教學效率,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的做出調整。可以參考一些其他地方優秀的童詩創作課程,總結其他人的童詩訓練過程與寫作教學方法,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童詩創作經驗,提高童詩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關注形神結合的創作技巧
童詩的形式與神韻是詩詞外在與內在的集中展現。學生在各個階段的詩詞創作過程中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模仿,但學生往往只關注到詩歌形式上的相似,而忽視了內在神韻的相似。學生在進行童詩創作時,要根據其他詩詞的內容,不僅要學習其他詩詞的寫作技巧,還要確保自己對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充分理解,不能隨意揣摩詩詞的意思。要注意學習其他人的寫作技巧與手法,要把自己所包含的深厚情感融入到詩詞之中,充分地把自己的思想結合進童詩之中。童詩創作不能只注重形式的表達,不能讓創作流于形式,要把學生自己的思想與感情融入到童詩創作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關注兒童文化底蘊
童詩具有極其強烈的生動形象的特點,是兒童精神思想的重要載體。在小學學生還在慢慢學習語言的時候,童詩就是重要的語言學習工具之一,為學生語言學習提供了重要幫助。童詩具明顯的語言韻律,以其生動的人物形象與極強的故事性深受學生與家長的喜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與心智的提升,學生的視野與思維會有極大地拓展。學生通過對童詩的鑒賞與研究,感悟童詩中的故事與思想感情,激發自身創作童詩的意愿。童詩創作需要學生不斷地去閱讀其他的童詩童謠,感受優秀詩詞的語言魅力,感受詩詞中生動的故事情節與豐富的思想,不斷地熏陶自身的文化素養,不斷積累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與創作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
結語
在小學階段的童詩創作教學中,學生通過對詩詞逐步的學習,逐漸的感到對童詩的喜愛,并能夠模仿出一些童詩,這個學習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學生通過自身的認知來學會對周邊事物的感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用童詩去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想法。教師應當積極地改變自身在童詩創作課堂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讓學生的童詩創作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魏怡紅.談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的效應[J].小學教學參考。2008。(18).
[2]王毓華.尋找兒童詩的靈鳥——兒童詩誦讀初探].小學教學參考。201O。(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