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可以說是時代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新路徑,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揮語文學科所具有的教育價值。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語文網絡教學現狀及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網絡教學;課堂教學
引言: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的課堂教學受到巨大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一線教師不得不努力構建一套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一線語文教師將教學重點集中在網絡上,靈活借助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育平臺、云數據等,努力構建一套高效的語文課堂模式,真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技術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網絡教學現狀及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網絡下小學語文學習活動實施現狀分析
(一)師生互動比較少
立體化的師生互動是網絡的主要特征,也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條件。但是在具體的調查中發現,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構建網絡時,還存在明顯的互動性不足的現狀。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依然將自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即便是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教師也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忽視了師生、生生互動,致使網絡中互動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師對網絡的互動功能利用比較少?,F代化設備是進行線上互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教師對其利用不夠,制約了線上師生、生生互動效果,難以真正提升小學語文網絡教學的效果。
(二)學生學習效能比較低
網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教學調查中發現,當前小學語文網絡的實施效果不佳,難以真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一方面,從當前智慧學習環境來說,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常常忽視教學環境和氛圍的構建,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致使小學語文網絡在實施的時候,受到嚴重的局限性,難以真正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在“惡性循環”中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學生自制能力較低。
二、小學語文網絡教學策略
(一)創設學習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有助于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涵,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地使用網絡設備,發揮網絡的可視性、直觀性特征,提升學生對于美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很重的階段,這一時期,學生對于很多新鮮奇特的事物很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這些事情吸引,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網絡課件,將文字化的內容通過動畫展示,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學習《燕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影視片段當中有關春天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燕子的外形特征,這樣學生很容易將視頻中的燕子和自己實際生活中見到的燕子聯系在一起,進而再為學生講解本篇文章的內容,這樣學生理解作者的文字語言時難度會有所降低,同時也能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印象。
(二)網絡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結合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網絡技術想要將自身的價值發揮出來,就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應用,這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需求以及自身教學內容的綜合分析完成對網絡技術的應用設計,以確保語文課堂可以在網絡技術的輔助下,以更科學、高效的狀態下開展,為學生的學習進步帶來助力。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的教學時,因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所以他們雖然能夠完成課文閱讀,但對于曹沖是如何完成稱象的存在理解困難。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選擇運用網絡技術為他們播放了曹沖稱象的 Flash 視頻,讓他們通過觀看動畫片了解曹沖是如何完成稱象的,實現對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又或者在進行《蝙蝠與雷達》的教學時,學生對蝙蝠與雷達之間的關系理解存在困難,為此筆者選擇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展示化教育,讓他們以直觀的方式了解到雷達的聲波傳送與接收方式是借鑒蝙蝠,由此提升他們對兩者之間關系的有效理解,讓學生在完成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也可以獲得科學水平的進步。
(三)網絡在語文課后訓練環節的有效結合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后訓練環節是教師考察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以往的課后訓練環節中,學生大多數時候都是跟著教師的節奏讀、背、寫,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強化記憶,但并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和素養的形成。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必須要做好對課后訓練環節的改革,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課后訓練模式由此得以出現。例如在完成《漢字真有趣》的實踐課學習之后,筆者就在課堂訓練階段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了幾個以漢字為基礎的趣味游戲。如“漢字英雄”游戲中,學生需要從左面給出的多個漢字結構中,找出對應的結構組成右邊標有注音的漢字,看看誰拼得快、拼得準。又或者在完成《草船借箭》的學習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三國歷史,提升學生對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崇拜,筆者就在訓練環節為他們播放了“空城計”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感受諸葛亮面對魏軍兵臨城下時的從容和鎮定自若,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探究興趣,讓他們更主動地進行《三國演義》的課外閱讀,為他們的學習進步提供良好且充足的動力。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從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來,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努力構建網絡教學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發展趨勢?;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必須要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網絡教學實施的現狀,樹立智慧教育理念、改善網絡條件、優化課堂互動、激發課堂學習效能等,不斷提升小學語文網絡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生叢叢.基于信息技術的部編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1(26):133-134.
[2]張偉.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J].試題與研究,2021(26):141-142.
[3]馬玉娟,田錦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實踐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9):40-41.
[4]楊紅梅.翻轉課堂模式下高?!缎W語文教學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