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萬迪
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心態正處于發展與形成階段,此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同時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容易出現恐懼、厭煩的情緒。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生很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數學就是這類學科之一,但是數學在教學中的地位極高。為了保證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尋找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相融合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此,本文將主要研究這二者的有效融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聯網;課堂教學
引言: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心態正處于發展與形成階段,此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同時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容易出現恐懼、厭煩的情緒。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生很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數學就是這類學科之一,但是數學在教學中的地位極高。為了保證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尋找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相融合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此,本文將主要研究這二者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提高質量
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提倡的是要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科開設的目的本身也是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相對基礎,同時與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幾乎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解決小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此時教師需要利用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采取生活情境教學法進行數學教學以此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聯想能力還不足,教師采用言語的方式創設的生活情境并不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這就導致生活情境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信息技術具有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的功能,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良好的推動力。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視頻播放功能為學生展示一個購物的生活視頻場景,然后結合提前準備的物品以及紙幣教具,讓學生還原視頻中購物的情境,并且要求學生計算出本次購物一共需要支付的金額和需要找回的金額。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可以讓生活情境更加真實,使得學生切實了解數學知識應該解決何種問題。這樣,當在生活中出現類似情境時學生就會懂得用什么知識去解決問題,對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非常有幫助。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節約時間
學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以此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內化于心,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數學問題需要深入思考,這就需要學生認真閱讀問題,但是若是采取教師口述的方式呈現問題顯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會加劇學生的混亂感。此時教師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首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結合教學重難點和學科計劃設計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提出的問題。其次,教師需要將這些問題插入課件之中,結合教學進度提前準備好問題,并通過大屏幕展示給學生。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為學生留有足夠的學習空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導入,提升課堂注意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常常使用語言進行導入,這種課堂導入方式簡單直白,對小學生的吸引力不大,難以使小學生主動集中注意力于課堂學習之中。信息技術是建立在互聯網應用基礎上的,在我國小學階段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正是信息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的關鍵體現。要想將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自然需要建立在多媒體技術與設備之上。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功能設計課堂導入,將之和數學游戲相結合。在《100以內的加法》的教學中,此單元主要圍繞計算進行教學,但是學生對于純計算的內容興趣不足,教師在課堂導入時介紹此類教學內容往往很難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來科學設計導入。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音樂、圖片等展示功能設計計算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一些計算題,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節奏強烈的音樂,或是將這些計算題制作成幻燈片,更換時間設置為一分鐘,然后以龍擺尾的順序讓學生進行速算,以此提升導入的質量。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時為學生播放音樂,放松學生心情,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除了直接引入新的知識之外,也可以利用原有知識進行教學。數學之間的聯系性是很強的,利用原有知識學習新的知識可以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可以將以往的教學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突出與本單元教學相關的內容,以此引導學生主動地將已有的知識體系與新的教學內容相聯系。這樣的導入可以降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恐慌感,有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利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性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導入,保證導入的多樣化以及趣味化,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得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以及問題情境,結合信息技術可以引入圖片、視頻、文字等功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課堂問題展示時間,營造更加真實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此外,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復習與鞏固,做好課堂結尾工作,強化學生對課堂教學核心內容的印象,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小會.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策略[J]. 讀寫算,2021,(30):11-12.
[2]李漢勝. 小學中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提升的教學思考[J]. 新課程,2021,(43):160.
[3]趙妤恬,張澤源. 小學低年級數學戶外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 新課程研究,2021,(30):103-104.